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基本特征及病毒(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下面题。病毒的“逃逸”,植物病毒主要侵染植物细胞,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子机制通常是为了适应植物细胞内的生活环境而特化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植物病毒完全不能侵染动物细胞。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植物病毒或其组分可在动物细胞中表达或进行某些功能。
自然界中近70%的植物病毒需要依靠介体昆虫传播,这些介体昆虫对植物病毒的持久性传播是导致植物病害的关键。介体昆虫可以通过自噬途径降解病毒颗粒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过程如图1。病毒也可以劫持或破坏自噬途径,在介体昆虫体内持续增殖。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DV)进入白背飞虱(介体昆虫)的肠道上皮细胞,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其唾液腺,白背飞虱进食植物时将病毒传播。中国农业科学院某研究团队发现SDV侵染介体昆虫后“逃逸”的新机制,如图2。

SDV侵染白背飞虱后,促进Atgs基因的表达激活了自噬,其中Atg8Ⅱ蛋白与早期自噬体膜结合,参与早期自噬体的延伸和闭合。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自噬体膜上有很多正在组装和成熟的病毒颗粒,且病毒外壳蛋白P10可以与溶酶体膜上的LAMP1互作,操纵白背飞虱自噬,使SDV逃过防御,促进其持久传播。
这解释了为什么病毒可以在特定的介体昆虫中存活并高效持久传播,同时为阻断病毒的持久传播提供了新策略。
(1)自噬体具有双层膜结构,白背飞虱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还有______。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的结构特点。
(2)写出SDV在白背飞虱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依据文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SDV与ITGB3结合后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细胞
B.自噬体膜为病毒蛋白P10的大量聚集提供了场所
C.Atg8Ⅱ基因表达有助于SDV病毒量的下降
D.介体昆虫细胞自噬有利于SDV的增殖和传播

(4)综合文中信息,概括病毒在特定的介体昆虫中存活并高效持久传播的适应性对策____
2024-05-22更新 | 25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2 . 人类偏肺病毒(HMPV)是一种呼吸道病原体,通过对自身遗传物质的N6—甲基腺苷(m6A)修饰来降低宿主免疫蛋白识别病毒RNA的能力,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进而确保HMPV的复制增殖。动物实验表明,阻断m6A修饰会引发有效的适应性免疫应答,进而预防肺部感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与HMPV结合阻止其在体液内增殖
B.HMPV的RNA发生m6A修饰有利于病毒侵染呼吸道细胞
C.通过诱变产生去m6A修饰的HMPV可以作为疫苗预防肺部感染
D.再次注射HMPV疫苗可增强记忆细胞增殖从而实现有效的免疫治疗
2022-05-21更新 | 353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适应性测试(一)生物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威廉·凯林等三位科学家在研究地中海贫血症的过程中发现“缺氧诱导因子”(HIF),并揭示了细胞感知氧气的分子机制。HIF由两种不同的结合蛋白(HIF-1α和ARNT)组成,其中对氧气敏感的是HIF-1α,而ARNT基因不受氧调节且稳定表达,即HIF-1α是机体感受氧气含量变化的关键。
当细胞处于正常氧条件时,HIF-1α会逐步被降解;在缺氧的条件下,HIF-1α不被降解而在细胞内积聚,并进入细胞核与ARNT形成转录因子(如图),使多种基因被激活,这些基因产物可以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合成,或者促进血管增生,从而加快氧气输送以适应低氧环境。

1.下列关于HIF-1α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合成HIF-1α的细胞器成分与HIV病毒相似
B.HIF-1α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同
C.HIF-1α被蛋白酶彻底水解的产物能够在细胞内重复利用
D.人体细胞核内HIF-1α的含量可能在高原地区较平原地区高
2.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叙述,不合理的是(       
A.氧气浓度升高,细胞核内的ARNT含量相对稳定
B.EPO能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生成红细胞
C.缺氧条件下HIF-1α会使EPO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
D.干扰HIF-1α的降解可能为治疗贫血提供创新疗法
2021-09-09更新 | 54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高考考前最后一卷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