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冰楔作用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下图示意冰楔作用的过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
A.风化作用B.流水搬运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
2.下列地区中,图示现象表现最显著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华北平原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
2 . 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河心沙洲,右图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西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华北地区
2.下列关下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段河流的下蚀作用显著
B.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可能加快
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P河道将慢慢变浅
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3 . 下面为两个中国小朋友的通话内容,明明说:“我的家乡,冬季树叶都落了,看不到绿色,真没意思。”贝贝说:“我的家乡,树木四季常绿,那就从我的家乡运些树苗去栽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的影响B.河流的影响
C.纬度位置不同D.海陆位置不同
2.下列树种最有可能是明明家乡的自然植被的是(       
A.椰子树B.樟树C.榆树D.茶树
4 . “春雨贵如油”形容春旱严重地区雨水对庄稼生长的重要性。其最适用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东北地区D.华北地区
5 . 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       )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
6 . 黑龙江省生产潜力较大的两种土壤是
A.黑土   黑钙土B.黑土   水稻土
C.黑土   沼泽土D.沼泽土   红壤
2019-09-12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地理试题

7 . 小明与同学到位于河北省西南部的山底村(36.5°N,114.5°E)开展研学旅行。他们发现,山底村在抗战期间挖掘的地道至今保存完好,通行自如。在地道的四壁偶尔可见潮湿的、薄薄的一层“钟乳石”。村民说,地道是他们的“土空调”,夏季时居民常常把地道口打开给房屋降温。下图为河北省山底村地道和地表房屋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该村落所在地(       
A.峰林耸立B.绿树长青
C.河网密布D.土质紧密
2.小明进而发现没有烧炕的屋子村民也把地道口堵上了。原因可能是地道内(       
A.温度较低B.湿度较大
C.空气污浊D.鼠虫较多
11-12高二下·福建福州·期中
8 . 下列有关我国南、北方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南方有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绿等大铁矿,因此,南方铁矿比北方丰富
B.南方的石油、煤炭不如北方多,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和南部沿海各省,普遍感到能源供应紧张
C.南方地区各河水能资源丰富,水电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D.北方森林资源丰富,特别是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是我国的天然森林宝库,因此,对这里的森林要加快采伐,充分利用
9 . 我国的蒙古族人民摸索出了“春洼、夏岗、秋平、冬阳”的蒙古包迁徙原则,下列叙述中,与这些迁徙原则主要成因相吻合的有:
①“春洼”—大风   ②“夏岗”—洪水
③“冬阳”—低温   ④“秋平”—大风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0 . 冬天的降雪对于农作物越冬是有利的,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就是具体表现。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上述谚语最适用的省区及对应的农作物是
A.黑、吉——玉米B.赣、湘——水稻
C.豫、冀——小麦D.新、青——棉花
2.冬雪对越冬作物的好处,描述正确的是
①冬雪反射大量太阳辐射,导致地温低,可以冻死害虫
②冬雪可减少土壤热量散失,阻挡寒气侵入,对土壤起到保温作用
③积雪融化,利于土壤保墒
④冬雪融化,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