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和若铁路西起新疆和田市,东至若羌县,2022年6月建成通车,与塔里木盆地原有铁路构成长达2712公里的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沙漠修铁路,治沙要先行”,在铁路两侧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W形高立式芦苇沙障、芦苇方格、乔木和灌木绿化条带,组成一道“绿色长城”。利用太阳能发电抽取地下水,应用智能化滴灌系统,值班人员用手机远程全天候监测、控制、灌溉绿化带植被。下图为和若铁路位置及防沙体系图。



(1)分析并说明和若铁路沿线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2)说明和若铁路应用太阳能发电抽取地下水、智能化滴灌的好处。
(3)分别说明W形高立式芦苇沙障、芦秧方格、绿化条带的治沙作用。
2023-09-11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2 . 暑期某中学地理社团前往新疆塔里木盆地,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图1为新疆简图,图2
是不同地方的景观图。
      
(1)如图2两幅照片,属于在新疆地区拍摄的是____,为____地貌(从外力作用角度),该地貌缓坡一侧为____坡(与风向关系)。
(2)图1中甲地位于河流出山口,其所在地的地貌为____,按其成因是____,地貌特征主要有________。甲地河流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
(3)同学们在当地研学时,发现当地自然植被主要是____植被;当地零星分布的红柳,其地上部分纤细,地下根系____(发达/不发达),红柳枯枝落叶可为土壤提供____,并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
(4)同学们当地研学时,发现当地的交通线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边缘,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5)在研学期间,同学们体验到“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来解释这一现象。
(6)同学们在研学中发现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呈串珠状分布在盆地的边缘,试分析一下这些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自然优势条件。
2023-10-11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绿洲是干旱气候区的特有景观,经过人类活动长期影响,部分天然绿洲和荒漠演变为人工绿洲。人工绿洲主要由农田、人工水域、村镇和绿洲城市等组成。天山北麓洪积、冲积作用形成山前倾斜平原,其上堆积的巨厚第四纪沉积物为地下水的储存、运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是新疆人工绿洲分布较集中的区域。

材料二图1为天山北麓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洪积一冲积扇示意图。图3为天山北麓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某剖面示意图。

                                                             

(1)制约天然绿洲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说出山前倾斜平原上天然绿洲的分布特点____
(2)指出人工绿洲土壤易受侵蚀的主要自然条件。
(3)简析山前倾斜平原上、中、下部分别开垦农用地的适宜性。
(4)分析影响人工绿洲扩展速度和方向的人类活动。
2023-06-19更新 | 6354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3年浙江高考地理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