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植物的根细胞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吸收外界溶液中的K+。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外的K+可以跨膜进入植物的根细胞。细胞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
(2)细胞外的K+能够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植物的根细胞。离子通道是由_______复合物构成的,其运输的特点是_______(答出1点即可)。
(3)细胞外的K+可以通过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植物的根细胞。在有呼吸抑制剂的条件下,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降低,原因是_______
2021-06-10更新 | 14746次组卷 | 38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2 .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细胞器。当线粒体受损时,细胞通过清理受损的线粒体来维持细胞内的稳态。我国科研人员对此开展研究。
(1)线粒体中进行的代谢反应会生成大量ATP,这些ATP被用于细胞内多种________(选填“吸能”或“放能”)反应。
(2)科研人员推测受损线粒体可通过进入迁移体(细胞在迁移中形成的一种囊泡结构)而被释放到细胞外,即“线粒体胞吐”。为此,科研人员利用绿色荧光标记迁移体,红色荧光标记线粒体,用药物C处理细胞使线粒体受损,若观察到________,则可初步验证上述推测。
(3)为研究受损线粒体进入迁移体的机制,科研人员进一步实验。
①真核细胞内的______锚定并支撑着细胞器,与细胞器在细胞内的运输有关。
②为研究D蛋白和K蛋白在线粒体胞吐中的作用,对红色荧光标记了线粒体的细胞进行相应操作,检测迁移体中的红色荧光,操作及结果如图1和2.

图1结果表明,K蛋白________。图2结果表明,_____
(4)研究表明,正常线粒体内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均,形成线粒体膜电位,而受损线粒体的膜电位丧失或降低。科研人员构建了D蛋白基因敲除的细胞系,测定并计算经药物C处理的正常细胞和D蛋白基因敲除细胞系的线粒体膜电位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细胞类型正常细胞D蛋白基因敲除细胞系
细胞中全部线粒体膜电位的平均值(荧光强度相对值)4.15.8
D蛋白基因敲除细胞系线粒体膜电位的平均值升高的原因是______
3 . 下列有关膜的流动性和细胞质的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变形虫吞噬食物,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囊泡膜与高尔基体膜的融合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
C.细胞质的流动有利于囊泡在细胞中运输货物
D.细胞质的流动可能会造成细胞内部环境的不稳定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去垢剂是一端亲水、一端疏水的两性小分子。下图为去垢剂处理细胞膜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可运动
C.高浓度去垢剂不能破坏细胞膜的结构D.去垢剂可用于从细胞膜中分离膜蛋白
2022-04-17更新 | 119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是细胞膜,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具有疏水的尾部,水分子只能通过通道蛋白进出细胞
B.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均结合了糖类分子,与细胞间信息传递功能密切相关
C.细胞膜的流动性与磷脂分子的侧向自由移动及大多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有关
D.细胞膜可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但仍有部分细胞不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
2022-05-05更新 | 1830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细胞膜破损时,细胞外高浓度的钙离子迅速通过细胞膜上破损的孔洞进入细胞质中,触发溶酶体的胞吐作用,携带溶酶体膜的囊泡通过与破损的细胞膜融合,堵塞细胞膜表面破损的孔洞,从而恢复细胞膜的完整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功能的复杂程度由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B.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有助于形成的囊泡参与修复破损细胞膜
C.溶酶体中的酶能水解受损的细胞器,其降解产物均被运出细胞
D.携带溶酶体膜的囊泡与破损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7 . 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结构简单、取材方便,是研究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最好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将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细胞吸水涨破,当涨破的红细胞将内容物释放之后,其细胞膜又会重新封闭起来,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血影。涨破的细胞又能重新封闭起来说明_____
(2)科学家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血影,去除部分膜蛋白,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如下:(“+”表示有,“-”表示无)
实验处理膜蛋白类处理后红细胞形态
血型糖蛋白带3蛋白带4.1蛋白锚蛋白血影蛋白肌动蛋白
试剂甲++++--变得不规则
试剂乙--++++还能保持
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形态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是_____
(3)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如镶在表面、部分或全部嵌入、贯穿。为了检测膜蛋白在膜上的分布位置,科学家设计了以下实验。(如图1所示)将细胞分为三组:
甲组:不作处理;
乙组: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的细胞,此时胰蛋白酶不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丙组:先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再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细胞,此时胰蛋白酶能进入细胞。
分别提取、分离三组的膜蛋白,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
(注:控制消化处理的时间,使胰蛋白酶不能消化位于磷脂内部的蛋白质部分;电泳能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蛋白质越小,迁移越快,反之则慢)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1-5号蛋白质中,如果有跨膜的水通道蛋白,最可能是_____,镶在膜内侧表面的蛋白质是_____(填编号)
(4)研究发现,细胞膜中各种成分的分布都是不均匀的,体现了膜结构的不对称性。这种结构的不对称性导致了膜功能的不对称性和方向性,是生命活动高度有序的保障。例如细胞运动、跨膜运输及_____等都具有方向性,这些方向性的维持依赖于膜蛋白、膜脂及膜糖分布的不对称性。
8 . 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是鉴别细胞膜内外侧的有效证据
B.②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其位置不是固定不动的
C.③和④构成的双层结构是完全对称的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②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9 . 下图是食物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的过程。胃酸除了具有辅助消化功能之外,还能导致胃灼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K+-ATP 酶将H+泵到组织液中会增加胃液酸性
B.组织胺抑制物和 H+/K+-ATP 酶抑制物均可减轻胃灼热
C.胃酸分泌时上皮细胞朝向胃腔的膜面积有所增大
D.食物和组织胺作为信号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
2022-06-26更新 | 614次组卷 | 3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第十五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10 . 研究发现新型肺炎冠状病毒外有包膜,这层包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膜。包膜还含有病毒自身的糖蛋白,其中糖蛋白(S)可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2结合,从而使病毒识别并侵入其宿主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新型肺炎冠状病毒的糖蛋白(S)存在于其细胞膜上
B.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2可能是糖蛋白
C.高温可破坏新型肺炎冠状病毒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
D.糖蛋白(S)与受体蛋白ACE2结合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022-03-03更新 | 632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