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8 道试题
1 . 生物科学史是生物科学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程,是探索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的史实,下列科学方法与科学史实验的对应及实验内容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科学方法

实验

A

提出假说

罗伯特森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膜呈现“暗-亮-暗”三层结构,提出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B

植物组织培养

斯图尔德取胡萝卜韧皮部细胞,放入含有植物激素、无机盐和糖类等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这些细胞旺盛分裂,直接发育成一株新植株

C

建构模型

辛格和尼科尔森通过对细胞膜的成分分析,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D

假说-演绎法

萨顿研究蝗虫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推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平行关系

A.AB.BC.CD.D
2023-10-14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生物试题
2 . 下列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一个问题探究实例:
   
   
请分析上述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中A的主要成分是_____(水/油)。
(2)科学家利用纯磷脂制成“脂质体”,作为细胞模型。当他们将“脂质体”放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都没有变化。
①这一事实表明水分子_____(能/不能)通过纯粹的磷脂双分子层,进一步根据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分析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_____(是/不是)自由扩散。
②彼德·阿格雷从人红细胞及肾小管细胞的膜中分离出一种分子量为28道尔顿的膜蛋白——CHIP28,并证明它是一种“水通道蛋白”。请简述其证明实验的基本思路:
将“脂质体”均分为两组,分别标记为实验组甲、对照组乙,在甲组中加_____。将甲乙两组置于清水中,一段相同的时间后,观察并比较甲乙两组“脂质体”体积变化情况。若甲的体积_____(大于/小于/等于)乙的体积,则证明成立。
③有实验证明钾离子也不能通过该“脂质体”,若要使钾离子通过,则该“脂质体”模型中还需要具备的物质是_____
2023-10-0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3 . 研究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某些分子进行处理,使膜发出荧光后,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发现该区域瞬间被“漂白”(荧光消失)。一段时间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如图甲)。图乙是该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得到的荧光漂白恢复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被荧光染料标记的分子可能是蛋白质分子
B.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乙图说明200s后漂白处荧光标记的分子多于周围的其他部位
D.实验温度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4 . 图是携有特异性抗体的脂质体,它可作为靶向药物的运载体。其中的胆固醇分子一方面与磷脂分子相结合限制细胞膜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又将磷脂分子隔离以保持细胞膜的柔韧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水溶性物质适合包被在②处,脂溶性物质适合包被在①处
B.被包裹的药物能进入靶细胞需依赖于脂质体和质膜的流动性
C.脂质体中加入胆固醇可降低其的通透性,从而减少药物渗漏
D.③是特异性抗体,有助于药物作用于靶细胞以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5 . 真核细胞内含有大量的生物膜,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常见的几种生物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目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生物膜的结构模型为______。生物膜主要是由______分子和______分子构成的,其中前者由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经______形成。生物膜功能越复杂,其上______就越多。
(2)图1、图3所示的生物膜分别是______,图1中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是______
(3)图2中生物膜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该生物膜外表面的______与细胞表面的识别、______等功能有密切关系。除此以外,该生物膜还有______等功能。
2023-09-2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 9月高考全真模拟卷(一)生物试题
6 .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重建时,膜小泡聚集在单个染色体周围,形成核膜小泡,多个核膜小泡最终融合形成细胞核,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膜的重建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B.核膜小泡的成分有磷脂分子、蛋白质、DNA等
C.膜小泡融合成核膜小泡时,只有磷脂分子发挥作用
D.草履虫、大肠杆菌细胞分裂时都有核膜小泡的出现
2023-03-01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7 . 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它通过溶酶体途径对细胞内受损的蛋白质、细胞器或入侵的病原体等进行降解并回收利用,其局部过程如下图(A、B、C代表相应的结构)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A、B中的蛋白质是相同的
B.C代表的是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器以及细胞内突变蛋白质
C.自噬溶酶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被排出细胞或被细胞再利用
D.自噬体和溶酶体的准确定位、移动等过程与细胞骨架有关
8 . 某同学自学了高中生物学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如下知识关系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流动镶嵌模型,该模型认为细胞膜主要由纤维素分子和果胶分子构成
B.物质通过③进出细胞依赖载体蛋白、且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C.有部分参与④的载体蛋白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
D.成熟红细胞胞吐出抗体的过程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2023-09-12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武鸣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通俗地说,细胞自噬就是细胞“吃掉”自身的结构和物质,其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自噬溶酶体中水解后的部分产物能被细胞再利用
B.图中组成自噬体的膜共含4层磷脂分子层
C.正常细胞中也会发生细胞自噬过程
D.直接参与水解酶合成和加工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2023-09-1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图1代表细胞进行主动运输的三种类型,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细胞膜模型是________模型, 图1所示的细胞膜结构中,_______侧(填“P”或“Q”)为细胞外。
(2)如图2所示,蛋白G转运葡萄糖的运输方式属于__________,Na+-K+泵的两种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图1中______(填“a”,“b”或“c”)类型的主动运输,
(3)若Na+-K+泵停止工作,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会下降,据图2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1-1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德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测试生物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