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稳态与调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7 道试题
1 . 当你在森林公园爬山时, 突然窜出一条蛇,于是你非常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
B.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既有传入神经也有传出神经
20-21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2 . 沙漠中的动物经常会因长时间找不到水源而饥渴,此时机体内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2024-02-17更新 | 29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4次周测生物试题
3 . 某学习小组分别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对照作用
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
C.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
D.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
2024-01-21更新 | 164次组卷 | 77卷引用:河北省唐山英才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普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11-12高三上·福建三明·阶段练习
4 . 从内地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很多人会出现乏力现象,原因是在缺氧的环境下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增强,导致细胞释放的能量减少
B.无氧呼吸增强,导致内环境乳酸增多、pH略有下降
C.细胞质基质产生的能量增多,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
D.由于氧气缺乏,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减少,影响第二、三阶段的进行
2023-12-25更新 | 126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9-10高二下·浙江台州·期中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5 . 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C.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2023-12-19更新 | 290次组卷 | 173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体温调节、身体平衡、水平衡、呼吸、排尿反射、阅读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A.脊髓、小脑、脑干、下丘脑、大脑、大脑B.脑干、小脑、下丘脑、下丘脑、脊髓、大脑
C.下丘脑、小脑、小脑、大脑、脊髓、大脑D.下丘脑、小脑、下丘脑、脑干、脊髓、大脑
2023-12-18更新 | 136次组卷 | 6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六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如图为人体某神经调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针刺肌肉后,图中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感受器产生兴奋主要是因为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
C.针刺手指皮肤后,兴奋到达脊髓中枢,经过分析综合产生痛觉
D.针刺取血时未出现缩手反射,与脊髓中枢内突触的抑制有关
2023-12-16更新 | 72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和英国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患者大部分在感染期伴有轻度肝水肿和高水平的血浆肝酶。肝酶即转氨酶,主要有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等。临床上,丙型肝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的常规治疗需要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以维持内环境稳态,还需要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液
B.血常规化验单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而不是具体的某数值,说明了内环境中各成分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维持动态平衡
C.丙型肝炎患者表现肝水肿症状的原因主要是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及肝脏细胞受损,血浆蛋白和细胞内液外渗,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多
D.机体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为细胞呼吸的进行提供氧气,避免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2023-12-07更新 | 50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3月二轮复习联考(一)生物试题
9 . 下图为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结构,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时间延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处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B.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是①→②→③→①
C.M处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时,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
D.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
2023-11-27更新 | 323次组卷 | 3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
9-10高二下·浙江衢州·期中
10 . 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A.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B.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2023-11-22更新 | 281次组卷 | 129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