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的代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图1为适宜情况下某植物幼苗叶绿体中某两种化合物的变化。图2为a、b两种植物在其他条件均适宜的情况下,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中ATP的消耗及有氧呼吸中[H]的消耗分别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具体的结构)。
(2)若T1时突然增加CO2浓度,则短时间内物质A、B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H]、ADP、C3或C5)。
(3)图2中阴影部分的纵向值代表相应光照强度时的________________(填“a”或“b”)植物可能更适宜生活于弱光照环境中。当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条件下时,叶片会变为黄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将a植物放在常温下暗处理2h,重量减少4mg,再用适当光照射2h,测其重量比暗处理前增加4mg,则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___________mg/h。
2017-05-15更新 | 12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三第三次模考理科综合试题生物试卷
2 . 科研人员对温室栽种的作物进行了相关研究:在特殊的装置内,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植物的氧气释放量(单位:µL/(cm2·mi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甲。乙图表示该作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叶龄的关系,A点表示幼叶成折叠状,B点表示叶片成熟并充分伸展
表甲:植物的氧气释放量
光照强度02468101214
O2释放量-0.200.20.40.81.21.21.2

根据上述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表可知,在光照强度为4单位时,该作物光合作用的实际产氧量为___________(μL/cm2•min)
(2)由乙图分析:
①新形成的嫩叶净光和速率较低,从光反应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
②CD段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丙图分析:最有利于积累有机物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假如植物生活在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环境中,则在温度达到__________℃以上时,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3 . 研究人员在密闭广口瓶中用二氧化碳缓冲液培养小球藻,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先给予6小时适宜光照然后再置于黑暗条件下6小时,溶液pH的变化情况并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C段与CE段比较,小球藻细胞中直接产生ATP的不同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
(2)AB、BC段线段的“斜率”不同,你认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小球藻的叶绿体基质中,AB、BC、CD三线段对应的时间段内,_________________时间段内C3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多。
(4)研究人员加大二氧化碳缓冲液的浓度(仍将pH调到7),结果发现小球藻的光合速率并没有提高反而降低,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继续延长实验时间,最终细胞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
2017-05-06更新 | 8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卷
4 . 某种野生型油菜存在一种突变体,叶绿素、胡萝卜素含量均低,其叶片呈现黄化色泽。一定条件下,野生型和突变体的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见下表。请分析并回答:

类型

指标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胞间CO2浓度

(μmolCO2•m-2•s-1

呼吸速率

(μmolCO2•m-2•s-1

野生型

0.28

6.94

8.13

210.86

4.07

突变体

0.32

9.30

5.66

239.07

3.60


(1)提取该植物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应在研磨叶片时向研钵中加入______________,使研磨充分。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中发生的改变可能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转化。
(2)在上表测定的条件下,突变体成熟叶片中叶绿体消耗CO2的速率比野生型低___________μmolCO2•m-2•s-1。在上表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突变体油菜CO2饱和点_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野生型油菜。(注:CO2饱和点是指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植物的光合速率不会再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提高时的二氧化碳浓度。)
(3)突变体油菜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突变体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下图所示。

