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协助扩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海水稻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稻资源,与传统耐盐碱水稻相比,海水稻具备更为优良的耐盐碱性,其能在土壤盐分为3‰~12‰、pH为8以上的中重度盐碱地生长。下图是与海水稻耐盐碱性相关的生理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SOS1和NHX为膜上两种蛋白质
(1)据图分析,Na+进入细胞和进入液泡的运输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海水稻通过调节相关物质的运输,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细胞内的渗透压,有利于细胞______,从而提高其耐盐碱性。
(2)盐碱地的土壤pH呈碱性,但海水稻根细胞间的pH却呈酸性,原因是______。过量的Na+进入根细胞会对其产生毒害,结合题图,海水稻缓解该毒害的作用机理是______
(3)海水稻根部成熟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普通水稻的______(填“高”或“低”),请参考“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实验,设计实验验证上述观点,要求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2 . 资料1 表1是乙醇分子进入细胞的运输速度与浓度差之间的关系。表2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度与浓度差之间的关系。
表1
浓度差/(mmol/L)013579
运输速度/(分子/秒)0510152025
表2
浓度差/(mmol/L)1.534.567.59
运输速度/(分子/秒)81524303131
(1)请据表1、表2分别绘制相关曲线模型____

(2)由表1推测,乙醇分子进入细胞的速度与浓度差呈________,应属________方式,该方式中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
(3)由表2推测,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____。浓度差在7.5 mmol/L以后运输速度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由此可知,该方式中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
资料2 载体蛋白是跨膜蛋白分子,能够与特定的分子,通常是一些有机小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或离子等结合,通过自身构象变化,将与它结合的分子转移到膜的另一侧。如图所示为红细胞膜载体蛋白促进葡萄糖扩散的示意图。

资料3 通道蛋白横跨两侧,其分子中的多肽链折叠成通道,通道内带电荷并充满水,与所转运物质结合较弱。通道蛋白有所谓的“闸门”结构,可开可关。当闸门打开时,通道蛋白形成一条通道,能允许水、小的水溶性分子和特定的离子被动地通过;当闸门关闭时,就不允许这些分子通过,这就是构象开关的机制。通道蛋白含有“感受器”,它“感觉刺激”时,蛋白的构象改变,“闸门”开闭。如图所示为水通道、钠离子通道。

(4)转运蛋白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请结合资料2、3,总结二者的区别是什么?_________
2023-08-1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4.1被动运输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近端肾小管后半段对Na+、Cl-的重吸收是通过细胞旁路和跨上皮细胞两条途径实现的,如下图所示,Na+、Cl-的跨上皮细胞重吸收与H+和甲酸盐(F-)有关,正常肾小管液中含有低浓度的甲酸根,能与H+结合形成脂溶性的甲酸(HF),甲酸进入细胞又被分解为H+和甲酸盐(F-),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小管液中Na+、Cl-通过细胞旁路途径吸收进入组织间隙液是逆浓度梯度进行
B.甲酸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为Na+、Cl-跨上皮细胞的吸收提供必备的物质基础
C.H+和甲酸盐(F-)从细胞运出的过程分别为Na+、Cl-跨膜进入细胞提供电势能
D.肾小管细胞基底侧钠-钾逆向转运载体兼具备物质运输和ATP合成酶的功能
22-23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4 . 膜分离技术是指在分子水平上大小不同的分子通过半透膜时,能实现有选择分离的技术。这种技术已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细胞质膜对不同物质的透过性不同,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物质通过细胞质膜进行运输的过程。

