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山东省是我国人口及经济大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黄河经常改道,每一次都会形成面积宏大的黄河泛滥区。下图为山东省地形图及某年人口密度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营市人口密度较小的原因是(     
A.矿产资源匮乏B.土地盐碱化严重C.气候闷热潮湿D.人为破坏严重
2.与菏泽市相比,P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黄河改道B.水源C.地形D.气候
2024-04-10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读安徽省地形图(下面左图)和年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下面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甲、乙两区域夏季均高温多雨②甲区域以水田农业为主,乙区域以旱地农业为主③甲、乙两区域的典型植被都是常绿阔叶林④从年平均气温看甲、乙两区域都属于亚热带地区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2.有关安徽省南部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在丘陵地区开辟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土壤肥沃,是主要的粮食产区
C.应因地制宜,发展茶树等多样化农业
D.应重点发展薪炭林,以保证农村生活能源的供应

3 . 读我国某区域≥10℃积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制约图中甲所在地形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台风②旱涝③风沙④滑坡⑤盐碱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③⑤D.②③⑤
2.下列关于图中西部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喀斯特地貌发育的高原地区
B.位于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C.河流含沙量大
D.位于非季风区
2022-08-26更新 | 35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图示铁路线(连云港至兰州)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部署的重要通道,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山脉甲名称是____,从热量带来看,该山脉是我国____带和____带的分界线。
(2)甘肃省主要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其森林覆盖率低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其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是____
(3)该铁路线的名称是____铁路,是我国重要的____向(东西向/南北向)大通道。影响图中铁路线走向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气候舒适度分为舒适、较舒适、较不舒适、不舒适四类,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下图示意我国北京与甲、乙、丙三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城市最可能是(     
A.贵阳、西安、长春B.南宁、武汉、石家庄
C.兰州、上海、沈阳D.昆明、海口、哈尔滨
2.有关甲、乙、丙三城市所在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城市所在省的简称是黔B.乙城市所在省的地势大致为中间高四周低
C.丙城市所在省全部为外流区D.甲、乙、丙三城市所在省石油资源非常丰富

6 .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恒山(39°42′N,113°41′E)的金龙河峡谷(峡谷成南北走向)的西岸崖壁。古时人们在峭壁上修建了栈道,后世以此为依托建起悬空寺。悬空寺“日晒不着、雨淋不着、风吹不着、千年不倒”。始建初期,悬空寺距离谷底近百米,后来与谷底距离越来越近,下图为悬空寺位置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悬空寺建在距谷底近百米的峭壁中部,推测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①古栈道②光照③洪水④岩石⑤气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悬空寺与谷底距离越来越近的原因最可能是(     
A.峡谷两侧山地下沉B.峡谷底部地壳抬升
C.峡谷河流的侵蚀下切D.峡谷河流的泥沙沉积
3.每天悬空寺的日晒时间平均只有2小时左右,不考虑天气因素,下列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有太阳照射的是(     
A.9点B.11点C.13点D.15点
2021-07-15更新 | 461次组卷 | 25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南郊中学2019届高三第九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我国东北某地区沿西北--东南方向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三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是(     
A.草地、耕地、林地B.耕地、草地、林地C.林地、耕地、草地D.草地、林地、耕地
2.甲、乙两城市气候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城市最冷月平均气温比乙城市高B.甲城市年降水量比乙城市多
C.甲城市≥10°C的积温比乙城市高D.甲、乙两城市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在0°C以下

8 . 地表水分盈余量是降水量和实际蒸发量的差值,数值越大,地表越湿润。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生长季(5-9月)多年平均地表水分盈余量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两处生长季地表干湿状况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量差异B.平均海拔差异
C.冻土分布差异D.地形分布差异
2.与华北地区相比,春季该地区地表水分盈余量较大,主要原因是春季该地区(     
A.降水量大B.用水量少
C.积雪融水量大D.节水技术先进
3.21世纪以来,该地区生长季地表呈现变干趋势,使得图中地表水分盈余量300 mm等值线(     
A.向东移动B.向西移动
C.向西南移动D.向西北移动
9 .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位于我国()
A.华北地区B.华南地区C.青藏地区D.西南地区
2.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2020-05-02更新 | 816次组卷 | 81卷引用:【市级联考】陕西省汉中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校级联考地理A
10 . 下图为我国常年10月30日初霜南界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常年10月30日初霜南界大致与我国哪条地理界线相吻合
A.胡焕庸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D.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2.乙位于渭河谷地,关于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绿阔叶林广布B.地壳断裂下陷形成
C.河流终年不冻D.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2020-03-2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理)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