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2020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增新冠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作为血清学诊断标准。下图曲线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抗体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题图可知,人体感染病毒后一周左右即可检测出核酸阳性
B.在阻断病毒传染上,血清学检测比核酸检测更有优势
C.在病毒被清除后的一段时间内,IgG含量仍处于较高水平
D.感染病毒两周潜伏期后,新冠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开始产生并逐渐增多,此时才能检测出抗体
2 . 下图是两种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种病毒均需先合成病毒RNA的互补链才能获得子代病毒RNA
B.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单链RNA,结构不稳定,变异性较强
C.两种病毒的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中都不需要逆转录参与
D.两种病毒首次RNA复制所需的酶都是在侵入宿主细胞后合成
3 . 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外有包膜,这层包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包膜还含有病毒自身的糖蛋白,其中糖蛋白S可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2结合,从而使病毒识别并侵入宿主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VID-19外包膜只含有磷脂和蛋白质
B.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2具有特异性
C.细胞膜上受体蛋白ACE2增多有利于降低病毒感染率
D.COVID-19进入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2023-07-09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新冠病毒外壳中的S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ACE2受体结合后入侵人体细胞,导致人患肺炎。2021年12月8日,我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获得中国药监局的上市批准,这标志着中国拥有的首个全自主研发并证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抗体特效药正式问世。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时,为获得大量免疫过的小鼠B淋巴细胞,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诱导小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时,采用的诱导手段有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即可)。
(2)经选择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要进行________和抗体检测,经过多次筛选,才能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医学上常用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S蛋白,该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如图:
   

①为实现定量检测目的,固相抗体和S蛋白的结合部位应与酶标抗体和S蛋白的结合部位____(填“相同”或“不同”)。
②该检测方法中,酶标抗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利用抗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能准确诊断出某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原因是______________。诊断某人是否为新冠病毒感染者,还可采用核酸检测。若某人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除注射抗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外,还可以注射已康复患者的____,以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引发的部分免疫反应(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a 能特异性识别新冠病毒,并能摄取、处理、暴露抗原
B.物质甲属于免疫活性物质,作用于细胞c,使其细胞周期变长
C.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发生⑨时,会发生⑦过程,⑦过程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当流感病毒再次入侵人体时,物质乙能与其特异性结合
6 . 自2019年12月新冠疫情以来,新冠病毒(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已出现了众多变异毒株,科学家用24个希腊字母为变异毒株命名,Omieron(奥密克戎)排在第15位,与以往毒株相比,它的感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容易发生变异
B.酒精能引起新冠病毒的蛋白质变性,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产物
D.奥密克戎感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是因为它能在空气中增殖
7 . 肺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可以由支原体或新冠病毒等引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是比支原体更小的生命系统
B.新冠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有四种
C.支原体和新冠病毒都不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D.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支原体肺炎有效,对病毒性肺炎无效
8 . IgM和IgG是受抗原刺激后机体产生的两种抗体,血清中的IgM和IgG常作为诊断是否感染的指标。如图表示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时机体产生抗体的一般特征。

(1)人体有三道防线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这三道防线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实现_______________三大基本功能。
(2)受抗原刺激后,_____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IgM和IgG。初次免疫主要产生_____抗体。两种抗体亲和力的大小不同,可能与_____有关。
(3)人体感染某种冠状病毒3~5天后,可在血清中检测到IgM,量少且存在时间短;10天后可检测到IgG,量多且存在时间长,对某冠状病毒患者的四位密切接触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如下。

密切接触者

IgM

-

+

-

+

IgG

-

+

+

-


注:“-”表示阴性,未检出相应抗体;“+”表示阳性,检出相应抗体。
从检测结果推测,乙、丙、丁已被感染,理由是_____;其中,首先被感染的最可能是_____;不能判断甲是否被感染,原因是_____,故需要通过核酸检测来进一步诊断。
(4)研究表明,某种冠状病毒还可以感染蝙蝠、骆驼等多种哺乳动物及鸟类,为避免病原体通过野生动物传播给人类,你认为可行的策略有哪些?_____
2023-02-03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蛋白质复合体,在新细胞中,细胞每分裂一次,粒就缩短一小段,缩短到一定程度,细胞停止分裂。端粒酶是细胞中负责端粒延长的一种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核糖核蛋白体,可以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得细胞分裂的次数增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端粒、端粒酶、核糖体的完全水解产物中均有糖类
B.组成端粒、端粒酶、新冠病毒的化合物相同
C.端粒缩短可能是导致细胞衰老的原因之一
D.在癌细胞等肿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可能较高
2023-01-18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下图1为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内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图中的1、2、3、4代表细胞,a、b、c代表物质。图2曲线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抗体(IgG、IgM)的变化情况。

(1)勤洗手、戴口罩可以阻挡大多数新型冠状病毒进入机体,相当于变相增强了人体的第___道防线的功能。若这是病毒第一次进入机体,图1中1、3细胞的名称分别为___,物质b在图示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是___
(2)结合上述两图可知,某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若体内能检测到相应的病毒核酸,则其体内抗体的具体情况可能是___
(3)高三学生在听力考试前需要进行核酸检测而不是抗体检测,原因主要是______
(4)美国新型毒株XBB1.5已经传入我国,注射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最有效途径,疫苗的临床试验采取双盲试验法来评估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具体方法是将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种___,实验组接种___,一段时间后,试验操作者观察两组受试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检测抗体水平。试验过程中,除了试验设计者外,受试者和试验操作者均不知晓试验分组情况,这种方法的优点是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