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8 道试题
1 . 为探究植物细胞能否吸收蔗糖,某生物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后发现,在细胞膜上的特殊载体可以将细胞外的蔗糖分子与氢离子共同转运至细胞内(如图,膜两侧分子或离子个数反应该分子或离子浓度大小)。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为___________,如图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
(2)据图分析,蔗糖分子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3)该生物兴趣小组准备通过“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来验证植物细胞可以吸收蔗糖,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
2 . 我国科学家黄志伟、施一公等人解开了B细胞受体(BCR)结构(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CR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
B.BCR可能与抗原识别、信息交流等功能有关
C.①中的磷脂分子由脂肪酸构成亲水的头、磷酸构成疏水的尾
D.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是细胞中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
3 . 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B] ________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细胞膜的外侧是________(M、N)侧,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4)经分析人体细胞内外成分,发现细胞内外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差别很大,这说明细胞膜具有哪些生理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
4 . 如图是某细胞膜的结构及物质进出细胞的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图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特点
B.该图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运输、识别、催化和信息传递的功能
C.水的运输方式为扩散,不会通过a或b的方式运输
D.c、d运输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质方式
5 . 图1是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抗原(HLA抗原和H—2抗原均为蛋白质)进行融合实验:图2是科学家对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上不同种类的磷脂(SM、PC、PS、PE、PI、CI)进行研究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结果不支持罗伯特森提出的膜的静态结构模型
B.图1中温度通过影响蛋白质的运动速率而影响两种抗原均匀分布所需时间
C.细胞膜上蛋白质及不同种类磷脂的分布提示细胞膜的不对称性特点
D.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膜上数量与种类众多的磷脂
2022-12-23更新 | 27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变试题1-5
6 . 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图为细胞膜的____________模型,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是[   ] ____________(括号中填相应数字)。
(2)与细胞相互识别有关的是图中的[3]糖蛋白,细胞膜的内侧是______(填“A”或“B”)侧。
(3)白细胞具有的吞噬功能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有关。
(4)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通常用台盼蓝染液,_______细胞会被染色,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的功能。
(5)细胞除了进行相互识别外,还参与了细胞间信息交流,下图为细胞间的三种信息交流方式,其中,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采用的方式是_______(填A、B、C),两个植物细胞之间通过[④]__________完成信息交流。
7 . 生物科学史是生物科学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程,是探索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的史实,下列科学方法与科学史实验的对应及实验内容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科学方法实验
A提出假说罗伯特森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膜呈现“暗-亮-暗”三层结构,提出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B植物组织培养斯图尔德取胡萝卜韧皮部细胞,放入含有植物激素、无机盐和糖类等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这些细胞旺盛分裂,直接发育成一株新植株
C建构模型辛格和尼科尔森通过对细胞膜的成分分析,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D同位素标记法恩格尔曼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用水绵为材料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
A.AB.BC.CD.D
2023-11-0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脂筏是动物细胞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磷脂的一种)的微结构域,脂筏就像一个蛋白质停泊的平台,该结构区域相对稳定、分子排列较紧密、流动性较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脂筏模型表明脂质和蛋白质在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B.脂筏区域流动性较低可能与其富含胆固醇有关
C.据图推测,脂筏与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有密切的关系
D.脂筏最初可能在核糖体上合成,最终转移到细胞膜上
9 . 图是携有特异性抗体的脂质体,它可作为靶向药物的运载体。其中的胆固醇分子一方面与磷脂分子相结合限制细胞膜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又将磷脂分子隔离以保持细胞膜的柔韧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水溶性物质适合包被在②处,脂溶性物质适合包被在①处
B.被包裹的药物能进入靶细胞需依赖于脂质体和质膜的流动性
C.脂质体中加入胆固醇可降低其的通透性,从而减少药物渗漏
D.③是特异性抗体,有助于药物作用于靶细胞以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10 . 科学研究发现,细胞进行主动运输主要以图1中的几种方式进行(图中a、b、c代表主动运输的三种类型,■、▲、○代表主动运输的离子或小分子)。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其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1所示的细胞膜结构,_____________侧(填“P”或“Q”)为细胞外。
(2)在小肠腔面,细胞膜上的蛋白S有两种结合位点:一种与Na+结合,一种与葡萄糖结合。当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上皮细胞时,葡萄糖与Na+相伴随也进入细胞。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图1中_____________(填“a”、“b”或“c”)类型的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_
(3)最新研究表明,若肠腔葡萄糖浓度较高,葡萄糖主要通过载体蛋白(GLUT2)的协助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在协助扩散的同时,通过载体蛋白(SGLT1)的主动运输过程也在发生。但主动运输的载体(SGLT1)容易饱和,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比主动运输快数倍。请你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甲(敲除了SGLT1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乙(敲除了GLUT2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丙(正常的小肠上皮细胞),三组其他生理状况均相同。
第二步:将甲、乙、丙三组细胞分别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2-03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百灵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