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关于我国某区域的日记:“今天天气真冷,强劲的西北风直灌脖子,不化的积雪把大片挤得出油的千里沃野深深地埋住,看来还得1~2个月这些积雪才能融化,流入江河。温度计的读数降到零下20℃以下,比每年的平均气温(-20℃)还低”。根据此回答问题。

1.千里沃野指的是黑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流水侵蚀带来肥沃的土壤冲积而成B.火山喷发的火山灰,风化形成的
C.草木的生生死死,积累了丰富的有机质D.农民年年施用粪肥培育而成
2.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优势和不足分别是(     
A.平原辽阔,土地肥沃,但热量不足B.位于中温带,耕地面积广大,但水资源不足
C.位于暖温带,夏季高温多雨,但春旱严重D.土地肥沃,光热充足,但水资源匮乏

2 . 读安徽省地形图(下面左图)和年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下面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甲、乙两区域夏季均高温多雨②甲区域以水田农业为主,乙区域以旱地农业为主③甲、乙两区域的典型植被都是常绿阔叶林④从年平均气温看甲、乙两区域都属于亚热带地区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2.有关安徽省南部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在丘陵地区开辟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土壤肥沃,是主要的粮食产区
C.应因地制宜,发展茶树等多样化农业
D.应重点发展薪炭林,以保证农村生活能源的供应
3 . 山东多杨树、柳树等落叶阔叶树,福建多樟树、榕树等常绿阔叶树。山东境内的杨树、柳树之所以落叶,主要是因为冬半年(     
A.风力强劲B.旱情严重C.寒冷干燥D.土壤盐碱化
2022-06-20更新 | 370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读我国四大地区划分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大地区中,人口稀疏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影响③地区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B.热量C.地形D.交通
3.影响④地区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B.农业C.地形D.光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南、北方自然特征存在差异,导致建筑物景观明显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B.北方民居的墙体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C.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南方的大D.北方民居的屋檐较南方的窄
2.地理环境的差异是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不同的主要原因。下列有关北方建筑物特点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强——平原地形B.墙体严实厚重(保温御寒)——冬季寒冷漫长
C.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降水量大D.房屋进深和高度大(利于通风、纳凉)——夏季湿热

6 .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塞罕坝海拔1010~1940米。20世纪60年代以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112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塞罕坝林场(     
A.建成后区域降水减少B.营林品种为常绿阔叶林
C.夏季防火等级最高D.维护了京津地区生态安全
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暴雨频率较高,土层较薄       ②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③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④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0-08-09更新 | 47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华北地区生态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图a示意华北地区的三类生态区分布,图b示意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三类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a中代表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的分别是(     )
A.甲、乙、丙B.乙、甲、丙
C.乙、丙、甲D.丙、乙、甲
2.与其他生态区相比,图b中Ⅰ曲线代表的生态区突出的气候特征有(     )
A.年太阳辐射量多B.年降水量多
C.年平均风力小D.积温高
3.与Ⅰ、Ⅲ曲线相比,Ⅱ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
A.草场过度放牧B.作物成熟收割
C.副高逐渐北移D.夏季降水增加
2020-08-06更新 | 1266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文综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



(1)图中由①→②→③地的自然景观变化反映了     (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2)比较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并指出两地主要水汽来源。
(3)近年来观测资料表明,天山的冰川在不断消退。简述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2020-05-26更新 | 211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位于我国()
A.华北地区B.华南地区C.青藏地区D.西南地区
2.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2020-05-02更新 | 816次组卷 | 8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地理试卷

10 . 频繁的旱涝变化,强烈地影响着土壤中盐分的水迁移,称为水盐运动。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和土壤表层相对含盐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
A.河北B.新疆
C.青海D.广东
2.该地土壤表层含盐量变化(  )
A.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
B.与蒸发量呈正相关
C.与气温呈负相关
D.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2020-03-10更新 | 61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