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冬季奥运会是是世界上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其运动项目分为冰上和雪上两大类。其中70%为户外进行的雪上运动。高山滑雪的滑降、超级大回转项目需要落差高达800-1000米。冰上运动在室内举行,场馆往往都要重新修建或者改造。

材料二:第一届冬奥会于1924年在法国夏蒙尼举办,2018年韩国平昌举办了第23届冬奥会。2022年的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将是第24届冬奥会。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因出现连续多日高温天气,滑雪赛差点沦为“滑水赛”。冰上运动大多在室内举行,需要制冷设备。

材料三:冬奥会举办城市的地理分布很不均衡,参见“历届冬奥会举办城市分布示意图”“世界1月平均气温与历届冬奥会举办城市分布叠加示意图”,“世界山脉与历届冬奥会举办城市分布叠加示意图”。揭示了冬奥会举办地与气候、地形的关系。




材料四:根据条件,北京主要承办开、闭幕式和室内冰上项目,北京市延庆区和张家口崇礼区承办冬奥会室外雪上项目。以崇礼区为例,它的冬季平均温约为零下10度,雪期从10月至次年4月;海拔813米至2174米,其地貌特征是“山连山,连绵不断;沟套沟,难以计数”;冬季的平均风速为二级;2019年底京张高铁开通,使得京张两地来往只需要1个小时。


(1)从冬奥会的选址来看,要综合考虑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请结合所学分析冬奥会选址所需的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
(2)到目前为止,冬奥会的举办地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请从社会经济因素角度分析原因?
(3)请分析由北京和张家口合办第24届冬奥会有哪些有利条件?
2020-11-19更新 | 3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渤海菜州湾沿岸浅层地下卤水(高盐分地下水)资源丰富,盐碱地多(图甲)。山东省寿光市近年利用滨海盐碱荒地种植盐生植物海篷子,并尝试对海篷子进行产业化项目开发(图乙)。



(1)简析莱州湾沿岸盐碱地形成的自然原因。
(2)比较该盐碱地春、夏季含盐量高低并说明理由。
(3)海篷子等盐生植物的种植能有效改良盐碱地土壤,试分析原因。
(4)简述该地海篷子产业开发模式的优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