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科学方法与科学史实验的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科学方法

实验

A

同位素标记法

鲁宾和卡门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H2O

B

建构模型

辛格和尼科尔森通过对细胞膜的功能分析,提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C

提出假说

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亮—暗—亮三层结构,提出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D

对照实验

恩格尔曼用水绵、好氧型细菌等材料进行实验证明在光照条件下叶绿体能释放出氧气
A.AB.BC.CD.D
2 . 科学家将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混合在一起培养,结果发现,只有同种海绵动物的细胞才结合在一起。科学家提取两种海绵细胞膜成分并进行分析,下列预测最有可能的是(  )
A.磷脂的组成成分不同
B.胆固醇的种类不同
C.糖蛋白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
D.糖蛋白中糖类的组成元素不同
3 . 细胞结构和功能正常情况下,溶酶体内的pH 约为 5,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会在离开细胞之前被溶酶体摧毁。最新研究发现,β冠状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溶酶体会被去酸化,因此,这些冠状病毒进入溶酶体后仍然完好无损,且能借助溶酶体离开受感染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溶酶体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内、外两层膜包被的小泡
B.溶酶体内的酸性水解酶无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和运输
C.β 冠状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溶酶体内多种水解酶活性降低
D.β 冠状病毒感染细胞后,可在去酸化的溶酶体中快速繁殖
4 . 甲图是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乙图是关于溶酶体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7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2)甲图中2和6是同一种细胞器,它们在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据此推测它们在功能上的区别为____________
(3)甲图5为细胞核中的______,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c为新形成的溶酶体,据图可知它来源于细胞器______(填名称),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是因为其内部含有______
(5)c和e的融合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生物膜系统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极为重要,广阔的膜面积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细胞膜的____________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5 . 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细胞骨架是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
B.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 的基本骨架
C.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D.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6 . 庆大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科研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发现庆大霉素会使膜脂质的氧化反应增强,从而破坏膜磷脂的不对称分布,最终导致膜的流动性下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细胞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是对称分布的
B.庆大霉素可通过作用于细菌的线粒体膜来抑制其增殖
C.庆大霉素对包括病毒在内的大多数病原体均有抑制作用
D.庆大霉素可抑制浆细胞合成抗体从而降低机体的免疫力
7 . 如图为不同温度下胆固醇对人工膜(人工合成的脂双层膜)微粘度影响的曲线,膜的微粘度与膜的流动性呈负相关。据图分析,下列关于胆固醇对膜流动性的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在温度较高时,胆固醇可以降低膜的流动性
B.在温度较低时,胆固醇可以降低膜的流动性
C.胆固醇的存在会使膜的流动性偏向不稳定
D.高浓度的胆固醇能使膜的流动性保持稳定
8 . 学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某些分子进行处理,并使膜发出荧光,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瞬间被“漂白”,即荧光消失。一段时间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如图1。检测被激光照射的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得到荧光漂白恢复曲线,如图2。

(1)细胞膜以___________为基本支架,此外还含有蛋白质等成分,实验中通常对膜蛋白进行荧光标记。
(2)细胞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得以恢复,推测其可能的原因:①被漂白区域内细胞膜成分分子带有的荧光染料的荧光会___________;②被漂白区域内外的细胞膜成分分子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如果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使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被拆解,漂白区域荧光恢复所需的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对组成细胞膜成分分子的运动具有_____(填“促进”或“限制”)作用,该结果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推测②。此项研究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性。
(4)最终漂白区域恢复的荧光强度比初始强度低,推测可能的原因:①荧光染料的荧光强度会随着时间流逝自主___________;②漂白区域外某些被荧光染料标记的分子处于___________的状态。若要证明推测①的成立,可以设计一个对照组,该组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进行相同的处理,再对细胞膜上某一区域进行高强度激光照射,同时___________,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_
9 . 水是一种极性小分子,研究发现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两种(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a分子的尾部有屏障细胞内外环境作用
B.通道蛋白跨膜部分含有较多的疏水性氨基酸
C.方式2属于主动运输,该过程中通道蛋白会发生空间改变
D.水通道蛋白失活的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仍能发生质壁分离
10 . 光脱色荧光恢复技术是研究膜流动性的一种方法。首先用荧光物质标记膜蛋白或膜脂,然后用激光照射某一区域,被照射区域荧光淬灭变暗,最后由于细胞膜的流动性,亮度逐渐恢复。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光脱色荧光恢复技术只能检测膜蛋白的群体移动,而不能观察单个蛋白的移动
B.根据荧光恢复的速度可以推算出细胞膜蛋白扩散速度,且扩散速度均比膜脂慢
C.若用细胞呼吸抑制剂处理细胞而对荧光恢复速度没有影响,则说明细胞膜蛋白的运动不需要线粒体供能
D.若用荧光抗体标记特异的细胞膜蛋白,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分泌蛋白示踪原理相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