实验第7d前,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___(填“C”、“N”或“O”)如果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答两项)。
2017-03-22更新 | 12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5 . 如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管腔中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上皮细胞中氨基酸进入组织液需要消耗能量
C.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
D.管腔中Na+进入上皮细胞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6 . I有氧呼吸过程中,[H]中的电子、H+需要经一系列传递给分子氧,氧与之结合生成水,下图为其传递过程的两条途径,生物体内存在其中的一条或两条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H]来自于______________(填化合物),[H]与02结合生成水发生在线粒体的_________
(2)“物质6→物质7”过程易被氰化物抑制。若小鼠氰化物中毒,呼吸作用全被抑制,导致死亡;而对天南星科植物用氰化物处理,呼吸速率降低,但并未完全被抑制。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南星在开花时,其花序会释放大量能量,花序温度比周围高15-35℃,促使恶臭物质散发以吸引昆虫进行传粉。研究发现,此时花序中ATP生成量并没有明显增加。花序温度升高但ATP生成没有明显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II科研小组对某品种哈密瓜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请回答:
(1)将生长状况相似的哈密瓜幼苗均分为A、B两组,分别置于完全培养液、缺Mg2+的培养液中,在光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持续提供14CO2,检测比较含14C 的有机物量.检测发现6s后有十余种产物具有放射性,而0.5s内只发现一种产物具有放射性,这种产物最可能是_______;若B组14C标记(CH2O)的量比A组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爬地栽培和立架栽培两种不同栽培方式下,哈密瓜不同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爬地栽培的同一植株不同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不同,高节位新生幼叶的净光合速率往往较低,从相关细胞的结构及代谢特点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节位幼叶________________,所以其总光合速率较小;二是高节位幼叶_______________,其呼吸作用更强.立架栽培植株的高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反而比低节位叶片更大,主要原因是低节位叶片_____________影响了其总光合速率。
2017-02-28更新 | 11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初生物试卷
2016·浙江·一模
单选题-单选 | 困难(0.15) |
名校
7 . 科研人员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番茄品种甲和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图1),以及番茄品种甲的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图2).(注:光补偿点指植物在一定的温度下,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和呼吸作用数量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光照强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壤含水量对甲、乙两种番茄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基本相同
B.气孔导度的变化与番茄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C.番茄在土壤含水量为50%的条件下,比含水量在90%条件下的光补偿点低
D.土壤含水量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浓度逐渐升高,可能是因为水分亏缺导致类囊体结构破坏
8 . 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基因表达过程中相关物质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 a 上含有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
B.组成物质 a、b、c、d 的基本单位共有 8 种
C.过程①的产物中有些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D.过程②的场所是核糖体,该过程中有水生成
2017-02-17更新 | 9287次组卷 | 3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9 . 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如图1中甲场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阶段,物质a可能是__________,物质c转变为(CH2O)需经历__________两个过程。
(2)图示反应中,当突然停止光照,以下物质含量可能会突然减少的是__________
A.物质a               B.物质b               C.三碳化合物               D.五碳化合物
E.ADP+P I               F.(CH2O)
(3)如图2是探究光照强度对某水草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图,将该装置置于不同光强下得到如下表 实验数据,其中每格对应气体变化量是10μmol。装置中水草的呼吸速率是__________μmolO2·h1,分析表中数据,在光强50μmol·m2·s1,装置中水草每小时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____
A.20μmol            B.60μmol             C.80μmol            D.120μmol
光强(μmol·m2·s1右侧刻度变化(格/h)
02
506
10012
15018
20018

(4)从表1中数据分析,该装置中的水草达到光合作用饱和时,对应的光强是__________
A.100μmol·m2·s1                     B.150μmol·m2·s1
C.200μmol·m2·s1                     D.无法精确确定
(5)为了实验数据更为精确,在实验实施中应如何设置对照组来校正物理等因素引起的误差?_________
2017-02-08更新 | 851次组卷 | 5卷引用:2014届陕西长安五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困难(0.15) |
10 . 稻田除草剂丁草胺的使用会影响葛仙米的产量和品质。为了研究丁草胺对葛仙米生理作用的影响,取状况相近的葛仙米,在适宜的条件下,分别在不同浓度的丁草胺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测定葛仙米的氧气释放速率和氧气消耗速率,实验结果如下。

(1)随着丁草胺浓度的增加,叶绿素a的含量_________,从而使光合速率下降。添加丁草胺会使葛仙米的细胞呼吸速率________,释放的能量增加,从而促进对丁草胺的降解。
(2)研究表明,类胡萝卜素是与葛仙米共生的蓝藻逆境保护的必要成分。据表分析,丁草胺浓度范围为_____mg.L-l时,葛仙米的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增加,以抵御丁草胺对蓝藻细胞的危害。
(3)在丁草胺浓度为50 mg.L-l时,葛仙米是否能生长?_________
(4)在稻田中,丁草胺的使用浓度通常为27.5 mg.L-l。据本实验分析,该浓度对保护日益稀缺的葛仙米资源是否有负面影响?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2016-12-12更新 | 9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海南省“七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