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我市某校一地理研学小组沿图中虚线从①地到⑨地进行地理研学活动(图中实线为经纬线)。经过的主要城市有①—包头、④—成都、⑤—理塘、⑥—攀枝花、⑦—昆明、⑧—贵阳、⑨—赣州。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研学成员开展了下列主题考察活动,其目标基本没有实现的是(     
A.②→③:草原森林之旅B.③→④:南北景观之旅
C.④→⑤:农牧文化之旅D.⑦→⑨:特色地貌之旅
2.研学成员对属于资源型城市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⑥D.⑦⑨
2 . 下列关于民俗与地形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竹楼是青藏高原上常见的一种民居住宅
B.秦腔是产生于四川盆地的一种地方民歌
C.“袖珍小马有能耐,火车没有汽车快”是内蒙古高原的交通写照
D.云贵高原的耕作区和居民区多分布于当地叫做“坝子”的地方
3 . 秋分前后,小明周末和同学们到郊区开展研学活动。下面是活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同学们分别从图中甲、乙两村出发,经m、n两条路线在A处集合。两条路线中相对平缓的是____,集合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
(2)同学们在爬山过程中,沿途看到梯田上有成片的柑橘、甜橙等果林,由此判断图示区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
(3)同学们计划第二天早晨看日出,图中B、C两处最佳观看点是____,简述理由____
(4)同学们查阅天气预报,得知次日甲村最低气温23℃,有同学建议第二天早晨带件羽绒服去看日出,你认为是否有必要?请说明理由。
(5)比较图示河流D、E两处的水质,并说明判断理由。

4 . 下图为徐霞客旅行路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徐霞客旅行路线多在我国(     
A.地势的第一阶梯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秦岭—淮河以北地区D.藏族集中分布的地区
2.徐霞客对石灰岩地貌做了详细描述:“四顾皆石峰,无一土山相杂,石峰林立”,此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形区是(     
A.内蒙古高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云贵高原

5 .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明确了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下图为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小题。

1.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       
A.地势第三阶梯B.东部季风区
C.内流区D.东部经济地带
2.有关精准扶贫措施合理的是(       
A.大兴安岭南麓山区打造商品粮基地
B.罗霄山区防治土地盐渍化
C.西藏自治区发展灌溉农业
D.六盘山可实施生态移民
2019-04-30更新 | 1205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联考地理试题
6 .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下列题。

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2.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2019-06-12更新 | 1014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省郑州一中网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7 . 据报道,2021年1月24日15时,一辆满载抗疫物资的车辆从广东某工业园开往河北石家庄,途经湖南、湖北和河南,1月25日晚到达河北,及时用于石家庄黄庄公寓隔离场所项目建设。与此同时,M地向石家庄捐赠6吨当地特色物资,包括香梨、烤馕和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广东到河北运输过程中,该车辆(     
A.穿越武夷山和黄土高原B.往返行程近10000公里
C.途径长江流域上游地区D.始终在季风气候区行驶
2.推断M地所在省区可能具有的地理环境特征(     
A.人口密,工业基础好B.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
C.气候干旱,畜牧业发达D.交通网密集,城市化水平高
2021-05-09更新 | 548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中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与丙的分界线大致是(     
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水田农业与旱田农业分界线D.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2.对区域特征及成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深居内陆,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B.乙距海远,形成了“高寒”的气候特征
C.丙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D.地形与气候是划分自然区的主要依据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岭是我国南北自然地理要素的天然分界线,被称为“天然中药库”和“世界生物基因库”。近年来,秦岭北麓出现大规模建设别墅等有悖生态文明建设的现象。为推进秦岭生态文明建设,当地政府依法对违规别墅进行拆除。下列两图分别为秦岭山脉陕西段位置示意图及等高线地形图。

(1)运用地理事例说明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秦岭被称为天然中药库和“世界生物基因库”的原因。
(3)简述秦岭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意义。
2021-09-23更新 | 48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地理试题
10 . 自然界里有些区域的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下图示意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分别指出乙丙丁处地貌景观类型。
(2)说出甲、乙两处景观地表环境的共同点。
(3)指出丁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并简述当地如何趋利避害开发利用该景观资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