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研究发现,动物细胞能量不足是组织衰老和退行性疾病发生的关键原因。近日,浙江大学科研团队首次实现用软骨细胞膜(CM)包封植物类囊体(NTU),形成CM-NTU并跨物种递送到动物体衰老病变的细胞内,让动物细胞也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动物自身的细胞膜包封植物类囊体,可以有效地避免免疫排斥
B.类囊体能够被衰老的软骨细胞摄取,体现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类囊体产生的ATP和NADH是细胞再生修复不可或缺的能量来源
D.CM-NTU在软骨细胞内能发挥作用,很可能是保留了类囊体的光合色素和酶
2023-05-23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生物试题(三)
2 . 神经细胞通过其表面受体感受细菌毒素刺激,引起痛觉产生。为了生产药物抑制细菌毒素诱导的痛觉,研究者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药物,将特定药物装载到纳米笼中,与膜一同构成药物颗粒。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细菌毒素引起痛觉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B.提取的细胞膜可包裹纳米笼,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有关
C.药物颗粒可通过膜表面受体竞争结合细菌毒素缓解痛觉产生
D.上述药物颗粒用可破坏膜的表面活性剂处理后药效不变
3 . 外泌体是细胞主动分泌的具有膜结构的囊泡样小体,在网织红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中,释放的外泌体中含有酶、细胞因子等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外泌体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外泌体的分泌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外泌体的分泌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D.外泌体的释放可能利于网织红细胞的分化
4 . 研究表明,癌细胞溶酶体中的pH低于正常细胞。BODIPY荧光染料对pH不敏感,具良好的光学和化学稳定性。以BODIPY为母体结构。以哌嗪环为溶酶体定位基团,设计成溶酶体荧光探针。该探针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不显荧光,在酸性条件下荧光强度升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荧光探针能进入癌细胞的溶酶体,是因为其对pH不敏感
B.溶酶体内的酸性环境有利于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C.若某区域的荧光强度较强,则该区域的细胞可能是癌细胞
D.溶酶体执行功能的过程中,存在生物膜的流动现象
5 . 下图表示神经冲动在突触处单向传递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为大分子有机物,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
B.神经冲动在突触小体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C.神经冲动在突触处单向传递的原因是只能按顺序发生①→②→③过程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其兴奋或抑制,主要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6 . 2021年10月27日,福建农林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分校在Nature上发表了“酸性生长理论”研究文章:细胞膜表面类受体激酶家族蛋白(TMK)感受胞外生长素,通过特异磷酸化等信号转导,促使质子泵基因活化,合成质子泵,并运输到细胞膜上,随后质子泵将H+逆浓度运出细胞膜,引起细胞壁酸化,最终导致细胞伸长。下列关于这一调节过程中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质子泵运输到细胞膜,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B.质子泵发挥作用时,空间结构改变,但不与H+结合
C.质子泵转运H+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D.生长素作为信号分子,通过促进细胞体积增大而促进植物生长
7 .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重建时,膜小泡聚集在单个染色体周围,形成核膜小泡,多个核膜小泡最终融合形成细胞核,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膜的重建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B.核膜小泡的成分有磷脂分子、蛋白质、DNA等
C.膜小泡融合成核膜小泡时,只有磷脂分子发挥作用
D.草履虫、大肠杆菌细胞分裂时都有核膜小泡的出现
2023-03-01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8 . 中美胚胎学家的一项最新联合研究成果表明,受精卵内存在两套独立纺锤体,从精卵结合到发生第一次有丝分裂期间,来自双亲的染色体并未相互融合,而是各自保持空间上的独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精卵结合过程能够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B.这里的“融合”指的是双亲染色体两两配对
C.受精卵的体积较体细胞大得多,有利于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D.受精卵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2023-02-27更新 | 28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咸丰春晖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红豆杉中的紫杉醇具有抗肿瘤活性,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紫杉醇难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脂质体是一种类似于细胞膜结构的微型囊泡体,如图所示。将紫杉醇药物包裹在脂质体内部,能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应将紫杉醇嵌入脂质体的磷脂双分子层之间(图中b处)
B.图示脂质体膜和细胞膜的最大区别在于无蛋白质
C.脂质体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D.在脂质体表面加上靶向信号分子可以实现定向药物输送
10 . NO3-和NH4+是植物利用的主要无机氮源,NH4+的吸收由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驱动。NO3-的吸收由H+浓度梯度驱动,相关转运机制如图。铵肥施用过多时,细胞内NH4+的浓度增加和细胞外酸化等因素引起植物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的现象称为铵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3-通过NRT1.1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NH4-通过AMTs进入细胞,与膜两侧的电位差无关
C.铵毒发生后,若加强细胞呼吸会减轻铵毒
D.转运蛋白NRT1.1和SLAH3转运NO3-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2023-02-0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