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由扩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血压的形成与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以及细胞外液总量等因素密切相关,且细胞外液总量的增加会导致血压升高。图1为血管平滑肌收缩原理的局部示意图,图2为血压调节机制的部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受到惊吓时,支配心脏的____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使血压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2)图1中,NO通过_______方式进入神经元,其作用是促进_______,使得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时间延长,从作用效果上分析,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调节。
(3)药物A是一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据图1分析,其降压原理是通过_______________来达到降压效果;而药物B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据图2分析,其降压原理是_______
2 . 土壤中的根瘤菌既能自由生活,也能与豆科植物共生。科研人员对根瘤菌在自由生活和与豌豆共生时的营养吸收方式进行了研究。请回答问题:
(1)根瘤菌细胞膜以____为基本支架。
(2)葡萄糖是根瘤菌在环境中较易获得的营养物质。用含葡萄糖(3H标记)的培养液培养自由生活的根瘤菌,一段时间后收集根瘤菌,并检测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结果如图1。

由结果推测,自由生活的根瘤菌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
(3)科研人员从豌豆的根瘤中提取与其共生的根瘤菌,培养过程同(2)。图2结果显示,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随时间增加先升高后不变,加入叠氮化钠后放射性强度仍不变,说明其吸收葡萄糖不需要能量。由结果推测,共生的根瘤菌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____
(4)综合以上研究,请尝试提出一个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____
2024-01-2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3 . 学习以下资料,回答(1)~(4)题。

ABC转运蛋白


ABC转运蛋白是分布极广的一类膜蛋白家族。典型的 ABC 转运蛋白是一种单向底物转运体,可结合ATP并使之水解产生能量以实现对各类底物分子的跨膜转运,包括某些离子、糖类、氨基酸及原核细胞分泌蛋白等。
根据底物分子运输方向,ABC 转运蛋白可分为外向转运蛋白和内向转运蛋白,外向转运蛋白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而内向转运蛋白仅存在于细菌和植物中。

如图所示,ABC转运蛋白通常由TMD和NBD组成。TMD作用是构成介导底物穿过细胞膜的机械性通道,NBD与ATP水解相关。在不同的转运阶段,两个 NBD 的结合状态与开口方向是动态变化的,NBD接收信息后,结合ATP并水解产生能量进而控制 TMD空间结构的变化,以完成对底物分子的转运。其中外向转运蛋白的TMD可以直接与在胞内的底物分子结合,启动整个转运过程。而内向转运蛋白则是外周蛋白SBP捕获识别底物,形成底物-外周蛋白复合体后呈递给 TMD,进而使处于外周蛋白中的底物分子脱落,并通过 TMD 结构进入胞内。基于 对ABC 转运蛋白的晶体结构的解析可知,SBP与TMD、TMD与TMD 之间是通过改变构象来完成对底物的摄取、传输和释放。
ABC转运蛋白在细胞中普遍存在,研究其结构与作用机制对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生命,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由ABC转运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_____,相比于自由扩散,该种运输方式的不同之处_____(至少写出两点)。
(2)如图所示,ABC内向转运蛋白运输底物的过程中,底物与外周蛋白SBP结合后,____________________,底物最终被送入胞内。
A. NBD与TMD构象发生改变                 B. TMD将信号传递到NBD
C. NBD激活,启动结合ATP水解          D. 底物分子传递到TMD
(3)结合本文信息分析,以下过程合理的是_____。
A.大肠杆菌通过ABC外向转运蛋白分泌蛋白质
B.植物细胞通过ABC内向转运蛋白吸收MoO42-
C.动物细胞通过ABC内向转运蛋白吸收氨基酸
D.动物细胞通过ABC外向转运蛋白排出Cl-
2024-01-2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4 . 微塑料是指微粒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有些微塑料甚至达到微米或纳米的级别,微塑料或会导致人体脑部炎症和心脏问题等。东芬兰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分子建模方法来研究纳米塑料在膜结构中的运动。结果表明,对于某些微塑料,通过细胞膜的被动运输可能是进入细胞的重要途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纳米塑料进入细胞只与其浓度有关,则其跨膜运输方式为简单扩散
B.若纳米塑料进入细胞需要通道蛋白参与,则其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C.若纳米塑料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参与,载体蛋白的自身构象会发生改变
D.纳米塑料在通过细胞膜结构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冬小麦一般在秋季播种,冬季进入休眠期,然后在春季重新开始生长,并于春末夏初成熟。春小麦一般在春季播种,生长周期较短,经3~4个月的生长后,在夏末秋初即可成熟。图1中的甲、乙两地为上述两种小麦在我国的分布区域。

(1)根据生物进化与适应的原理推测,图1中代表冬小麦分布区的是______(甲/乙)。
(2)若将冬小麦种子春播,其只进行营养生长,不能抽穗开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七九法”和“闷麦法”(图2),可成功解决这一问题。据此分析,限制冬小麦春播开花的因素是_______。
A.水分供应不足B.光照时间不足C.缺少低温诱导D.缺少营养物质

小麦旗叶(图3)是其麦穗下的第一片叶子,细胞中叶绿体数目较多,对小麦籽粒的产量有决定性作用。图4为旗叶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数字代表物质)

