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变形虫(图1)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可伸出伪足吞噬细菌。很多变形虫细胞内具有伸缩泡,用于排出细胞内多余的水分。伸缩泡的周围有许多小泡,小泡周围又分布着一圈线粒体(图2)。据研究,伸缩泡内液体浓度仅为细胞质基质的1/2,但伸缩泡内的Na浓度是细胞质基质的33倍,而K浓度则是细胞质基质的85%。伸缩泡周围的小泡要不断地吸收Na、排出K,才能形成比细胞质浓度低的小泡,这些小泡经融合并把液体排入伸缩泡内,再由伸缩泡排出体外。
      
(1)变形虫伸出伪足需要依赖于细胞骨架。以下属于细胞骨架的是__________
A.微丝B.纤维素C.染色质D.内质网
(2)从功能上看,变形虫的伸缩泡最类似于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
A.内质网B.高尔基体C.液泡D.溶酶体
(3)从进化与适应的角度分析,具有发达伸缩泡的更可能是__________(选填“淡水变形虫”或“海水变形虫”)。
(4)小泡周围分布的一层线粒体,其作用可能是_______
(5)小泡与伸缩泡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__________
A.全透性B.选择透过性C.流动性D.稳定性

小格同学利用变形虫研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流,图3为细胞核结构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将正常生活的变形虫分为三组。A组:用含P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食物饲喂;B组:去除变形虫的细胞核;C组:不作处理。当检测到A组变形虫的细胞核中出现放射性后,将其细胞核移植到B、C两组变形虫的细胞内。一段时间后检测B、C两组放射性,结果如图4。
      
(6)变形虫是真核生物最根本的依据是其具有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
(7)图3中,②与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形成有关;③由________________两种成分组成
(8)研究发现,A组变形虫的细胞核中出现的带有放射性的物质是______
A.DNAB.RNAC.脂肪D.蛋白质
(9)据图4判断下列说法正误。若正确打“√”,若错误打“×”。
①带有放射性的物质,可经由核孔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
②带有放射性的物质,可经由核孔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
2023-06-16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2 . 质膜通常也称为细胞膜,主要有磷脂和蛋白质组成,同时还含有少量的固醇和糖类。各成分在膜上的分布是怎样的?各成分各自具有什么功能?上海交大附中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后,分三个小组对此展开了科学探究。
第一小组的同学用丙酮提取了某种材料中的磷脂分子,然后在“水–空气”界面将之铺展成单分子层(如图)。
   
(1)可推测磷脂分子(见虚线框所示)具有亲水性的一侧是
______(填“A”或“B”)。
(2)进一步测得单分子层面积是细胞总面积的2.5倍。请问,他们使用的材料不可能是下面的
______
①菠菜叶   ②洋葱鳞片叶   ③鸡血   ④大肠杆菌   ⑤宫颈癌细胞
第二小组查阅文献后发现:
资料1:科学家曾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某些分子进行处理,并使膜发出荧光,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瞬间被“漂白”,即荧光消失。一段时间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如图1。检测被激光照射的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得到荧光漂白恢复曲线,如图2。
   
第二小组针对细胞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得以恢复的现象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①:被漂白区域内细胞膜成分分子带有的荧光染料的荧光会恢复;
假设②:被漂白区域外带有的荧光染料的细胞膜成分分子会扩散至被漂白区。
(3)分析图2中激光处理前后相对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正确是
______(选填“假设①”或“假设②”),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小组进一步查阅资料后发现:
资料2:科学家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拆解,漂白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
(4)资料2说明胆固醇对膜中分子运动具有
______(填“促进”或“限制”)作用。
第三小组用电脑模拟了目前最被认可的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如图,并向其他同学展示。
   
