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科学家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方法模拟光合作用,进行如下研究。
(1)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细胞器名称)中进行,植物光合作用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从菠菜叶肉细胞中分离出_________________,用磷脂分子包裹形成图1所示的“油包水液滴”结构,并在其中加入足量NADP+、ADP等物质。比较图1结构的外膜与细胞膜,写出两者在结构上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对“油包水液滴”采取明暗交替处理。一段时间内检测此结构内产生NADPH(即[H])的量,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NADPH含量明期上升,暗期_________________,NADPH含量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油包水液滴”内的人工光反应系统构建成功。
(4)进一步将多种酶等物质加入“油包水液滴”内,通入充足的CO2作为原料,形成化学反应循环。明暗交替处理,在该化学反应循环中可检测到乙醇酸(一种有机酸)的生成,这一化学反应循环模拟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阶段。检测此结构中NADPH的含量,推测其随明暗时段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若变化符合推测,则证明该光合作用模拟体系构建成功,将在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2-02-1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a、b、c、d、e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_______侧(填“上”或“下”)代表细胞膜的外侧,因为有_______存在。
(2)图中a、b、c、d、e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填字母)。
(3)若图是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其吸收氨基酸为图示[       ]_______所表示的跨膜运输方式。
(4)细胞膜中水通道、离子通道是普遍存在的。若图为肾小管管壁细胞膜受刺激发生兴奋时,水通道开放,大量水被肾小管管壁细胞重吸收,则代表此过程中水的流动可用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表示。
(5)若图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人在饮酒时,酒精是通过[       ]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的。因酒精的毒害作用,大量饮酒会导致不适或酒精中毒等。此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与下列曲线相符合的是_______(填字母)。
3 .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说法正确的是(       
A.罗伯特森利用光学显微镜提出了“亮一暗一亮”的三明治结构是一种静态模型
B.提取肌细胞中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铺成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为肌细胞表面积的2倍
C.荧光标记法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做标记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欧文顿利用“相似相溶原理”解决了脂溶性物质更容易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膜上具有大量的磷脂和少量的固醇
4 . 研究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某些分子进行处理,并使膜发出荧光。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瞬间被“漂白”,即荧光消失。随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如图1.检测该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得到荧光漂白恢复曲线,如图2。现有人的成熟红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蛙的红细胞、鸡肝研磨液、绿色叶片等生物材料及相关用具。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分析有关问题:

(1)细胞膜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_________是膜的基本支架。
(2)细胞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得以恢复,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有:①被漂白物质的荧光会_________;②被漂白区域内外膜蛋白分子相互运动的结果。研究过程中,多次实验结果均支持推测②。在利用动物细胞做实验时,专门研究了细胞膜中胆固醇的作用,而在人体内胆固醇还参与血液中_________的运输。
(3)由图2可知最终恢复的荧光强度比初始强度_________,可能是恢复过程中荧光强度会自主下降或某些分子_________
2022-01-1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在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基础上,有人做了补充实验:用药物抑制细胞能量转换和蛋白质合成途径,对膜蛋白运动没有影响。但是当降低温度时,膜蛋白的扩散速率降低至原来的1/20~1/10。下列有关细胞膜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膜蛋白的合成不影响其运动B.膜蛋白的运动不需要消耗ATP的能量
C.温度不影响磷脂分子的运动D.膜蛋白的扩散与磷脂分子运动相关
6 . 下图是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物质,a~d表示物质运输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双层膜,b、d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B.水进出细胞的方式是a、c
C.钾离子带有电荷,通过方式a穿过①
D.细胞膜上的③为载体蛋白,④为通道蛋白,这两种跨膜运输方式分别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2021-12-2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A佳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7 .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支架”或“骨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分子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B.核酸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五碳糖交替连接构成
C.组成多聚体的单体都以若干个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D.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有关
2021-12-15更新 | 73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是某生物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析上图可知,该生物细胞膜最可能是植物细胞的细胞膜
B.①覆盖在细胞膜的表面构成了糖被,有传递信息的功能
C.②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离子能自由通过②
D.构成细胞膜的②能侧向自由移动
9 . 因结构复杂和研究手段有限,一个世纪以来细胞膜的结构研究仍停留在模型假说阶段。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王宏达研究员课题组对多种细胞膜结构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统一了多种模型观点,阐明细胞膜包括多种特征,如磷脂双层结构、流动镶嵌性、内外膜非对称性、不同功能细胞膜的差异性等,而不是单一模型可以解决所有的细胞膜问题。下图为课题组提出的哺乳动物组织细胞膜模型。

(1)该模型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图中的1、2、4代表__________分子。
(2)哺乳动物有核组织细胞膜外多了一层致密的蛋白层,而细胞膜内侧相对粗糙,由此可推知图中___________侧为细胞膜的外侧。根据流动镶嵌模型,该侧还应该含有糖类分子,它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形成的结构与__________、细胞间信息传递等功能密切相关。
(3)王宏达课题组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组织细胞膜的结构和血红细胞膜的结构有实质性的区别,它们结构的差异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成分)的不同造成的。红细胞膜外侧没有致密的蛋白层,膜的整体厚度约为10纳米;而存在于组织中有核细胞的膜外侧多了一层致密的蛋白层,利于细胞间的联系和支撑,膜厚度约为20纳米。请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解释红细胞膜外侧没有致密蛋白层,膜厚度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生物膜是由的“脂质-蛋白质-脂质”构成的静态结构模型
B.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运用了荧光标记法证实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生物膜在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D.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