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下图是两类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⑩表示细胞的各结构。请据图回答:

(1)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___,图中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有___,图中不参与组成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___
(2)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___供给,对细胞各种生理活动起催化作用的酶主要是在___处合成,该结构的形成与④的___有关。
(3)⑦的分子结构模型名称是___,甲乙两个细胞的⑦组成成分的差异有___(至少答两方面)。
(4)由图中可见,核膜和___(填细胞器名称)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密切。
2 . 珙桐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中国特有的单属植物,属孑遗植物,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下图甲是珙桐体内某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该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请回答以下问题:
   
(1)据图甲可知,珙桐属于_____________(填“高等植物”或“低等植物”),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若图甲表示珙桐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甲中不应该具有的细胞器为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图乙所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是______________模型,细胞壁应位于膜的_________(填“A”或“B”)侧,
(3)图甲细胞中的线粒体内膜功能比外膜复杂,原因是其内膜____________
(4)与图甲细胞相比,人的乳腺细胞中的生物膜系统缺少了_____________(填生物膜名称),乳腺蛋白在加工和分泌过程中需要囊泡运输,精确识别、定向运输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已知囊泡膜上有信号分子,试推测囊泡精确识别、定向运输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3 . 如图表示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绒毛,该微绒毛的基本支架是___
(2)转运蛋白可以分为______两种类型。蛋白A是一种同向转运蛋白,转运Na+进入细胞的同时,将葡萄糖转运进细胞中,葡萄糖离开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___,判断理由是___(答出两点)。
(3)科学研究发现,小肠上皮细胞中大部分能量被消耗在蛋白C的运输过程中,使得小肠上皮的细胞外具有高浓度的Na+,据图推测,此过程的意义是___
4 . 下图表示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绒毛,该微绒毛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
(2)蛋白A是一种同向转运蛋白,转运Na+进入细胞的同时,将葡萄糖转运进细胞中,据此,推测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葡萄糖离开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答出两点)。
(3)科学研究发现,小肠上皮细胞中大部分能量被消耗在蛋白C的运输过程中,使得小肠上皮的细胞外具有高浓度的Na+,据图推测,蛋白C消耗能量的意义是_______
2022-12-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④是细胞骨架。

(1)①是___________,可接受激素等分子的调节,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功能。
(2)细胞膜行使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与[   ] _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细胞骨架的成分是_______
(3)从分子水平上说,生物膜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
(4)细胞内的叶绿体是一种动态的细胞器,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其在细胞中分布的位置也会发生改变,该过程称为叶绿体定位。下图表示在不同光照下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分布情况。

据图分析,叶绿体定位的特点和意义是:在弱光下,___________﹔在强光下,___________
6 . 科学家研究发现细胞内脂肪的合成与有氧呼吸过程有关,机理如下图1所示。

(1)据图1可知Ca2+进入该细胞器腔内的方式是_____。蛋白A的作用是_____。Ca2+在线粒体中参与调控有氧呼吸第_____阶段反应,进而影响脂肪合成。脂肪在脂肪细胞中以大小不一的脂滴存在,据此推测包裹脂肪的脂滴膜最可能由_____(填“单”或“双")层磷脂分子构成。
(2)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其线粒体内膜含有UCP2蛋白,如图2所示。当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H+不仅可以通过F0-F1-ATP,还可通过UCP2蛋白漏至线粒体基质,此时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速率将_____,其生理意义是_____
(3)研究发现,蛋白S基因突变体果蝇的脂肪合成显著少于野生型果蝇。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分别用13C标记的葡萄糖饲喂野生型果蝇和蛋白S基因突变体果蝇,一段时间后检测其体内13C-丙酮酸和13C-柠檬酸的量,结果如图3。结合图1推测,蛋白S基因突变体果蝇脂肪合成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

7 . 在流动镶嵌模型提出后,研究人员又提出了脂筏模型:脂筏是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其中的胆固醇就像胶水一样,对鞘磷脂亲和力很高,并特意吸收或排除某些蛋白质,形成-些特异蛋白聚集的区域,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质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脂筏的存在不影响膜的流动性
C.破坏胆固醇会导致脂筏结构解体
D.脂筏可能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
8 . 研究发现,细胞可以通过回收机制使细胞器的驻留蛋白质返回到正常驻留部位。驻留在内质网的可溶性蛋白(内质网驻留蛋白)的羧基端有一段特殊的氨基酸序列称为KDEL序列,如果该蛋白被意外地包装进入转运膜泡,就会从内质网逃逸到高尔基体,此时高尔基体顺面膜囊区的KDEL受体就会识别并结合KDEL序列将他们回收到内质网。请据图回答:

(1)图示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为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KDEL信号序列和受体的亲和力受pH高低的影响,_________(填“高”或 “低”)pH能促进KDEL序列与受体蛋白的结合。
(3)据图分析,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有______________
(4)正常情况下,内质网驻留蛋白质的合成、运输需要_____________(细胞器)的参与。
2022-06-2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是研究膜结构功能的常用材料。当成熟红细胞破裂时,仍然保持原本的基本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影,其部分结构如下图所示。研究人员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影。结果如下表:(“+”表示有,“-”表示无)

实验处理

蛋白质种类

处理后红细胞影的形状

A

B

C

D

E

F

试剂甲处理后

+

+

+

+

-

-

变得不规则

试剂乙处理后

-

-

+

+

+

+

还能保持


(1)在制备细胞膜时,将红细胞置于______中,使细胞膜破裂释放出内容物。由表中结果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影的形状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是_________
(2)构成红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膜上有多种蛋白质,其中B蛋白与多糖结合,主要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功能有关。A和G蛋白均与跨膜运输有关,G主要功能是利用红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ATP供能,通过____________方式排出Na+吸收K+,从而维持红细胞内高K+低Na+的离子浓度梯度。
(3)研究发现,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成熟红细胞不具有合成脂质的___(填细胞器),其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可来自血浆。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到红细胞膜上,细胞膜_______性降低,变得刚硬易破,红细胞破裂导致胆固醇沉积,加速了As斑块的生长。
10 .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乙侧有某种信号分子。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乙侧是细胞膜的外侧,甲侧是细胞膜的内侧
B.该图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C.动物细胞膜的甲侧有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细胞骨架
D.该图说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能与信号分子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