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脑皮层特定的区域控制相应的生命活动(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在失重环境中,航天员会出现体液头向转移、多尿等一系列的内环境稳态失调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失重环境中航天员会出现体位翻转症状,经过专业训练可通过位于脑干的神经中枢的调节,增强机体的平衡能力减轻症状
B.失重环境中,航天员体液头向转移,易引发航天员面部浮肿现象
C.失重环境中机体通过反射调节血压,这种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D.失重环境中尿量增多的原因可能是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体液增加的刺激后,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2022-05-29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荆州中学等四校高三模拟联考(四)生物试题
2 . 强光具有镇痛作用,其机制为:强光照射下,视网膜内某些神经细胞产生兴奋,并将兴奋通过如图所示传导和传递过程,抑制疼痛相关脑区丙和丁的活动,从而镇痛。已知该通路的神经①~④中,只有一条发挥的是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视网膜内神经元兴奋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B.上述传导和传递过程有光信号、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参与
C.神经①~④中,发挥抑制作用的最可能是②
D.③、④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丙、丁脑区是疼痛反射的效应器
2022-05-27更新 | 2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五月模拟试题(一)生物试题
3 . 阿司匹林是常见感冒药,具有镇痛和降温作用,但长期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容易导致胃液酸性增强,并引起肝损伤使血浆中转氨酶增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阿司匹林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的痛觉中枢而达到镇痛效用
B.阿司匹林通过促进出汗、皮肤血流增加而起到降温作用
C.血浆中HCO3-、HPO42-能缓解服药引起的胃液酸性增强
D.转氨酶进入血浆会使血浆的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液增多
4 . 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中充满了尿液时,膀胱内的牵张感受器会受到刺激,从而产生冲动。人体的大脑皮层中有使人产生尿意并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脊髓灰质中有能调节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的低级中枢,二者共同调节完成排尿反射。人体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人体直接完成排尿反射的排尿中枢位于脊髓
B.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其排尿属于不受大脑皮层控制的非条件反射
C.膀胱壁牵张感受器受到尿液压力刺激产生的冲动会通过a传入脊髓
D.某患者神经系统受损,虽能产生尿意,但却出现尿失禁的现象,其受损的部位可能是d
2022-04-0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3月联考生物试题
5 . 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乙图是甲图中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
(2)缩手反射属于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的控制。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_____(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4)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
6 . 下图为小鼠恐惧反射的建立过程,每次先给予小鼠灯光刺激,随后立即给予电刺激。在小鼠建立该反射后,仅给予灯光刺激测得小鼠心率为P;随后反复给予小鼠灯光刺激而不给予电刺激,一段时间后再给灯光刺激测得的小鼠心率为Q,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两次心率测量的数值为P<Q
B.该实验中的灯光和电刺激均为条件刺激
C.若仅仅用一次灯光与电刺激的结合,小鼠不会形成对灯光的条件反射
D.小鼠产生恐惧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条件反射的消退是学习的结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