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青藏地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A地区是青藏高原主要的农业县之一,海拔在2066-4299m之间,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有多条支流由北向南注入湟水干流。

材料二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

(1)比较青海省境内长江、黄河水能资源的主要差异,并说明主要原因。
(2)说出A地区(湟水谷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其发展的自然条件。
(3)简述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的优势区位条件。
2020-02-23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同煤一中联盟校2019-2020学年高三2月网上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2 . 读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区与贫乏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区的形成原因是
A.年均温高B.地势高C.降水丰富D.距海远
2.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贫乏区的形成原因是
A.多云雾B.多晴天C.多平原D.多高原

3 . 湟水谷地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属河谷农业,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青稞,油料作物主要为油菜。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湟水谷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①谷地海拔较低,光热资源较丰富 ②降水较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水源 
③地形平坦,土层较深厚 ④土壤较肥沃,农作物二年三熟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关于湟水谷地油菜花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全国油菜种植区中,花期较迟B.由于谷地纬度大致相当,花期基本一致
C.从湟水上游谷地到下游谷地花期逐渐推迟D.湟水谷地油菜花花期为每年的4~5月
3.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的耕作制度的形成条件是(  )
A.生长期长,雨热同期B.平原广大,适于机耕
C.土壤比较肥沃D.冬季风不能到达
4 . 西部大开发要抓紧建设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公路国道主干线、江河上游水利枢纽等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组地形中,全部属于西部大开发区域的是
A.四川盆地-阿尔泰山-云贵高原-祁连山
B.柴达木盆地-天山-江南丘陵一-云贵高原
C.准噶尔盆地-长白山-青藏高原-横断山
D.塔里木盆地-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太行山
2.“西气东输”工程起始于(     )
A.哈密盆地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吐鲁番盆地
3.青藏铁路将经过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地区。下列关于该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
B.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左图)。 2018年10月11日,西藏昌都(右图)江达县境内发生山体滑坡,导致金沙江主河道被堵,形成堰塞湖。 2017年11月18日,这个地区曾发生过6级地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最易形成堰塞湖的是
A.aB.b
C.cD.d
2.与此次金沙江堰塞湖发生成因关系最密切的是
A.位于高原河谷,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C.该地气温较高,积雪融化D.该地地震活动多发,地质结构不稳定
3.下列关于堰塞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堰塞湖抬高水位,可大力开发水电B.堰塞湖对其下游居民有较大威胁
C.堰塞湖不会引发次生灾害D.堰塞湖可以改善河道航运条件

6 . 碉房是我国某地区的传统民居。其墙体用石块垒砌而成,墙壁最厚处甚至达1m,大多数墙壁上面都比下面薄,整面墙呈梯形。据此结合碉房景观图,

完成下面小题。

1.碉房多出现在我国的
A.内蒙古高原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
2.碉房墙壁最厚处甚至达1m的主要目的有
①防风避寒            ②御敌防盗          ③防水防潮            ④降温防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 . 我国西藏地区有一个“雨舌”(如图),图中数字表示降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雨舌”的水汽主要来自     (       )
A.太平洋B.大西洋
C.印度洋D.北冰洋
2.关于西藏墨脱县自然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势南高北低,垂直高差大
B.多地震、滑坡、泥石流
C.山麓处于常绿硬叶林带
D.太阳能、地热资源丰富

8 . 《诗经》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藏之凌阴。意思就是,凿冬天河流的冰,放进“地窖”。我国某地河流纵横,水量较大。古代,该地区的牧民往往居住于离河流较远的区域。冬季,这个区域的妇女在河边凿取厚厚的冰块,过着一年中最忙和最辛苦的日子。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东北平原B.天山牧区
C.青藏高原D.黄土高原
2.牧民居住于离水源较远的区域,主要原因是(  )
A.保护水源B.躲避灾害
C.便于放牧D.利于防卫
3.该地冬季妇女采冰主要是用于(  )
A.生活用水B.夏天降温
C.冰饰雕刻D.乳酪制作

9 . 青藏铁路通车标志着西藏旅游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读下列有关青藏铁路通车前后旅游业发展变化图及游客月份分配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有关西藏自治区自然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紫外线辐射强,日温差大
B.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
C.高山峡谷,冰原广布
D.水力资源、地热资源丰富
2.下列有关西藏旅游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1990年前旅游者很少,且基本无变化
B.地广人稀,游客承载量大
C.游客集中在4~9月(或夏半年)
D.1990年后国内旅游者数量逐年增长,且有加快增长趋势
2019-06-17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平遥中学校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10 .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为解决多年冻土层不稳定对路基的影响,采用了自动温控通风管技术(如图所示),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 0 ℃时关闭,低于 0 ℃时打开。该地一年中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围为-14 ℃~8 ℃,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 0 ℃的时期)约 6.5 个月。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通风管挡板(       )
A.正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B.负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C.夜晚多打开,储冷、降温D.夏季多打开,通风、散热
2.与江汉平原相比,该地(       )
A.负温期短B.无霜期更长C.气温日较差大D.太阳辐射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