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青藏地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这是由于青藏高原(        
A.纬度位置高B.距海洋近
C.地势高D.有寒流经过
2019-07-30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9-10高二下·浙江宁波·期中

2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上游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D.多锋面、气旋活动
2.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2022-01-30更新 | 458次组卷 | 4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平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国风能资源丰富,随着风电装机容量迅速地提高,风电已成为我国继煤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电源。但是近年来在全国多个地区出现了“弃风限电”(“弃风限电”是指在风电机组设备状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风电场被迫暂停部分机组发电的现象)的发展困境,甚至一部分学者将风电称为“垃圾电”,而西北地区是“弃风限电”重灾区。与西北地区大规模“弃风限电”相比,从2016年起,我国海上风电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期。下图为我国可利用风能等时数线。

   

(1)分别指出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并简析其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试分析西北地区成为“弃风限电”重灾区的原因。
(3)推测丁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区可发展的主要清洁的新能源,并说明理由。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扎日南木错是西藏第三大咸水湖,海拔4613米,是一个位于冈底斯山北坡断裂陷落盆地中的构造湖。其最大水深71.55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随着青藏高原的持续隆升,地质、气候环境的变迁,湖泊日趋萎缩,相较12万年前,现代湖面缩小约3倍,湖面高度下降123米。下图为扎日南木错12万年前及现代湖泊范围分布示意图。

(1)说出青藏高原持续隆升对扎日南木错流域内气候、冰川的影响。
(2)推测自12万年前至今,扎日南木错日趋萎缩的原因。
(3)简述扎日南木错萎缩对其水生生物的影响。
2022-01-11更新 | 981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平遥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火星的大气压力约是地球的1%平均温度最高约为20℃,最低达到-100℃,表面遍布撞击坑、峡谷、沙丘和砾石。青海省位于中国的西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深居欧亚大陆腹地。2019年3月,我国火星模拟基地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边缘的茫崖市冷湖镇建成,下图示意青海省年太阳总辐射量(单位:MJ·m-2)空间分布。



(1)简述青海省年太阳总辐射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指出影响西宁和格尔木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
(3)说明我国选择在茫崖市冷湖镇建设火星模拟基地的原因。

6 .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的地形图,图中的沙障主要由铺在地上的石方格、栅栏等障蔽物建成,图乙表示图甲所示区域的气候要素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铁路最有可能是( )
A.兰新铁路B.青藏铁路C.成昆铁路D.南昆铁路
2.图甲中沙障发挥主要作用是因为掩埋铁路的泥沙来源于( )
A.春季气候干燥,多大风,随风带来
B.夏季气温高,岩石受热澎胀破裂带来
C.秋季气温降低,岩石风化带来
D.冬季积雪作用强,白天积雪融化带来
3.图中河流水位日变化大的原因,最直接相关的是 ( )
A.冻土B.冰雪C.气温D.风力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有“日光城”的美誉,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下图为拉萨位置图、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
(2)分析拉萨所在地区的气温日较差特征,并简述原因。
(3)分析拉萨7月降水量的日变化特点并解析原因。

8 . 青海湖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部干旱区和西南部高寒区交汇地带,并具有其自身的湖泊效应,区域内西北季风盛行,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青海湖周边地区分布有大量沙丘,其中湖区东岸沙岛附近最为集中(如下左图,黑色区域为水域),西岸布哈河河口三角洲也有分布(如下右图),近年来这些沙丘面积有扩大趋势。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青海湖东岸沙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沙丘的沙源来自河湖沉积物B.沙丘的形成与流水堆积作用有关
C.沙丘东坡缓西坡陡D.沙丘向湖心移动
2.据图推测,影响青海湖西岸沙丘形成的因素有
①西北风     
②湖陆风       
③地壳隆起     
④河流     
⑤地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
3.推测近年来青海湖边沙丘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人为原因
A.气候干旱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
2018-10-30更新 | 2843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2019-2020学年高二3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9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气候的大陆性是相对于海洋性而言的,大陆性气候是主要受大陆热力性质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影响的气候,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最热月与最冷月紧跟在夏至与冬至之后出现,春季气温高于秋季气温,降水集中在夏半年,气温年、月平均日较差均>10℃,等等。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分布图。

(1)四川盆地能够成为我国西部内陆的海洋性气候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为什么许多滨海城市,如大连、天津、青岛,甚至上海都不能算作海洋性气候,而只是海洋性过渡气候?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从降水方面分析青藏高原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为海洋性过渡气候,而藏北高原是大陆性气候的原因?
10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有“日光城”的美誉,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下图为拉萨位置图、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
(2)推测拉萨的气温日较差特征,并简述原因。
(3)说明拉萨作为避暑旅游城市的自然条件。
2016-11-27更新 | 869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两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