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1月,河南气象部门提醒,2023年出现春旱的可能性较大,并发布两条气候趋势预测:

①2022年12月~2023年2月全省趋势:降水量偏少0~2成;平均气温偏高0~1℃。

②2023年3~5月全省趋势:降水量偏少0~2成:平均气温偏高0~1℃。

2023年3月16日~17日,河南全省出现了大范围的降水过程。图为河南省地形简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


       
(1)据图描述该省的地形特征。
(2)据图描述该省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指出河南预测2023年出现春旱的可能性较大的理由。
(4)分析大范围的降水过程给当地带来的好处。
2023-06-19更新 | 49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地表水分盈余量是降水量和实际蒸发量的差值,数值越大,地表越湿润。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生长季(5~9月)多年平均地表水分盈余量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两处生长季地表干湿状况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太阳辐射差异B.下垫面差异C.降水量差异D.地形分布差异
2.21世纪以来,该地区生长季地表呈现变干趋势,使得图中地表水分盈余量300mm等值线(     
A.向偏东移动B.向西移动C.向西南移动D.向西北移动

3 . 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华北地区生态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图a示意华北地区的三类生态区分布,图b示意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三类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a中代表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的分别是(     )
A.甲、乙、丙B.乙、甲、丙
C.乙、丙、甲D.丙、乙、甲
2.与其他生态区相比,图b中Ⅰ曲线代表的生态区突出的气候特征有(     )
A.年太阳辐射量多B.年降水量多
C.年平均风力小D.积温高
3.与Ⅰ、Ⅲ曲线相比,Ⅱ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
A.草场过度放牧B.作物成熟收割
C.副高逐渐北移D.夏季降水增加
2020-08-06更新 | 1263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4 . 地表水分盈余量是降水量和实际蒸发量的差值,数值越大,地表越湿润。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生长季(5-9月)多年平均地表水分盈余量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两处生长季地表干湿状况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量差异B.平均海拔差异
C.冻土分布差异D.地形分布差异
2.与华北地区相比,春季该地区地表水分盈余量较大,主要原因是春季该地区(     
A.降水量大B.用水量少
C.积雪融水量大D.节水技术先进
3.21世纪以来,该地区生长季地表呈现变干趋势,使得图中地表水分盈余量300 mm等值线(     
A.向东移动B.向西移动
C.向西南移动D.向西北移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大小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下图是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的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较高是因小麦生长旺盛B.乙处较低是因降水量少
C.丙处较高是因太阳辐射最强D.丁处较低是因蒸发量较小
2020-05-10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三5月教学测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趋势。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我国华北平原某农业耕作区光热资源丰富,农作物一年两熟,9月~次年6月上旬种植冬小麦,7~10月种植秋玉米和高粱,期间套种其他作物。下图示意该农业耕作区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1)说明图中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并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原因。
(2)分析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的原因。
(3)分析图中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

7 . 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单位面积内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所占百分比。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3月积雪融化,植物开始生长
B.6月降水增多,植物生长较快
C.8月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
D.9月台风影响,植物密度减少
2.该地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     
A.4、5月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
B.4、5月小麦播种时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
C.8、9月小麦播种时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
D.8、9月玉米高粱播种,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

8 .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放蜂区域
A.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
B.高原面积占一半以上
C.东西差异显著,南北差异较小
D.土壤肥力由南向北呈下降趋势
2.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可能是
A.光照B.气温C.降水D.市场
3.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
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
9 . 农作物覆盖度反映了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农作物生长茂盛的程度,我国
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覆盖度差异明显。图4示意华北
平原某地农作物覆盖度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夏季农作物覆盖度大于春季农作物覆盖度,其原因最可能是
A.两个时期农作物不同,其植株密度、叶片大小、植茎高度不相同
B.两个时期太阳光照差异显著,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不一样
C.4、5月份华北地区有春旱,影响了农作物生长
D.由施肥、灌溉等人为因素导致的
2.与前后两个波峰对应的农作物分别是
A.春小麦与冬小麦B.冬小麦与玉米C.春小麦与高粱D.水稻与棉花

10 .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是指对建设较早的老旧小区采取一些工程措施,如全面加装外保温层,公共区域进行保温封闭处理,增加或更换外窗、单元门等,从而有效提升老房子的居住舒适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南方和北方老旧小区差异最大的是(     
A.建筑外观B.窗户朝向C.墙体厚度D.供暖方式
2.我国南方和北方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都加装了外保温层,主要是为了(     
A.节能降耗B.防火防盗C.加固楼体D.增加美观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