(1)根据上图,尝试解释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吸收水、葡萄糖等过程的差异和原因_______
(2)以人体吸收营养物质为例,阐述各种营养物质分别是以上述哪种方式进出细胞的_______
(3)在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等工业生产中,膜分离技术被广泛运用。尝试举例说明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_______
2023-01-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 第三节 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水分子可以自由扩散通过内部高度疏水的磷脂双分子层,一方面是因为磷脂分子可以侧向扩散或旋转运动等,在膜上造成许多微孔;另一方面是因为磷脂分子还可以组装成管状,中间形成通道。水分子的自由扩散在细胞膜上随时随地进行着,维持细胞对水的基础转运量。水通道蛋白通过大小限制、静电排斥和水偶极取向(水分子通过氢键与通道中央的两个天冬氨酸残基结合,降低了跨越强疏水通路的能量障碍)保证水分子的通过。水通道蛋白保证了机体在细胞内和细胞间对水分需求的调节。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推测磷脂分子是____________排列,组装成了水分子可通过的管状通道。磷脂分子可以侧向扩散、旋转运动等,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性的特点。
(2)转运蛋白可分为通道蛋白和____________两种类型,通道蛋白只允许____________的分子或离子通过。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的转运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水通道蛋白在不同细胞膜上的含量有所不同,例如在植物的根部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含量要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叶片细胞膜。
2022-12-24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联考生物试题
6 . 人体的成熟红细胞是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具有运输O2的功能。红细胞膨涨破裂后释放出血红蛋白,质膜重新封闭起来,保持原来的形状和大小,称为红细胞血影。
(1)人的成熟红细胞_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生物膜系统,原因是_____
(2)研究发现,人的红细胞膜上的阴离子通道band3不仅参与跨膜信息传递,还参与了其他细胞功能,如细胞生长、相互识别等。据此推测,band3的化学本质是_____。已知葡萄糖是经红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体介导的易化扩散进入红细胞的,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的功能。
(3)红细胞血影的主要成分是_____,制备红细胞血影的简便方法是_____
(4)为研究维持红细胞血影形状的关键蛋白,研究人员用不同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血影,检测血影中蛋白质A、B、C、D、E、F的有无,并观察处理后红细胞血影的形状。用试剂甲处理后,可检测到蛋白质C~F,红细胞血影仍能保持正常形状;用试剂乙处理后,可检测到蛋白质A~D,红细胞血影的形状变得不规则,据此推测,维持红细胞血影形状的关键蛋白是_____
7 . 水通道蛋白(AQP)是一类细胞膜通道蛋白。检测人唾液腺正常组织和水肿组织中3种AQP基因mRNA含量,发现AQP1和AQP3基因mRNA含量无变化,而水肿组织AQP5基因mRNA含量是正常组织的2.5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唾液腺正常组织细胞中AQP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B.AQP蛋白与水分子可逆结合,转运水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ATP
C.检测结果表明,只有AQP5蛋白参与人唾液腺水肿的形成
D.正常组织与水肿组织的水转运速率不同,与AQP蛋白的数量有关
2022-10-28更新 | 5988次组卷 | 11卷引用:第12讲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暑假自学课】2023年新高一生物暑假精品课(人教版2019必修1)
8 . 生物膜是一种超分子结构,是由多分子形成的一种有序的组织,这种组织具备了其中任何一种分子所没有的特性。比如,细胞膜常常只令一些物质进入细胞,又只令一些物质从细胞出来,而且能够调节这些物质在细胞内的浓度。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这种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尤为重要。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乙醇、苯是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
B.葡萄糖、氨基酸等能通过细胞膜是因为膜中有许多种转运蛋白
C.氢离子通过载体蛋白运输时不一定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
D.细胞摄取大分子物质时,不需要膜上蛋白质参与,但消耗能量
21-22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9 . 类型

比较项目

自由扩散(也叫简单扩散)

协助扩散(也叫易化扩散)

定义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

运输方向

               __________               __________

是否需要转运蛋白

不需要

                 _______

是否消耗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举例

①气体:O2、CO2、NH3
②甘油、乙醇、苯等脂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
③少部分水
①离子和一些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②大部分水

图例

2021-08-03更新 | 240次组卷 | 1卷引用:4.1 被动运输-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10分钟课前预习练(人教版2019必修1)
10 . 人体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O2和CO2,其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①~⑤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流经肌肉组织时,气体A和B分别是CO2和O2
B.①和②是自由扩散,④和⑤是协助扩散
C.成熟红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为③提供能量
D.成熟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处于不断流动和更新中
2021-06-10更新 | 13176次组卷 | 72卷引用: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2021-2022学年新教材生物情境化新题(人教版必修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