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器官移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小鼠的皮肤移植实验,具体操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于B品系小鼠而言,A品系小鼠的皮肤组织是该免疫反应的抗原
B.甲组B品系小鼠移植的皮肤6天后坏死,是二次免疫应答的结果
C.若给予乙组B品系小鼠免疫抑制剂处理,能够缩短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
D.该实验结果说明特异性T细胞是介导二次免疫排斥反应的关键细胞
2 . 欲研究大鼠皮肤移植后的皮肤存活率,某同学提出了下面的实验思路。请以皮肤存活率为指标,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要求与说明:A、B系大鼠即为A、B品系大鼠。实验条件适宜。皮肤存活率是指移植存活的皮肤片数占总移植皮肤片数的百分比。排斥反应指移植物作为“非己”成分被免疫系统识别、破坏和清除的免疫反应)
实验思路:
①实验分组与处理:
组1: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自身的另一部位。
组2: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B系大鼠身上。
组3:取与组2相同处理并出现排斥反应的B系大鼠的T淋巴细胞,注射到未处理的B系大鼠体内,并将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该大鼠身上。
②将上述各组若干只处理后的大鼠进行饲养,每隔一段时间观测皮肤片的存活状况并记录,计算皮肤存活率。
回答下列问题:
(1)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的形式表示实验结果,其中横坐标为皮肤移植后的时间):_____
(2)分析与讨论:
①上述实验思路中,移植皮肤的受体大鼠是________________(填“A系大鼠”“B系大鼠”或“A、B系大鼠”)。
②为了进一步验证大鼠对移植皮肤起排斥反应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在实验思路的分组与处理中,若设置组4,其处理是给予大鼠免疫抑制剂,以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功能。还可设置组5,其处理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③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
3 . 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由__组成,能够__“非己”成分。
(2)因免疫系统具有识别功能,异体器官移植容易产生___现象。
(3)不同个体细胞都有着特异性身份标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在___中产生,其化学本质是一种特异性的___分子。
2023-05-0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4.1 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4 . 下列关于人体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说法,错误的是(       
A.MHC是人体的一种身份标签并能被自身白细胞识别
B.除同卵双胞胎以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MHC
C.MHC在胚胎发育中产生
D.人体多数细胞的表面均存在MHC,但成熟红细胞表面不存在MHC
2023-04-27更新 | 50次组卷 | 3卷引用:4.1 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培育“试管婴儿”的主要过程。2012年中国首例“设计试管婴儿”诞生,该女婴出生目的是挽救患有重度致命贫血病的14岁姐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设计试管婴儿”需在②时进行遗传学诊断
B.“试管婴儿”“设计试管婴儿”均属有性生殖
C.“设计试管婴儿”的技术不属于“治疗性克隆”
D.该女婴造血干细胞不能挽救其他贫血病患者
6 . 2022年3月8日,史上首例接受了“猪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在术后2个月去世。尽管没能最终救回他,但也延长了患者的寿命。据悉,手术使用的“猪心脏”源于被基因改造过的实验猪。这项技术有望解决器官移植面临的器官短缺的难题。下列关于器官移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器官移植要面临的难题之一是由T淋巴细胞引起的免疫排斥
B.该实验猪可能通过基因敲除技术“敲除”了引起人免疫系统反应的抗原基因
C.为保证该猪任何内脏都能供人体移植,需要在原肠胚时期对猪的细胞进行改造
D.我国支持的治疗性克隆也能解决器官短缺的难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