(5)人体器官移植时,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异,引起这种反应与图中的[       ]
______具备的识别功能相关。
(6)图中结构
______(填数字)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生理功能的差异。
(7)将动物细胞放入低浓度溶液后,细胞吸水膨胀,1的面积变大,厚度将变小,这说明细胞膜具有
______
(8)图中
______(填图中字母)侧是细胞膜的外侧,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
2023-11-11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考试生物试题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3 . 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包括三个步骤:将绿色荧光蛋白共价结合在膜蛋白上,细胞膜呈现一定强度的绿色;激光照射淬灭(漂白)膜上部分区域绿色荧光,被照射部分荧光蛋白将不会再发出荧光;检测淬灭部位激光照射前后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实验过程如图甲,结果如图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乙结果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应用该技术可以测定膜上单个蛋白质的流动速率
C.降低实验温度,漂白区域荧光强度恢复到F2的时间将延长
D.理论分析,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荧光强度F2仍小于F1
2021-08-23更新 | 522次组卷 | 34卷引用:上海市七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4 . 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TLR是位于其细胞表面的一种识别病毒的重要受体,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其途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树突状细胞的形成过程能体现细胞膜有流动性B.树突状细胞能识别抗原
C.树突状细胞不能呈递抗原D.图中病毒相当于抗原
5 . 植物内部栖息着多种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等(如图2所示),称为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微生物在植物内部组织中繁殖,与植物细胞和周围的微生物发生密切的相互作用。如植物合成的蔗糖可以被真菌吸收利用,真菌和细菌合成的氨会转运给植物细胞促进生长。
图1为植物细胞、真菌和细菌部分结构图,图2为质膜的亚显微结构图,其中◆代表某种息分子,▲是某种小分子物质,甲、乙、丙、丁、代表某种物质。

(1)图1所示的植物细胞、真菌和细菌的质膜具有类似的物质组成,包括_______。
A.磷脂B.蛋白质C.多糖D.固醇
(2)植物细胞、真菌和细菌都是细胞生物,以下对三者形态与功能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
A.真菌寄生在植物细胞根部,会影响植物根细胞进行光合作用
B.植物细胞、真菌和细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C.在植物种植的土壤中加入内生菌,能够有效促进植物生长
D.能够接受信息分子的物质乙是一种受体,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3)图2中甲的化学本质和对应的质膜功能分别_______。
A.多糖   保护细胞B.蛋白质   物质交换
C.糖脂   信息交流D.糖蛋 白   信息交流
(4)图2中▲是某种小分子物质,可以直接穿过质膜的疏水层,根据性质推测▲可以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
A.NaClB.葡萄糖C.甘油D.固醇
(5)植物细胞和细菌的最大区别在于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
(6)真菌将菌丝伸入植物细胞,但没有破坏植物细胞的结构,这体现了质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21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末生物试题
6 . 在机体局部发炎时,由发炎部位细胞发出信号,使该处的毛细血管壁细胞表达其膜上的P选择蛋白,血浆中的白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识别、粘附并移出血管(如图1中的①②③),最后进入感染部位的组织中,吞噬病原体。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毛细血管壁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相对含量如图2所示。


(1)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白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
(2)图2中①②③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结构特点。
(3)在毛细血管壁细胞中,合成P选择蛋白的细胞器是_________(填图3中“甲”或“乙”或“丙")。
7 . 神经损伤与修复,氧化应缴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产生的继发性损伤之一,过多的活性氧使神经元中高尔基体结构不稳定,表现为长度增加,进而影响其功能。科研人员对相关机制进行了研究。
(1)神经元中的高尔基体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________________。当神经元受损时,高尔基体还可以形成囊泡,修补神经元的断端细胞膜,这一功能与高尔基体膜具有____的结构特点有关。
(2)Src蛋白分布于高尔基体等处,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科研人员使用H2O2构建氧化应激神经元模型进行相关实验,并在________下观察、测定并统计各组高尔基体的平均长度,结果如图。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
   
(3)ANLN是分布于高尔基体膜上的蛋白质,其作用是保持高尔基体的结构稳定。科研人员设计了可以特异性干扰ANLN基因表达的RNA片段(ANIi)和无关RNA片段。已知ANLN基因转录的mRNA的部分序列为:5'-GCUCACACU-3',推测导入大鼠神经元的ANIi相关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利用该干扰技术,探究在氧化应激状态下,Src与ANLN的上下游调控关系。请在实验(2)的基础上补充设计3组实验,并选择相应的材料及处理方式填入下表(填字母)。实验结果说明Src通过调控ANLN稳定高尔基体结构。

