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电子流向判断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1 . 一种用于驱动潜艇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Na+向电极A移动
B.电子由电极A经外电路流向电极B
C.标准状况下,每消耗22.4LO2转移4mol电子
D.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 . “乌铜走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匠人以铜为胎,将氧化变黑的银丝()嵌入铜器表面已錾刻好的花纹内,然后用汗湿的手边捂边揉搓铜器,使铜胎变得乌黑,银丝变得光亮,呈现出黑白分明的装饰效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揉搓工序中电子从铜器经汗液流向银丝
B.铜作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了吸氧腐蚀
C.铜和银均不活泼,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形成原电池
D.用铁丝代替银丝,铜器不会变黑
2023-12-24更新 | 761次组卷 | 3卷引用:寒假收官卷01-【寒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二化学寒假培优练(人教版2019)
3 . 如图,某液态金属储能电池放电时产生金属化合物Li3B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子流向为M电极→熔融LiCl和KCl→N电极
B.放电时,N电极反应为3Li+Bi-3e-=Li3B
C.充电时,M电极的质量增加
D.充电时,N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2023-12-24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 化学反应与能量-【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七省专用)
4 . 近日,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二苯并[b,i]吩嗪-5,7,12,14-四酮(DPT)作为水系锌电池的活性电极材料,并发现存储主导了电极反应。在放电过程中,DPT在电极表面被还原为微超溶解的,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电极a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电子由电极经外电路流向电极
C.在“化学反应”中作还原剂
D.若溶解,理论上生成
5 . 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反应原理:Zn+Ag2O+H2O=Zn(OH)2+2Ag,其工作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n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Ag2O电极是电源的正极
C.电池工作时,电子从Zn电极经导线流向Ag2O电极,再出Ag2O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Zn电极
D.K向Ag2O电极移动
6 .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孙威教授用弱酸性的醋酸锌[,简写为]水溶液作为锌-空气电池的电解液,探索了碱式醋酸锌水合物[,简写为ZHA]可逆生成与分解的新型反应机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子从Zn电极经电解液流向多孔Cu网电极
B.充电时,多孔Cu网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放电时的电池总反应为
D.与多孔Cu网电极相比,放电时,Zn电极电势低,充电时,Zn电极电势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化学电源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各种电池的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电流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B.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C.丙:锌筒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使用一段时间锌筒会变薄
D.丁: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导电能力减弱
2023-12-17更新 | 46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可以将污水中能量加以利用的技术,它可以通过产电微生物对污水中葡萄糖进行代谢,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研究表明,溶液酸化会导致微生物活性降低,进而导致产电性能下降,其中N极上发生反应的同时还伴随着反硝化反应(转化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电流应从N极流向M极,且N极电势高
B.该装置应选择质子交换膜,从左极室移向右极室
C.M极的电极反应为
D.当N极消耗22.4 L (标准状况下)时,M极生成4 mol
9 . 下图为某装置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u做正极反应物B.电子从Zn上经导线运动到Cu上
C.盐桥中的阳离子向右侧烧杯中移动D.该装置实现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进行
10 . 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居家安装天然气报警器很重要。当空间内甲烷达到一定浓度时,传感器随之产生电信号并联动报警,图1是成品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其中O2-可以在固体电解质ZrO2-Na2O中移动。当报警器触发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报警器触发工作时,图2的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O2-在电解质中向a电极移动,电流方向由a电极经导线向b电极
C.多孔电极a极上发生的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D.当电路中有电子转移时,则电极a有甲烷参与反应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