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我国科研工作者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的质子陶瓷燃料电池膜反应器(如图所示),在单一的膜反应器中实现了乙烯一电能的联产和温室气体的降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由电极a移向电极b
C.电极b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D.每生成11.2L,降解的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2 . 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①U形管中盛有足量的浓硝酸;
②电流强度(I)的正负表示电流的方向,正值表示电流方向与规定方向相同,负值表示电流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A.O~t1s时,负极为Al片,t1s之后Cu片作负极
B.t1s后电流反转是因为Al片在浓硝酸中完全钝化,氧化膜阻碍了Al继续反应
C.t1s前电解质溶液中的向Cu片移动
D.O~t1s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与t1s后正极的电极反应式相同
3 . 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下列设计与工作原理判断正确的是
选项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电极反应类型电子移动方向阳离子移动方向
AMg、Al稀硫酸铝电极:氧化反应Al→MgAl→Mg
B石墨、Cu浓硝酸铜电极:氧化反应Cu→石墨石墨→Cu
CAl、石墨稀盐酸石墨电极:还原反应Al→石墨Al→石墨
DMg、Al氢氧化钠溶液铝电极:还原反应Mg→AlAl→Mg
A.AB.BC.CD.D
4 . 一种钠硫电池在常温下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以的四乙二醇二甲基醚混合溶液为电解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甲的材料是金属钠,电极乙的材料是
B.该电池放电时,电极甲上存在电极反应
C.放电程度越大,电解液中的含量越少
D.可用的水溶液作为电解液来提高该电池的工作效率
5 . 以其低毒、低膜穿透率,备受研究直接燃料电池的科学家们的青崃。某研究人员设计的直接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极移动
B.从流出物中可回收
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每转移,消粍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6 . 利用电化学原理消除污染,还可获得电能,下面是一种处理垃圾渗透液的装置工作原理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B.Y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正极区有1.4g气体放出
D.盐桥内移向X电极
2023-06-2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学情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7 . 现有一种安全、高效的双极制氢系统,该系统能够从阳极低电压乙醛氧化和阴极析氢反应中得到氢气,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为电源的正极
B.电池工作时,穿过阴离子交换膜移向左侧电极
C.电池工作时,每转移0.2mol电子,生成的总体积为4.48L
D.电池工作时,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023-06-2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化学试题
8 . 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正极材料是
   
A.B.C.D.
2023-06-1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9 . 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电池,电解质为,通过a和b两种离子交换膜将电解质溶液隔开(减少参加电极反应的离子的迁移更有利于放电),形成M、R、N三个电解质溶液区域,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阴离子交换膜,b是阳离子交换膜
B.R区域的电解质为,且放电后浓度增大
C.充电时,Zn电极反应为
D.放电时,消耗26gZn,N区域电解质溶液减少64.0g
10 . 双极膜可用于电渗析生产酸碱、净水、电池等。下列有关描述不合理的是
   
A.外加电场作用于双极膜,使水的电离度增大
B.电渗析装置实现了由MX溶液制取HX和MOH
C.双极膜电池中的双极膜的左侧为阳膜,右侧为阴膜
D.双极膜电池中Y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O2+2e-+2H+=HCOOH
2023-05-2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