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Na+-K+泵是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表面的一种载体蛋白,如下图所示,它具有ATP酶活性,能将Na+排出细胞外,同时将K+运进细胞内,维持细胞内外Na+和K+的浓度差。载体蛋白1和载体蛋白2依赖于细胞膜两侧的Na+浓度差完成相应物质的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图中细胞对C6H12O6和K+的吸收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C.载体蛋白2可能与细胞内pH的调节有关
D.图中各种载体蛋白参与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2 . 在一些情况下,细胞可通过自噬作用降解自身的非必需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为探究B蛋白对细胞自噬的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

(1)B蛋白在细胞质中的____________上合成,在细胞溶胶中折叠形成正确的____________。B蛋白可以与磷脂结合,识别细胞内受损的细胞器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分子,进而形成自噬体。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降解受损的细胞器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分子,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依赖于膜的____________。细胞自噬的意义是清除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分子,维持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1所示。研究人员判断B蛋白可以诱导自噬体的形成,依据是____________
(3)为研究B蛋白作用的机理,研究人员将正常B蛋白或失活的B蛋白与纳米金颗粒(能与B蛋白结合)、脂质体(人工构建的脂双层球体)进行共孵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图2所示结果。实验观察到正常B蛋白存在时,金颗粒聚集在____________处,而失活的B蛋白存在时无此现象。结合(2)的结果推测B蛋白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
3 . 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图乙是与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________表示(填序号)。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__________(填“Ⅰ→Ⅱ”或“Ⅱ→Ⅰ”)。
(2)图甲中细胞膜的模型被称为____________,科学家用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图中物质B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
(4)图乙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曲线②Q点时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
2019-07-19更新 | 30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7月22日《每日一题》 2020届一轮复习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4 . 下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膜转运蛋白具有专一性
②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选择性
③该图也可以表示膜蛋白的形成过程,也能体现出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④若该细胞是菠菜的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中有叶绿体和液泡
A.1项B.2项C.4项D.3项
5 .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是研究膜结构功能的常用材料。当成熟红细胞破裂时,仍然保持原本的基本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影,其部分结构如图所示。研究人员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影。结果如下表:(“+”表示有,“_”表示无)
实验处理蛋白质种类处理后红细胞影的形状
ABCDEF
试剂甲处理后++++--变得不规则
试剂乙处理后--++++还能保持

(1)构成红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膜上有多种蛋白质,其中B蛋白与多糖结合,主要与细胞膜的_________功能有关。
(2)A和G蛋白均与跨膜运输有关,通过__________方式排出Na+吸收K+,从而维持红细胞内高K+低Na+的离子浓度梯度。
(3)在制备细胞膜时,将红细胞置于_________中,使细胞膜破裂释放出内容物。由表中结果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影的形状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是_________
(4)研究发现,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成熟红细胞不具有合成脂质的_________ (填细胞器),其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可来自血浆。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到红细胞膜上,细胞膜_________性降低,变得刚硬易破,红细胞破裂导致胆固醇沉积,加速了As斑块的生长。
2019-04-27更新 | 787次组卷 | 3卷引用:【区级联考】天津市河东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6 . 如图为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甲、乙、丙代表物质,a、b、c、d、e 代表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几项()

①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离不开丙
②制备细胞膜可选用鸡血作实验材料
③在a~e 的五种方式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
④图中a可表示葡萄糖进入所有细胞的过程
⑤图中b可表示氧气进入细胞的过程
⑥图中e可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Na+的过程
A.2 项B.3 项C.4 项D.5 项
7 . 如图一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甲乙代表生物膜的成分,abcd代表被转运的物质,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运输方式.图二表示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纵坐标)随环境中O2浓度(横坐标)的变化.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有关问题

(1)很多研究结果都能够有力地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理论.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       
(2)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的盐分是经②途径排出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       
(3)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其对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对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转运Ca2+的[]________的活动.       
(4)图二与图一中的________(填序号)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一致.图中曲线出现BC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柽柳是泌盐植物,其叶子和嫩枝可以将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为探究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步骤:
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基本相同的柽柳幼苗植株,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C6H12O6的溶液中进行培养.
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_________________
c.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Ca2+、K+、C6H12O6的吸收速率.
②实验结果及结论:
a.若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________
b.若乙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明显________甲组,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________
8 . 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______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此实验结果直接证明了细胞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较好地解释细胞膜结构上的流动性。

(3)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时发现,其外膜包含很多称作“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物质的这种跨膜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胰岛β细胞结构模式图(局部)。胰岛β细胞通过基因控制合成并分泌胰岛素,参与此过程的所有具膜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胰岛素以胞吐方式分泌出胰岛β细胞后,作用于靶细胞,促进了靶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实现降低血糖的作用。
2018-11-19更新 | 37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牛栏山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9 . 下图表示物质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运输的过程图解。请分析回答:

(1)图中A、B的物质分别是: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物质利用载体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   ]________和[   ]________
(3)物质出入细胞需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图[   ]_____________
(4)物质从细胞膜低浓度一侧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是图[   ]_______
(5)K+、葡萄糖、CO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提取细胞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__________
(7)人体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够将侵入人体的病菌吞噬,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8)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特点,将金属离子和水分开。
2018-11-12更新 | 39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白泽湖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0 . 胆固醇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质,既可在细胞内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也可以LDL(一种脂蛋白)的形式进入细胞后水解形成。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胆固醇的来源及调节过程。请分析并回答:

(1)胆固醇在细胞中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__,它是构成__________结构的重要成分。
(2)血浆中的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以_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这一过程与细胞膜结构的__________特点有关。
(3)从图中分析可知,细胞内过多的胆固醇可作为信息,使细胞通过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三条途径调节胆固醇的含量,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调节。
(4)姜黄素是降脂中药姜黄的提取物,科学家为研究姜黄素的降脂机理,设计实验研究姜黄素对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LDL受体的影响。
第一步:取小鼠的巨噬细胞用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放入CO2培养箱中,在适宜的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增殖培养。为避免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造成危害,应__________
第二步:分别用含姜黄素浓度为0.3μg/mL、0.6μg/mL、0.9μg/mL的培养液培养巨噬细胞,对照组则用__________培养,每组5个样本,每个样本中巨噬细胞数量为5.0×105
第三步:培养2天后,将样本经一系列处理,再分别用仪器测定每组的光密度值(光密度值与受体数量呈正相关)。
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处理对照组实验组
姜黄素浓度
0.3μg/mL0.6μg/mL0.9μg/tnL
光密度值0.1260.3790.4200.992

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11-03更新 | 29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十三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