组号

材料及处理

检测指标

高尔基体的平均长度

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a.正常神经元 b.H2O2氧化损伤神经元        c.SA        d.ANIi       e.无关RNA
(5)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请提出一种治疗中枢神经损伤后氧化应激的可行措施___________
2023-09-16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8 . 如下图是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载体,将药物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下列与脂质体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脂质体运输的药物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
B.药物A为水溶性物质,药物B为脂溶性物质
C.脂质体与细胞膜类似,也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D.脂质体与细胞膜均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
9 . 疾病防控,随着换季天气变化,很多同学未注意添衣保暖和日常防护,一不小心就二阳或者三阳。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的有效成分是病毒S蛋白基因转录出的RNA片段,可帮助人体激活免疫细胞,引发免疫反应,从而在新型冠状病毒入侵时快速产生特异性免疫,防止其复制和传播(如图1)。请据图回答:
   
(1)新型冠状病毒与细菌主要的区别是
______
(2)下列电镜照片所显示的结构不可能在人体细胞中出现的是(  )。
A.   B.   C.   D.   

(3)疫苗中的mRNA进入细胞后,与核糖体结合,翻译出病毒S蛋白,具体过程如图2,①-③表示相关结构,abc表示相关氨基酸,下表为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多选)
   

苏氨酸

酪氨酸

精氨酸

缬氨酸

ACC、ACG

UAC

CGU

GUA

半胱氨酸

甘氨酸

组氨酸

脯氨酸

UGC

GGU

CAU

CCA

A.①正在携带氨基酸进入③内B.②只与③的同一结合位点结合
C.③中的rRNA可催化肽键的形成D.c为脯氨酸,将与a发生脱水缩合

(4)mRNA具有进入细胞效率低等缺陷,因此,研制mRNA疫苗时常将其包裹在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囊泡中。由图1可知,mRNA疫苗进入细胞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______
(5)你认为研制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还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多选)
A.mRNA在细胞质中易被降解
B.mRNA在人体细胞中可能难以正确翻译
C.mRNA可能会插入到人体的染色体
D.该mRNA疫苗是否适于快速大批量生产

研究发现,人类基因组中有大约8%的序列来自病毒,据推算,这是我们的灵长类祖先在数百万年前遭受病毒感染留下的“后遗症”。偶然的情况下,当病毒感染的是生殖细胞,插入细胞基因组的病毒基因会传给子代,即成为“内源性病毒(ERV)”,ERV中的一些基因(如抑制素机制基因)可使细胞具有抵抗其他病毒侵染的能力。
   
(6)图3是抑制素协助人细胞抵抗RDR病毒的可能分子机制,请用文字进行描述其机制。
机制1:__________________
机制2:抑制素基因转录翻译成抑制素,在胞内与ASCT2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一起转移至细胞膜,阻止RDR病毒进入细胞。
2023-11-18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考试生物试题
10 . 质膜的结构和功能
质膜通常也称细胞膜,其厚度仅为7~10mm,结构功能复杂,是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请回答有关细胞膜的相关问题:
(1)科学家用丙酮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提取所有磷脂并铺成单分子层,其面积正好为红细胞细胞膜面积的两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①___;②___
(2)对细胞膜成分的研究发现,细胞膜主要成分是由______组成的。1972年,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为流动镶嵌模型,该模型认为细胞膜的外表面不是静止不动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是___
高盐环境下粮食作物会大量减产。为研究植物的耐盐机理,科研人员将耐盐植物滨藜和不耐盐植物柑橘分别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并计算生长率,结果如图一。请回答问题:

(3)据图一分析,植物B代表___(选填“柑橘”或“滨藜”),判断依据是___
(4)研究发现植物B细胞的Ca2+浓度远高于植物A。图二为植物B的耐盐机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多选题)
A.外界环境中的Na+不会进入植物B细胞,因而植物B耐盐
B.外界环境中的Na+可通过协助扩散进入植物B细胞
C.植物B通过升高Ca2+浓度,促使Na+以主动运输的方式排入液泡
D.植物B通过升高Ca2+浓度,促使细胞质中多余的Na+排出细胞
(5)植物A置于高盐环境中,可出现萎蔫现象。图为出现萎蔫现象植物A某细胞显微镜下的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单选题)
A.A表示细胞膜长度B.B表示液泡长度
C.B/A比值越低,植物萎蔫现象越严重D.B/A比值越高,植物萎蔫现象越严重
(6)已知细胞中Na+和Cl-浓度的增加可导致蛋白质变性。据此,推测植物A细胞处于高盐环境中,细胞内酶活性___,细胞代谢速率___。①升高 ②降低 ③不变 ④先升高后降低
2023-02-08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