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囊性纤维病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疾病,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由于钠离子过度吸收和氯离子分泌减少造成气道表面液体量减少,粘稠的液体粘附在气道细胞表面,使纤毛运动和咳嗽的清除作用下降,最终所造成的厌氧环境使得铜绿假单孢菌容易形成生物被膜并发生慢性持续感染。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图1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为细胞膜的_______模型,该模型认为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和_______分子是运动的。图中A是_______,它常在细胞间信息的直接(或接触)交流和间接交流中充当_______,具有_______作用。
(2)由图可知,相对健康人而言,囊性纤维病患者的细胞膜上,由于_______异常,氯离子无法在其协助下通过_______方式完成图中的跨膜运输,随着氯离子在细胞膜一侧的浓度逐渐升高,该侧的水分子以_______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的速度会_______,致使细胞分泌的黏液不能及时被稀释而覆盖于_______(填“甲”或“乙”)侧。
(3)细胞膜通过一定的跨膜运输方式实现了物质有选择性地进出细胞。假如图1是人的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请在所给的坐标图上画出图中氯离子的跨膜运输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线___
2 . 下图为动物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原理图——这种运输方式被称为协同运输(主动运输的一种)。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示结构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
(2)小肠上皮细胞内的钾离子浓度比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____________(填“高”或“低”)。葡萄糖是___________(填“顺浓度”或“逆浓度”)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
(3)图示过程表明该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其上转运蛋白的___________或转运蛋白___________的变化对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作为该功能的结构基础。
(4)钠钾泵在图示过程中除了作为转运蛋白还可以作为___________发挥作用。
3 . 细胞膜是细胞重要的结构,是系统的边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B.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分子可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功能
C.细胞膜中的某些蛋白质不能运动,可能会减弱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
D.细胞膜具有屏障作用,使离子不能扩散通过细胞膜
4 . 膜蛋白的种类和功能复杂多样,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内、外两侧的蛋白质呈不对称分布
B.类囊体薄膜上存在与光反应中水分解有关的酶
C.线粒体内膜上存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关的酶
D.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是自由扩散
2022-09-08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5 . 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下列关于细胞膜的认知,正确的是(       
A.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常用台盼蓝染液染色,利用的是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B.罗伯特森通过观察电镜下细胞膜的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
C.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都具有流动性,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固定不动的
D.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通常与分布于细胞膜两侧的糖被密切相关
6 . 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结构即小窝,与细胞的信息传递等相关。小窝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的激发光下能够发出荧光,当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为研究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研究者获取到肽段1(82~101位氨基酸)和肽段2(101~126位氨基酸)后,分别加入等量胆固醇,检测不同肽段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据图可知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在肽段2中
B.小窝的形成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C.小窝蛋白分为三段,中间区段主要由疏水性的氨基酸组成
D.与小窝蛋白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2022-09-04更新 | 2313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北镇市满族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14-15高三上·甘肃·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7 . 如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O2和CO2以图中a方式通过细胞膜
B.图中c可表示葡萄糖进入口腔上皮细胞
C.被动运输过程有时也需要膜蛋白的参与
D.图中①②④都能运动,而③一般不能运动
8 .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如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能得到的结论是(       

A.当温度增加到15 ℃以上,细胞膜的流动性发生变化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在膜表面运动
C.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2022-08-17更新 | 1987次组卷 | 33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学业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下图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①~⑤表示组成生物膜的物质。请回答:

(1)流动镶嵌模型中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的结构特点。生物膜具有该特点的原因是 _______
(2)若此细胞为植物细胞,则细胞壁位于图中的_______(填“A侧”或“B侧”)
(3)与细胞识别有密切关系的是_______,有关的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_______
(4)磷脂双分子层使许多分子和离子不能随意出入细胞,[   ]_______控制着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使生物膜具有_______的功能特点。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_______有关。
2022-07-28更新 | 1131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10 .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核糖体既可以附着在内质网上,也可以附着在核膜上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时发挥作用
C.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可以形成囊泡参与细胞内的物质运输
D.叶绿体中DNA分子的两端都具有一段特殊序列被称为端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