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Na-K泵是一种特殊的载体蛋白,该载体既可催化ATP水解和合成,又能促进Na、K的转运。每消耗1分子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K泵入细胞内,(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和K出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
B.这一过程可能会造成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
C.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Na-K泵是一个可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离子的载体蛋白,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
2019-12-09更新 | 14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全真模拟试卷02-2020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测试卷(山东新高考)
2 . 实验小组测得三种离子在某藻类细胞液和其生活的池水中的浓度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离子K+Mg2+Ca2+
细胞液中的浓度/池水中的浓度6.591.3

A.表中三种离子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藻类细胞
B.离子相应比值的不同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离子进入细胞时均有相应蛋白质发生形态改变
D.离子的吸收不会影响藻类细胞对水的渗透吸收
3 .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中心体参与纺锤体形成D.所有植物细胞都具有叶绿体
2019-11-06更新 | 145次组卷 | 6卷引用:【优等生百日冲刺】专题0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019高一·浙江·专题练习
4 . 细胞内外的物质转运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以下关于物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消耗能量
B.内质网参与物质的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C.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都不能进入细胞
D.当植物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浓度相等时,水分子仍可以进出细胞
2019-10-16更新 | 193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生物005
5 . 2016年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医疗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艾滋病的预防与治疗。请回答下列问题:

(1)HIV感染初期,机体通过_________免疫产生大量抗体,可通过_________杂交的方法进行诊断。
(2)图1表示HIV侵染T淋巴细胞的过程,①~⑧代表生理过程。图中①表示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③所需的酶是RNA聚合酶
B.④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C.⑤所需的酶是解旋酶
D.⑥需要消耗ATP完成
(3)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进行基因定点编辑,原理如图2所示。
CRISPR/Cas9可以改造哺乳动物_________细胞的CD4受体基因,使该基因发生_________,改造后的细胞可以通过增殖分化产生大量T淋巴细胞。这种T淋巴细胞可以有效防止HIV病毒感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019-10-03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协助扩散
B.甲图中b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载体数量
C.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D.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2019-08-20更新 | 586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年10月11日 《每日一题》必修1—— 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
9-10高二下·浙江宁波·期末
7 .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B.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C.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识别“自己”和“非己”
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2019-01-30更新 | 509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2届3月份百题精练2生物试卷
14-15高三上·福建泉州·期末
名校
8 . 下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③、④两种方式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B.⑤、⑥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载体
C.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④
D.①方式表示协助扩散
2019-01-30更新 | 708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9高考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八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题型专练)
14-15高三上·北京西城·期末
名校
9 . 红甜菜根的液泡中含有花青素。某同学将红甜菜根切成大小相同的薄片,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 min后取出,再分别放在等量清水中浸泡1 h,获得不同温度下的浸出液,然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浸出液中花青素吸光值,吸光值大小可以反映浸出液中花青素的含量。根据图示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花青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B.温度超过50 ℃,膜结构受到破坏,通透性增大
C.在50 ℃以下,甜菜细胞内合成的花青素极少
D.在10~50 ℃时,甜菜细胞膜流动性保持不变
12-13高三上·湖北襄阳·期中
10 . 氨基丁酸(GABA)(C4H9NO2)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抑制疼痛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判断错误的是( )
A.当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GABA,该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B.突触前膜释放GABA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分泌出细胞
C.GABA受体实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的Cl通道,能与GABA特异性结合
D.GABA与受体结合后,导致Cl内流,进而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2018-11-01更新 | 293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4年新课标高三生物二轮新题提升训练九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