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磷循环是生物圈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施用磷肥等农业生产活动会改变磷循环速率
B.磷参与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
C.植物吸收利用的磷可用于合成磷脂、DNA、RNA等物质
D.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磷元素年周转量比碳元素多
2 . ATP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
B.ATP中的“A”与DNA、RNA中的碱基“A”是同一物质
C.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但在细胞中含量很少
D.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3 . 甲醛(HCHO)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严重情况下会引发人体免疫功能异常甚至导致鼻咽癌和白血病,室内栽培观赏植物常春藤能够清除甲醛污染。研究发现外源甲醛可以作为碳源参与常春藤的光合作用,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RU5P和HU6P是中间产物)。

   

(1)图1中a代表______________,由图示可知循环①过程是一个______________(填“吸能”或“放能”)反应。
(2)研究表明,一定量的甲醛胁迫会使常春藤细胞的膜脂和蛋白质受到氧化损伤,对常春藤的生长产生一定影响,为此研究人员设计了甲醛胁迫下常春藤生长情况的实验。表1是常春藤在不同甲醛浓度胁迫下测得的可溶性糖的含量。图2是不同甲醛浓度下气孔导度(气孔的开放程度)的相对值,图3表示不同甲醛浓度下甲醛脱氢酶(FALDH,甲醛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的活性相对值。
表1不同甲醛浓度下常春藤可溶性糖含量

组别

样品

0天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A

2271

2311

2399

2462

2529

B

1个单位甲醛浓度的培养液

2271

2658

2811

3271

3425

C

2个单位甲醛浓度的培养液

2271

2415

2936

2789

1840

   

①表1中“?”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实验组是_________(填编号)。
②分析在甲醛胁迫下,常春藤气孔的相对开放程度降低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③常春藤在2个单位甲醛浓度下可溶性糖的含量在第3天后显著下降。综合以上信息,推测其下降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由以上实验可知,常春藤对低浓度甲醛有一定的耐受性,其抗逆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4 . 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植物有重要的意义,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通道。双子叶植物表皮上的气孔由两个肾形保卫细胞构成,如图1所示,请回答:
       
(1)当保卫细胞渗透压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时细胞吸水,由于较薄的细胞外壁(靠近表皮细胞一侧)易于伸长而向外扩展,但微纤丝长度相对稳定,于是保卫细胞内壁外移,导致气孔导度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2)黑藻固定CO2有两条途径(图2.1):①CO2在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催化下直接与C5反应生成C3;②CO2先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催化下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反应生成C4(四碳化合物),当C4储存到一定量时,分解释放出CO2参与暗反应。已知PEPC对CO2亲和力是Rubisco的几十倍。由图2.1可知,丙酮酸转化为PEP的过程属于______(填“吸能”或“放能”)反应。黑藻细胞固定CO2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C3的还原需要_____提供能量。为了探究在低浓度CO2处理下黑藻固定CO2途径改变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检测了低浓度CO2处理前后黑藻体内两种PEP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2.2所示。由图可知,在低浓度CO2处理下黑藻固定CO2途径改变的分子机制是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c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反应②和④的酶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B.图中物质c为[H],它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C.①④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a、d分别是丙酮酸和O2
D.图中①②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其中c为ATP
6 . 如图表示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而磷酸基团的添加或除去(去磷酸化)对许多反应起着生物“开/关”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一个可逆过程
B.蛋白质磷酸化是一个放能过程
C.蛋白质去磷酸化是一个吸能过程
D.蛋白质磷酸化属于“开”,去磷酸化属于“关”
7 . Na+-K+泵工作形成的Na+电化学梯度驱动葡萄糖协同转运载体(SGLT1)以同向协同运输的方式,将葡萄糖转运进小肠上皮细胞,然后再经过转运载体(GLUT2)转运至细胞外液。其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SGLT1、GLUT2等转运载体是由__________复合物构成的,GLUT2只能运输葡萄糖,而SGLT1能运输葡萄糖和Na+,说明载体跨膜运输物质具有__________性。
(2)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至细胞外液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
(3)SGLT1主动运输葡萄糖的能量是__________。对小肠上皮细胞施加呼吸抑制剂后,SGLT1主动运输葡萄糖的能力下降,原因为__________
2023-06-18更新 | 47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届广西柳州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8 .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细胞器。当线粒体受损时,细胞通过清理受损的线粒体来维持细胞内的稳态。我国科研人员对此开展研究。
(1)线粒体中进行的代谢反应会生成大量ATP,这些ATP被用于细胞内多种________(选填“吸能”或“放能”)反应。
(2)科研人员推测受损线粒体可通过进入迁移体(细胞在迁移中形成的一种囊泡结构)而被释放到细胞外,即“线粒体胞吐”。为此,科研人员利用绿色荧光标记迁移体,红色荧光标记线粒体,用药物C处理细胞使线粒体受损,若观察到________,则可初步验证上述推测。
(3)为研究受损线粒体进入迁移体的机制,科研人员进一步实验。
①真核细胞内的______锚定并支撑着细胞器,与细胞器在细胞内的运输有关。
②为研究D蛋白和K蛋白在线粒体胞吐中的作用,对红色荧光标记了线粒体的细胞进行相应操作,检测迁移体中的红色荧光,操作及结果如图1和2.

图1结果表明,K蛋白________。图2结果表明,_____
(4)研究表明,正常线粒体内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均,形成线粒体膜电位,而受损线粒体的膜电位丧失或降低。科研人员构建了D蛋白基因敲除的细胞系,测定并计算经药物C处理的正常细胞和D蛋白基因敲除细胞系的线粒体膜电位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细胞类型正常细胞D蛋白基因敲除细胞系
细胞中全部线粒体膜电位的平均值(荧光强度相对值)4.15.8
D蛋白基因敲除细胞系线粒体膜电位的平均值升高的原因是______
9 . 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催化ATP合成的酶的最适温度在37℃左右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每一个阶段都有ATP的合成
C.将光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一定需要叶绿体的参与
D.ATP是高能磷酸化合物,能量可通过ATP在吸能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
10 . 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被比喻为一种分子开关,机理如下图所示,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质是一个磷酸化的过程、即“开”的过程;形成无活性的蛋白是一个去磷酸化的过程,即“关”的过程。下列有关分子开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以用于分子开关中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
B.分子开关可能是通过改变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序列来实现“开”和“关”的
C.由图示过程可知:无活性的蛋白质被磷酸化的过程是一个吸能反应
D.从反应条件、反应物等角度看,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不属于可逆反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