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草原蝗灾是新疆草原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草原蝗虫属气候型害虫,高温干旱的天气利于草原蝗虫的生长。下图示意新疆1986~2006年4月均温距平(距平指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载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与蝗虫发生面积的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新疆多蝗灾的根本原因是(     
A.风力较大B.降水稀少C.低洼湿地多D.冬季气温低
2.图示时间新疆的蝗灾面积呈扩大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A.草原面积增多B.地下水位上升
C.气候趋于冷湿D.气候趋于暖干
3.下列关于新疆减轻蝗灾损失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A.修鸟巢留候鸟B.喷洒高毒农药
C.放火焚烧蝗虫D.人工增雨降温
2021-12-22更新 | 50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是世界最大棉花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该区域不仅有“瓜果之乡”之称,还享有“中国棉都”的美誉。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在该区域建立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该区域所产长绒棉纤维柔长、洁白光泽、弹性良好,长年供不应求,被誉为“棉中贵族”“白色黄金”。近年拾花工紧缺,人工采摘费高,农户收益减少,成本增加等原因,长绒棉种植西积急剧减少。



(1)推测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并说明推测依据。
(2)分析该区域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3)分析该区域种植棉花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可能影响。
(4)为实现该区域棉花种植的可持续发展,请提出合理措施。

3 . 盐碱地的主要矛盾是土壤中含有过多的可溶性盐分。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走”这一水盐的运动规律,华北地区某地把带有水孔的管道埋于地表以下1-2米的深度,结合灌溉淋洗,把土壤表层的盐分溶解排走。暗管改碱排盐技术(如下图)的应用,让盐碱地“活”了起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下暗管的主要作用是(     
A.避免占用耕地B.减少水分蒸发C.直接灌溉根部D.降低地下水位
2.图示暗管工作排盐效果最佳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若该项技术应用于西北地区,则应(     
A.减少灌溉用水B.加粗暗管直径C.加深暗管埋藏D.减少灌溉次数
2021-06-01更新 | 348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临川一中暨临川一中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高考模拟押题预测卷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