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在细胞膜中,胆固醇分子与磷脂分子尾部结合限制其运动,防止温度高时磷脂分子无序化而使细胞膜破裂;同时因胆固醇将磷脂分子彼此隔开而使其更易流动,防止温度低时磷脂分子有序化而使细胞膜结晶。一般细胞膜内侧的流动性弱于外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胆固醇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的细胞膜中
B.胆固醇对细胞膜的流动性起到了重要的双重调节作用
C.细胞膜内外侧流动性的不同可能与两侧胆固醇含量不同有关
D.细胞膜的脂质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膜的流动性
2024-04-02更新 | 3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年3月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2 . 荧光漂白恢复(FPR)技术是使用荧光分子,如荧光素、绿色荧光蛋白等与相应分子偶联,检测所标记分子在活体细胞表面或细胞内部的运动及其迁移速率。FPR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高能激光束照射细胞的某一特定区域,使该区域内标记的荧光分子发生不可逆的淬灭,这一区域称光漂白区。一段时间后,光漂白区荧光强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荧光恢复的速度可反映荧光标记分子的运动速率
B.FPR技术只能用于检测活体细胞膜蛋白的动态变化
C.图中曲线上升是由周围非漂白区的荧光分子迁移所致
D.在适当范围内提高温度可以缩短光漂白区荧光恢复的时间
2024-03-22更新 | 7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变式题1-5
3 . 磷脂酰丝氨酸(PS)是一类带有负电荷的磷脂,大脑神经元细胞膜中含量尤其丰富。PS能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并且激活多种酶类的合成。在正常细胞中,PS只分布在细胞膜脂质双层的内侧,而在细胞凋亡早期,细胞膜完整,但细胞膜中的PS会外翻。Annexin   V能与翻转到膜外的PS特异性结合,可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PI是一种核酸染料,它不能进入细胞凋亡早期的细胞,但能够将凋亡中晚期细胞的核区域染成红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中含量丰富的PS有利于维持细胞膜两侧电荷的不对称性
B.细胞凋亡早期,PS外翻会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细胞代谢效率
C.分析可知,PS能够通过完整的细胞膜,PI不能通过完整的细胞膜
D.合理搭配使用AnnexinV与PI,可以将凋亡早期和晚期细胞区分开
4 . 下图1所示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

   

(1)图1中细胞膜的外侧是____(填“M”或“N”)侧,判断的依据是____
(2)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性,这是因为____
(3)图2中[3]___主要由_____组成,[2]的功能是______
(4)为研究细胞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关系,细胞生物学家以伞藻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甲伞藻的A部分与乙伞藻的B部分(如图)嫁接在一起,发现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则与甲的帽状体形状相同。当伞藻的帽状体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不再继续长大,而是开始发生细胞分裂;在帽状体已经长出、核将要分裂时,将伞切去,核的分裂就受到抑制,直到新的帽状体再生出来,核才恢复分裂。

   

①你认为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的原因是_____
②有人认为细胞开始分裂与细胞核质体积的比例有关,当细胞核的体积与细胞质的体积比值太小时,细胞就会发生分裂;反之,就不会发生分裂。请你利用伞藻设计一个补充实验,进一步证明上述假说_____
2023-07-20更新 | 22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组成细胞的分子与结构-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原核生物链霉菌产生的缬氨霉素是由12个氨基酸组成的脂溶性环形肽。若将缬氨霉素嵌入脂质体后,能提高K+顺浓度梯度运输的速率。缬氨霉素还会抑制线粒体中ATP的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链霉菌、支原体、颤蓝细菌的细胞中均不存在染色体
B.合成缬氨霉素时, 需脱去12分子水,形成12个肽键
C.缬氨霉素嵌入脂质体时, 处于磷脂分子的头部位置
D.肌肉细胞使用缬氨霉素后,会抑制K+的主动运输
2023-07-16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组成细胞的分子与结构-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6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表明,生物膜上蛋白质有3种存在状态:镶在表面、嵌入内部、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载体蛋白都镶在细胞膜表面,被运输物质与之结合后再穿膜
B.受体都嵌入膜内部,在一侧与信息分子结合后将信号传至另一侧
C.通道蛋白是贯穿蛋白,转运物质过程中需要与被运输物质结合
D.细胞膜上糖蛋白中的蛋白质可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糖链朝向细胞外侧
2023-07-16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组成细胞的分子与结构-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7 . 哺乳动物细胞膜具有不同类型的磷脂(SM、PC、PE、PS和PI),磷脂均由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组成。PC与PE在细胞膜内外侧含量占比有较大差异。与PC相比,PE极性头部空间占位较小,二者在磷脂双分子层的不等比分布可影响脂双层的曲度。下表为人体红细胞膜中几种磷脂分布的百分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SM

PC

PE

PS

PI

细胞膜X侧的含量(%)

21

18

5

3

3

细胞膜Y侧的含量(%)

3

7

22

14

4

A.磷脂分子的侧向移动是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原因之一
B.磷脂分子的主要合成部位在内质网
C.糖脂应分布在细胞膜的Y侧,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
D.磷脂的不均匀分布还与膜蛋白的分布有关
2023-07-07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组成细胞的分子与结构-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8 . 研究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某些分子进行处理,并使细胞膜发出荧光。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瞬间被“漂白”(即荧光消失),随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图1)。通过检测该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得到荧光漂白恢复曲线(图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含有磷脂、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实验中通常对膜蛋白进行荧光标记
B.漂白区域荧光强度恢复可能是被漂白区域内外分子相互运动的结果,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性
C.若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发现漂白区域荧光恢复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具有促进运动的作用
D.最终恢复的荧光强度比初始强度低,可能是荧光强度会自主下降或某些分子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2018·四川内江·一模
9 . 下列有关“基本骨架”或“骨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中的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B.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C.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
D.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
2019-01-06更新 | 1415次组卷 | 9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2020年山东新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卷(八)(山东专用)
10 . 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无核膜及细胞器膜,因而不具生物膜
B.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
C.线粒体外膜和内膜上均附着有大量的有氧呼吸酶
D.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随着丝点的分裂而消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