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网上流行这样一首歌,歌词的内容如下:北京人说他风沙多,A地人笑了;A地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B省人笑了;B省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笑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歌词中A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资源贫乏,经济落后B.草原面积大,有斑点状荒漠化圈现象
C.河流补给以高山冰川融水为主D.属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
2.关于材料中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B.新疆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部
C.B省的烟草业突出,现在花卉种植业发展很快D.西藏海拔高,太阳能丰富,城市大多分布在地势高的高原面上
3.关于B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资源贫乏,经济落后B.交通条件好,外向型经济突出
C.旅游资源丰富D.受地势和距海远近影响,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特点
2022-08-15更新 | 52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末考地理卷

2 .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恒山(39°42′N,113°41′E)的金龙河峡谷(峡谷成南北走向)的西岸崖壁。古时人们在峭壁上修建了栈道,后世以此为依托建起悬空寺。悬空寺“日晒不着、雨淋不着、风吹不着、千年不倒”。始建初期,悬空寺距离谷底近百米,后来与谷底距离越来越近,下图为悬空寺位置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悬空寺建在距谷底近百米的峭壁中部,推测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①古栈道②光照③洪水④岩石⑤气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悬空寺与谷底距离越来越近的原因最可能是(     
A.峡谷两侧山地下沉B.峡谷底部地壳抬升
C.峡谷河流的侵蚀下切D.峡谷河流的泥沙沉积
3.每天悬空寺的日晒时间平均只有2小时左右,不考虑天气因素,下列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有太阳照射的是(     
A.9点B.11点C.13点D.15点
2021-07-15更新 | 461次组卷 | 25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坝上高原(俗称“坝上”)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平均海拔1400-1600m。坝上地区水资源供应以地下水为主,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4.12%。下图为2012年9月一2013年8月张家口北部坝上高原典型站雨量与地下水埋深对照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坝上地区冬季地下水埋深变化较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冰雪融水较少B.地表封冻C.生活用水少D.森林覆盖率高
2.6-8月影响坝上地区地下水埋深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B.气压C.风速D.降水
3.4-6月坝上地区地下水位的变化可能造成
A.牲畜大量死亡B.海水入侵C.地表植被枯萎D.滑坡风险增加
4 .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位于我国()
A.华北地区B.华南地区C.青藏地区D.西南地区
2.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2020-05-02更新 | 816次组卷 | 8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宁夏育才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俗语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通俗易懂并广泛流传的语句,具有地方特色,蕴含地理知识。如①省流传的俗语有:粑肥叫饵块,常年出好菜……②有中部流传的俗语有:锅盔像锅盖,房子半边盖……左图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图,右图为②省中部传统民居“房子半边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饵块和锅盔分别是①、②两省人民日常食用的当地特产,它们的制作原料分别是
A.玉米、稻米B.稻米、小麦C.大豆、玉米D.大豆、小麦
2.如左图所示的②省中部民居,其好处有
①节省建材②避风保暖③防止风沙④收集雨水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符合③省地理情况的俗语是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B.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C.远看成山,近看成川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6 .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光照B.气温C.降水D.市场
2.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
A.在闽粤遭遇台风灾害
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
D.在东北遇寒潮蜜蜂挨冻
2019-08-26更新 | 287次组卷 | 3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我国的蒙古族人民摸索出了“春洼、夏岗、秋平、冬阳”的蒙古包迁徙原则,下列叙述中,与这些迁徙原则主要成因相吻合的有:
①“春洼”—大风   ②“夏岗”—洪水
③“冬阳”—低温   ④“秋平”—大风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七里海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满湖,也是该市最大的芦苇(多生于低湿地或浅水中)产池 。七里海曾是一个淡水湖,后由于澡河洪水倾入,在东北部 冲开一条水道注入渤海,即新开口。20 世纪 70 年代,当地对注入七里海的赵家沟等五条河 流进行治理,河流泄洪能力增强,并发育了湖 口三角洲 。随着七里海区域开发不断增强,区域内部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人工湿地面积增加(养殖池 、稻田)。下图示意七里海及其周围土 地利用状况 。


(1)描述七里海湖水含盐量的变化过程 。
(2)说明七里海成为当地最大芦苇产地的自然原因 。
(3)分析20世纪70年代湖口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
(4)推测湿地面积变化对七里海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

9 .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

地区
年平均气温℃8.123.52.618.3
>10℃积温    3900820028006500
年降水量62119805381350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四地中纬度位置最低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四地中农作物一年一熟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3.表中甲地的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     )
A.热带雨林,甘蔗B.落叶阔叶林,棉花
C.针时林,甜菜D.常绿阔叶林,水稻
10 . 北方人喜面食,南方人喜食米饭,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因素B.气候因素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