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乙、丙、丁对应的区域为
A.华北地区、四川盆地、东北地区、青藏地区
B.青藏地区、四川盆地、东北地区、华北地区
C.青藏地区、四川盆地、华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四川盆地、华北地区、青藏地区
2.甲处光照强、热量条件差,说明当地
A.太阳高度角大,但日照时间短
B.晴天多,云层薄,保温弱
C.纬度高,白天少云,晚上多云
D.大气削弱少,冬季风影响时间长
3.结合气候条件,农业发展方向对应合理的是
A.甲—商品棉生产基地B.乙—草原畜牧业基地
C.丙—天然橡胶基地D.丁—春小麦基地
2 . 下图为沿东经89°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中
A.甲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B.丁海属于太平洋海域
C.乙山是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丙高原地表沙漠广布
2.图示沿线地区自北向南
A.地势由第三级阶梯上升到第一级阶梯
B.植被景观由温带森林过渡到温带荒漠
C.流域由外流区到内流区再进入外流区
D.气候由极其干燥逐渐变化为相对湿润

3 .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地域辽阔,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斜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B.是我国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C.是汉族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分界线D.两端城市分别为腾冲和黑河
2.图中数字所在地区与民俗文化组合,错误的是(     
A.①地传统体育项目——赛龙舟、游泳、B.②地的传统民居——窑洞
C.③地食物——“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D.④地民族节日——“泼水节”
4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界线①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C.以南一月平均温大于0℃D.以南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2.关于界线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③为森林与草场界线B.③为第二、三级阶梯界线
C.③为南方与北方界线D.③为农牧业界线
5 . 下图为我国传统民居邮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中传统民居的典型分布地区及其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土层深厚,河网密度小
B.乙一内蒙古高原。草原广布,夏季多暴雨
C.丙一华北平原。地面坦荡,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D.丁一南方地区。气候湿热,树木葱茏
2.清明时节,丙传统民居所在地区
A.家家打稻趁霜晴B.新雨山头荔枝熟
C.小麦登场雨熟梅D.梨花淡白柳深青
2018-02-20更新 | 24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潢川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读下图中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及山脉分布图(图中粗实线表示山脉),回答问题。

1.上图中四省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黄河流经A省区,简称晋,太行山是本省与河北省的界山
B.B省区是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行政中心是贵阳、与渝、鄂两省相邻
C.雅鲁藏布江是C省区重要河流,青稞、小麦是本区主要农作物。本省区人口密度小
D.长江流经D省区,人民政府驻地是武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是本省主要气候特征
2.有关上图中山脉、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山脉是我国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此山脉以北是准噶尔盆地
B.①山脉呈东北一一西南走向,①山脉是高原和盆地的分界线
C.D省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山脉③以东是华北平原
D.图中四省区地形以高原为主的有A,B,C三省区,D省区地形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7 . 下图中甲图为某区域模式图,乙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划,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当地地理事物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①—宁夏平原—梯田层层稻花香B.②—华北平原—黄土满山种高粱
C.③—内蒙古高原—草原茫茫牧牛羊D.⑤—东南丘陵—山歌阵阵采茶忙
2.乙图中所示省级行政区划大致位于甲图中的(     )区域
A.①区B.②区C.④区D.⑥区

8 . “北方那消失的一抹黄色,就是荒凉的黄土高原,面积要占全省版图的百分之四十五。”“展现在眼前的这几百里绿色平原,当然是全省的‘白菜心’了”,“南边云雾缭绕的蔚蓝色山峦,是亚细亚两个庞大水系的分水岭。”这是《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某内陆省三种截然不同的地貌。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内陆省(简称)为
A.陇B.晋C.冀D.秦
2.有关“亚细亚两个庞大水系”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大
B.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都很大
C.都有结冰期,北方的长,南方的短
D.下游都曾出现过断流现象
2017-11-30更新 | 2272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线上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秦岭及南侧相邻的汉江谷地,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也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

(1)读图比较图中110°E以西秦岭南、北两坡的地势特征差异,说明判断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北坡地势特征的成因。
(2)每年9-10月,渭河流域受降水影响,会不同程度发生秋汛,分析秦岭对渭河秋汛的影响。
(3)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自源头至丹江口为汉江上游。分析秦岭对汉江上游干、支流主要水文特征的影响。
10 . 甘肃祁连山脉利用夏季温凉气候大量种植“高原夏菜”,这些“高原夏菜”在每年5~10月大量运到杭州、上海等地,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地属于
A.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B.东部季风区C.青藏高寒区D.北方地区
2.杭州、上海等地在5~10月依赖“高原夏菜”的自然原因是
A.水源条件差B.市场需求小C.高温天气多D.种植土地少
3.可以降低“高原夏菜”成本的措施是
①推广现代种植技术 ②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③增加广告投入 ④增加劳动力投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