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器官移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科研人员利用B、L两个品系的大鼠进行肝移植实验,统计手术后的大鼠生存率,得到图1所示实验结果(移植关系用“供体—受体”表示)。
   
(1)在不同品系的大鼠间移植肝脏时,供体肝作为____会诱导受体大鼠产生____细胞,大量裂解供体肝细胞,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导致受体大鼠死亡,而有些大鼠对上述反应并不明显,出现“免疫耐受”。
(2)移植后,三天内死亡的大鼠不计入生存率统计范围,以排除____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丙组结果说明____。由实验结果分析,____组大鼠肝移植后出现了“免疫耐受”。
(4)为进一步研究“免疫耐受”机理,科研人员测定了上述三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①据图分析,甲组大鼠在第3~7天IL-2的表达量显著增高与该组大鼠出现____反应相一致,推测IL-2能够____(填“促进”或“抑制”)甲组大鼠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②乙组大鼠在第3~5天体内IL-2表达量很高,并且发现大量辅助性T淋巴细胞凋亡,由此推测,乙组大鼠手术后3~5天高表达量的IL-2的作用是____,从而建立免疫耐受。
③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用____的L品系大鼠重复乙组实验,并与甲、乙两组大鼠生存率进行比较。
(5)免疫抑制剂常作为器官移植的手术后用药,但这类药物会使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易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生。依据“免疫耐受”的研究,你认为既能克服免疫排斥反应,又能避免免疫抑制剂副作用的医学途径(或设想)可以是____
2024-02-2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检测生物试题
2 . 宿主抗移植物反应是指受者的免疫系统对供者移植物的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是指移植物中的免疫细胞对受者组织器官产生的排斥反应。排斥反应与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宿主抗移植物反应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B.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的发生只与细胞免疫有关
C.一般器官移植如肾脏移植等不可能导致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D.供者和受者一半以上的HLA相同或基本相同,就不会发生排斥反应
3 . 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上的应用包括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给健康人注射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
B.HIV抗体可用于HIV感染者的诊断和治疗
C.给自身免疫病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减弱其免疫应答
D.给肿瘤患者直接移植健康人的T细胞以提高其免疫力
4 . 我国科研工作者将菠菜类囊体构建为纳米类囊体单位(NTU),并包裹上细胞膜形成膜被类囊体单位(CM-NTU),然后,通过融合将NTU导入软骨关节炎小鼠的软骨细胞,重建了该细胞在光照下的能量代谢平衡,为软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菠菜叶绿体
B.NTU的跨物种“移植”依赖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C.构建CM-NTU时,应选择被治疗的软骨关节炎小鼠的细胞膜
D.NTU产生的NADPH中的能量用于线粒体ATP的合成,从而实现能量代谢平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免疫耐受指的是免疫系统不再对一些特异性的抗原产生细胞免疫或者体液免疫。科研人员利用B、L两个品系的大鼠进行肝移植实验,发现三组中只有甲组出现免疫排斥反应。检测三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移植关系用“供体→受体”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乙组大鼠在肝移植后出现免疫耐受
B.据图分析可知,IL-2可抑制甲组大鼠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C.诱导机体对移植器官产生免疫耐受比使用免疫抑制剂安全性高
D.机体对某病原体抗原产生免疫耐受可能会导致持续性感染
6 . 糖皮质激素(GC)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类固醇激素,正常生理条件下,血液中糖皮质激素水平很稳定。应激和炎症标志物可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调控肾上腺皮质分泌GC,在应激反应中GC还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因子释放、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等途径,调控免疫系统的功能,调控过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人遇到紧急情况时,下丘脑分泌的CRH增多,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___________的一部分。CRH只作用于垂体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应激状态下导致GC分泌增多,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调节。
(2)器官移植时,可使用适量GC以提高成功率,其原理是___________
(3)图2表示除HPA轴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免疫调节机制:“脑—脾神经轴”,研究发现,去除脾神经的小鼠在接种新冠疫苗后,浆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结合图2分析,促进B细胞活化的信号分子是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为了验证上述调节机制中的脾神经对新冠疫苗抗体的产生具有促进作用,设计了相关手术方法进行如下表的实验,请根据题意完成以下表格。
简要操作步骤实验步骤的目的
将生长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均分为两组,每组10只,测定①____________,并计算各组平均值实验动物选择及处理
实验组小鼠手术切除脾神经实验组处理
对照组小鼠②____________对照组处理
给两组小鼠注射等量、适量的同种新冠疫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控制无关变量
实验组小鼠的相对抗体水平③____________(填>或<)对照组结果检测及预期
2024-01-28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7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型精准靶向治疗,是目前恶性肿瘤治疗中最具潜力的疗法之一。
(1)CAR-T疗法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CAR蛋白基因导入T细胞,经体外培养筛选后回输到病人的体内,利用CAR蛋白识别肿瘤细胞特异性抗原(如HER2蛋白)。
①CAR-T制备过程中培养基常添加抗生素,目的是_______,置于______中培养。
②用于治疗的T细胞可以来自患者自身,也可以来自于其他健康人,如果用其他健康人的T细胞则需要首先敲除一些编码T细胞表面特异性蛋白的基因,再导入CAR蛋白基因,原因是_______
(2)临床研究发现,正常组织细胞表面也有低表达的HER2蛋白,导致治疗时会杀伤自身正常组织细胞。已知L蛋白对HER2亲和力低,CAR蛋白对HER2亲和力高,受此启发,科学家在传统CAR-T细胞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造,为CAR蛋白安装一个分子开关,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抗原与L蛋白结合后会激活TF,后者进入细胞核激活______的表达,进而定位到细胞膜上结合抗原,使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能力_____。改造后的CAR-T与传统CAR-T疗法相比,其优势是_______
(3)为验证此细胞对肿瘤抗原的作用,应以在小鼠尾部注射未改造的T细胞组为对照进行实验。
实验组别实验处理
0天7天10天


实验组1




向小鼠臀部左右两侧分别注射
         和②         
向小鼠尾部注射
       

   



实验组2
向小鼠尾部注射
        

   

①-④处理所需的实验材料应分别选用       。(填字母)
A.生理盐水
B.HER2低表达肿瘤细胞
C.HER2高表达肿瘤细胞
D.传统CAR-T细胞
E.改造后的CAR-T细胞
F.未经改造的T细胞
8 . 再生医学领域在2019年首次利用异源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培养出的眼角膜组织,移植到病人体内,成功治疗一名失明患者,且未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造血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分化程度相同
B.体外培养iPS细胞时培养液中通常需要加入血清等物质
C.干细胞分化成特定组织细胞后可再受刺激变回原来的干细胞
D.患者未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是因为移植细胞与其自身细胞的基因相同
9 . 下列与生物学相关的说法中科学合理的是(  )
A.不能根据果实大小判断植物是否为转基因
B.有血缘关系的人进行器官移植不会产生排斥
C.食用乙烯利催熟的香蕉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D.标有“零蔗糖”的酸奶中一定不含糖
10 . B7是细胞表面一种黏附分子,肿瘤细胞表面缺乏B7分子。科研人员将B7基因导入肿瘤细胞,发现细胞毒性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显著增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主要通过非特异性免疫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
B.肿瘤细胞表面缺乏B7分子是其逃逸免疫监视的一种途径
C.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靶细胞的过程与B7分子无关
D.过量表达移植器官的B7分子有利于减弱排异反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