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其最外层的棘突蛋白S蛋白与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受体(ACE2蛋白)结合,从而进入细胞。低钠血症或低血压的中老年人的肺部细胞膜的ACE2蛋白合成增多。冠状病毒进入机体后引起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迅速大量产生,导致肺部细胞受到T细胞严重攻击而受损,引起炎症风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并非所有细胞表面都具有S蛋白可识别的特异性受体
B.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只会引发机体特异性免疫
C.细胞因子大量增加引起炎症风暴的原理可能是细胞因子大量增加能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使其快速增多,攻击肺细胞,引起肺细胞受损
D.患者治愈后,再无感染的可能
2022-01-0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的早期,医务人员将已经治愈个体的血清经处理后输给“新冠肺炎”患者,起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下图为新型冠状病毒侵入后,人体内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请回答:

(1)图示免疫过程为_______免疫。细胞a为________细胞,细胞c的活化需要经过________过程。
(2)接种疫苗比输入“新冠肺炎”治愈个体血清所获得的免疫力更长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想用小鼠检验所研制“新冠”疫苗是否有作用,对小鼠的处理恰当的是_________
A.给正常小鼠先注射“新冠”病毒,一段时间后注射疫苗
B.给正常小鼠先注射“新冠”疫苗,一段时间后注射“新冠”病毒
C.给患“新冠”的小鼠注射疫苗
D.给患“新冠”后痊愈的小鼠注射疫苗
(4)某些病毒的持续感染会诱发细胞的_________(填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导致细胞癌变。癌变细胞表面的HLA分子表达水平往往下降,这与肿瘤的发生有什么关系?
请从免疫学的角度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2-30更新 | 40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抽测生物试题
3 . 链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等都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细菌和多数线粒体的核糖体沉降系数为70S,可解离为50S和30S亚基;而真核细胞细胞质中的核糖体沉降系数为80S,可解离为60S和40S亚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通过诱导细菌合成错误蛋白质或无法合成蛋白质等,导致细菌死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杀菌机制主要有三种(如下图所示):①抑制30S核糖体亚基的组装;②抑制tRNA的5'端成熟,导致tRNA无法与mRNA结合;③导致非互补配对的tRNA也能够结合于mRNA上。链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等既可用于临床上细菌感染的治疗,也可广泛应用于基因工程中微生物的选择培养。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为______________,与真核细胞细胞质中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三种杀菌机制中,不能有效阻止细菌合成蛋白质的是机制______________,该机制对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______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以杀菌,但是对新型冠状病毒不起作用,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2021-12-2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4 . 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在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内有一个调定点(正常人体为37.5℃左右),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与调定点比较,通过对机体产热和散热的调控,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但因为某些因素,人体体温调定点可能上升或降低,下图是某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体温变化曲线。依据本学说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人体感染病毒,体温调定点上升
B.bc段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cd段该人可能会出现身体出汗等症状
D.ab段热觉感受器兴奋,cd段冷觉感受器兴奋
2021-12-20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济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1月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
5 . 人感染2019-nCoV (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此外某些支原体和细菌感染也可导致肺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和支原体都不具备细胞核和细胞器
B.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四种
C.细菌和新冠病毒都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D.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支原体肺炎和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均无效
6 . 众所周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该病的症状之一是肺部呈现毛玻璃样浑浊,严重者出现“白肺”。目前,我国已进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专家建议,民众外出时要佩戴口罩,注意手部卫生,尽量不要揉眼睛、抠鼻子、摸嘴巴,注意适量运动,保持平稳情绪,不能恐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揉眼睛、抠鼻子等行为都有可能使新型冠状病毒突破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进入体液,从而使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B.当新型冠状病毒突破机体的前两道防线后,体液免疫主要依靠病原体与B细胞的直接接触和抗原呈递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来实现信息传递
C.细胞毒性T细胞对被感染的肺部细胞进行攻击,使其裂解死亡,造成肺部纤维化而出现“白肺”
D.专家呼吁民众面对疫情要保持平稳情绪,不能恐慌,其原因是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会使机体免疫能力提高,增加患病概率
2021-12-17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7 . 新冠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存在多种变异株。与原有毒株相比,德尔塔毒株病毒载量高,传播速度快,对人体的适应力更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相对稳定,但也会发生基因突变
B.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传递给子代
C.德尔塔毒株的出现,是人工选择导致新冠病毒进化的结果
D.德尔塔毒株的棘突蛋白在其核糖体上合成,然后分泌到病毒表面
2021-11-26更新 | 36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8 . 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外有包膜,可以通过膜融合进入宿主细胞。其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可作为翻译的模板直接指导表达出RNA聚合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COVID-19外有包膜,其侵入细胞的方式和T2噬菌体不同
B.上述翻译过程所需要的核糖体、原料和能量都来自于宿主细胞
C.COVID-19增殖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宿主细胞不完全相同
D.人体细胞中COVID-19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与HIV的相同
9 . 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后,我国科学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其核酸碱基序列(基因组)的测序,并通过与其他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对比,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中的特异核酸序列。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A.其核酸的特异性体现在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B.与乙肝病毒相比,其核酸特有的含氮碱基为尿嘧啶
C.其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产物
D.其核酸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10 . 研究发现,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也是一种包膜病毒,一共包含15处突变,有6处发生在棘突蛋白上,这些突变的综合效应使病毒能部分避开一些中和抗体,造成免疫逃逸,传染性增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该病毒发生了基因突变,已接种的疫苗已经失去作用
B.该病毒是RNA病毒,无细胞膜,不含磷脂分子
C.该病毒通过胞吞或膜融合的方式进入人体细胞
D.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该病毒外侧的刺突状结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