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进出口配额制度是一国政府规定该国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数量或金额的最高额度,以进行进出口商品管理和限制的一种行政手段。我国玉米进口配额自2004年起至今均为720万吨,玉米进口配额内征收1%的关税,配额外则征收65%的关税。2020~2022年我国玉米进口量均突破进口配额。下图为2019~2020年我国玉米消费情况占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玉米进口量连续三年突破进口配额的主要原因是(     
A.畜牧业发展迅速B.国内口粮严重短缺
C.国家财政收入增加D.国外玉米品质优良
2.我国应对玉米进口量连年突破配额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A.大幅增加玉米种植面积B.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
C.延长产业链,提高利用率D.推广机械,提升生产效率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移动大棚养鸡业是近年来美国农场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它是在农业用地(农场、草场、菜地、稻田等)里搭建可移动(轮动和滑动)的简易大棚养鸡,实行农作物--养鸡轮作的混合农业模式。2000年以来,我国南方地区许多农户借鉴美国移动大棚养鸡业成功经验,在自家雪菜地、稻田里搭建简易移动大棚用来养鸡,每3~4年后再移到其他田块养鸡,原来的地块继续种植雪菜和水稻等,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下面为美国农场移动大棚养鸡业(左)和我国南方地区移动大棚养鸡业图(右)。



(1)指出我国南方地区发展移动大棚养鸡业的气候优势。
(2)说明我国南方地区农村发展移动大棚养鸡业的好处。
(3)在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推广移动大棚养鸡业是否可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原因。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通畅、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甘肃天水市麦积区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1000—2100米,下面图1为该地气候资料图,图2为天水市麦积区某地的耕作区图。



(1)说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总体目标在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产高效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阐述黄土高原沟壑区多中低产田的自然原因。
(3)根据图2列举甘肃天水市麦积区的沟谷耕种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方向。

4 . 农牧交错带指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牧区相连接的半干旱生态过渡带。下图为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农牧交错带有很强的过渡性,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过渡性表现为(     
①高原地形向平原地形过渡②半干旱区向半湿润区过渡③荒漠景观向草原景观过渡④人口稀疏区向密集区过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在农牧交错带,宜(     
A.退耕还牧,扩大载畜量B.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退耕还林,大量植树造林D.发展草、粮轮作,提高土壤肥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我国四地气候资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年平均气温/℃11.623.5818.3
≥10℃积温/℃4140820020006500
年降水量/mm68319804381350
1.图中四地纬度最低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③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A.冬小麦B.春小麦C.青稞D.水稻

6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A.黄土高原B.山东丘陵C.江南丘陵D.长江中下游平原
2.该地形区自然土壤的主要特点是(     
A.矿物质含量低B.有机质含量低C.土质疏松D.酸性较弱
3.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今后农业发展中应当(     
A.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种植园农业B.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C.退耕还林,建设商品性林业基地D.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21-22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名校
7 . 杂交构树具有适应性强、生态效益显著的特点。贵州省某县将杂交构树生态农业列为精准扶贫的重点项目。下图为“项目位置和构树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②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③全年多雨,光照条件差④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08-04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我国作为世界上棉花生产和原棉消费大国,目前棉花产量占世界的1/4,消费量占世界的1/3,商品率高达%5%。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棉花生产重心不断发生移动,且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棉区面积缩减严重。下图为2015年我国棉花种植区区划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西北内陆棉区、无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及长江流域棉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北内陆棉区种植棉花的优势条件有(     
①灌溉水源丰富②光照充足③复种指数高④土地面积广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种植面积缩减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土地退化严重B.棉纺替代品增加,消费市场严重萎缩
C.劳动力严重短缺,棉区土地大量撂荒D.种植棉花效益低,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3.为保障用棉安全我国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开发无棉区耕地,扩大棉花种植规模
B.稳定长江流域棉区重心,减轻西北内陆棉区压力
C.改良棉花品种,提高产棉区棉花单产
D.寻求棉花的替代品,减少棉花的使用量

9 . 鲅鱼圈位于辽东湾东岸,因古时冀、鲁、苏、闽、浙、粤六省渔船至此捕捞鲅鱼而得名。每年夏季,南方的鲅鱼洄游至此,形成一个多月的渔汛。古时渔民捕鱼后,利用附近的盐滩就地取盐、加工腌制。下图示意鲅鱼圈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时我国下列省份渔船奔赴鲅鱼圈附近海域捕鱼,路程最远的是(     
A.冀B.苏C.闽D.粤
2.古时渔民就地取盐、加工腌制鲅鱼主要是因为当时(     
A.冷藏保鲜技术低B.鲅鱼资源非常丰富
C.盐场供应链完善D.居民喜食腌制食品

10 .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强调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下图为“新三农”耕地相互联系关系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生产活动集约经营主要目的是(     
A.节约资源B.互通信息C.提高效益D.技术合作
2.新农业与新农村在生态层面存在价值响应,主要表现在(     
①生态宜居②农业高产③绿色发展④农民增收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背景下“新三农”需要(     
A.优化农业种植结构B.扩大农业土地供给
C.增加化肥农药使用D.拓宽粮食进口渠道
2021-07-11更新 | 27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