(3)图4编号中,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是____;活跃化学能的载体分子有____;若用14C标记CO2 ,一段时间后放射性信号可以在____被检测到。(编号选填)
(4)研究人员对冬小麦旗叶在不同时期的光合特性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
光合参数

生长阶段

叶片温度/℃

胞间CO2浓度/vpm

蒸腾速率/mmol·m-2·s-1

气孔导度/mol·m-2·s-1

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拔节期

27.5

222.1

3.40

0.18

13.49

抽穗期

32.2

200.5

4.45

0.20

16.22

灌浆后期

34.7

232.9

3.28

0.10

7.83

气孔导度与气孔开放程度正相关。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有_______。
A.抽穗期胞间CO2浓度降低是因为蒸腾旺盛、导致气孔关闭
B.抽穗期胞间CO2浓度降低是因为光合速率增大、CO2利用加强
C.灌浆后期蒸腾速率降低是因为气孔导度下降
D.灌浆后期蒸腾速率降低是因为叶片温度升高需要加速散热
6 . 糖拌西红柿是将西红柿切块,撒上白糖(蔗糖)做成的凉拌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开始时在西红柿周围增多的液体没有颜色,该液体是由白糖溶化形成
B.一段时间后,西红柿周围溶液呈淡红色,是因为细胞中的色素通过自由扩散出细胞造成的
C.糖拌西红柿使西红柿变甜是因为蔗糖自由扩散进入液泡所致
D.在白糖撒到西红柿块之后,有可能使西红柿细胞因渗透失水而死亡
7 . 泌盐植物又叫排盐植物,这类植物能像人出汗一样,把盐分排出体外,适合在盐碱地生长。下图是泌盐植物匙叶草根细胞排盐的转运机制。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匙叶草根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
B.匙叶草根细胞向外界环境排盐的基本方式是协助扩散
C.Na+运出细胞的过程可能伴随着转运蛋白空间构象的改变
D.H+逆浓度梯度运输时的载体蛋白同时具有ATP水解酶的功能
8 . 辣椒素是红辣椒中的活性物质,食用后使人或动物产生热辣感。有人认为辣椒素是通过激活人和哺乳动物某些神经细胞表面的辣椒素受体TRPV1蛋白,从而使神经细胞产生兴奋,兴奋传入大脑皮层产生热辣感,下图为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辣椒素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从图中可看出其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这说明它的化学性质与______(填“糖类”“脂质”或“蛋白质”)最相似。
(2)TRPV1蛋白在辣椒素使人或动物产生热辣感的过程中除作为辣椒素的受体外,还发挥了________功能。请用文字和箭头写出细胞合成、加工和运输TRPV1蛋白的基本过程:______
(3)为验证TRPV1蛋白在辣椒素使人或动物产生热辣感中发挥作用,研究人员敲除小鼠的TRPV1基因,使小鼠不能产生TRPV1蛋白,这样的小鼠被称为模型小鼠。已知正常小鼠食用一定量的辣椒素后,血液中的内啡肽含量会上升。现提供正常小鼠和模型小鼠若干,用适宜浓度的酒精溶解辣椒素制成溶液,其他需要的实验用具若干。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思路如下:
①取若干正常小鼠设为甲组,取等量模型小鼠设为乙组;
②给两组小鼠灌喂一定量的辣椒素溶液;
③将两组小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检测并计算两组小鼠血液中的内啡肽含量的平均值。该实验还应增设一个对照组,设置及处理方法是______。改进之后,若_______,则证实TRPV1蛋白在辣椒素使人或动物产生热辣感中发挥作用。
2023-07-11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9 . 三角梅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其生理生化代谢会受到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对三角梅幼苗进行NO2人工模拟熏气实验,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NO2胁迫下三角梅的光合作用情况,部分数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CK、T1、T2组NO2浓度分别为0μL/L、4μL/L、8μL/L
(1)CO2______方式进入叶绿体后,在叶绿体的______(部位)与______结合被固定后,接受____________释放的能量并最终转化为糖类。
(2)T1组胞间CO2浓度升高,可能是因为叶肉细胞吸收的CO2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这个过程最终导致光反应强度______(填“增强”、“不变”和“降低”),光合速率降低。
(3)该研究小组根据实验结果做出了初步的推测:净光合速率的变化与气孔导度直接相关。上述实验数据中,不能支持此推测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7-07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物质运输方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c、d表示被动运输,判断的依据是___
(2)a、b都需转运蛋白参与。与b不同,a运输物质时,转运蛋白会发生___的改变。
(3)为验证植物细胞吸收钠离子的方式,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分别置于蒸馏水、0.1mol/L丙二酸溶液(一种细胞呼吸抑制剂)中,浸泡2min后分别制成装片1、2;用2mol/L钼酸钠溶液(钠离子会使细胞内花青素的颜色由紫色逐渐变为蓝色)分别处理装片中的细胞;观察到1、2装片中细胞均会变色。
①装片1中水分子更多通过图中___(填字母)方式进入细胞。与装片1相比,装片2中细胞的颜色变化非常缓慢,原因是___
②实验证明钠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图中___(填字母)。
2023-03-0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卷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