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科学研究发现,某植物细胞利用ATP和质子泵把细胞内的H泵出,导致细胞外H浓度较高,形成细胞内外的H浓度差;“H—蔗糖载体”能够依靠H浓度差把H和蔗糖分子运入细胞。以上两个过程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断出(       
A.该植物细胞在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B.质子泵的化学本质是一种蛋白质
C.H从细胞内运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D.该植物细胞吸收蔗糖分子的速率不受氧气浓度的影响
2 . 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马铃薯幼根细胞液等渗的溶液是甲溶液
B.马铃薯比物种A更耐旱
C.物种A幼根的分生区细胞在甲浓度溶液中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
D.在这五种蔗糖溶液中,浓度最大的是乙溶液
2020-06-2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一中高三复课模拟检测生物试题
3 . 用M溶液处理月季花瓣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某同学绘制的显微镜下月季花瓣细胞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初始浓度大小: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B.图示时刻浓度大小:外界溶液浓度不一定等于细胞液浓度
C.若用不同浓度M溶液处理该细胞,a/b值越小,则该细胞紫色越深
D.若用不同浓度M溶液处理该细胞,a/b值越大,则M溶液浓度越高
2020-04-1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B.由于根细胞失水,3h时,甲组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该实验若把KNO3溶液改为蔗糖溶液,结果相同
5 . 某一红色花冠的2个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细胞失水量的变化如图1,液泡直径的变化如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如乙是硝酸钾溶液,图1乙曲线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主动运输
B.图2中曲线I和图1中乙溶液中细胞失水量曲线对应
C.第4分钟前乙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失水速率小于甲溶液
D.曲线走势不同都是由于甲、乙两种溶液的浓度不同造成的
6 . 某同学为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将同一植物相同部位的细胞分别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再置于蒸馏水中。实验过程中两组细胞的液泡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Ⅰ表示蔗糖组细胞的液泡体积的变化
B.植物细胞自C点开始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溶质分子
C.B点时,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达到动态平衡
D.C点时,液泡体积不变,两组实验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等
2020-03-05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3月统练生物试题
7 . 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蛔虫在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结构是线粒体内膜
B.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即使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也不能判断是死细胞
C.细胞内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
D.在剧烈运动过程中,肌细胞释放CO2量/吸收O2量的值将增大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为了选育有色、高产(多倍体)洋葱新品种,育种者采用了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等方法。其中,在目标性状的鉴定过程中,采用了如下手段:
1.直接鉴定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颜色的种类(红、黄或白)及相对深浅,采用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法。制作鳞片叶表皮的临时装片,并分别进行下列操作:

组别

选材

操作方法

外表皮

不用蔗糖溶液处理

外表皮

在盖玻片一侧滴0.3g/ml蔗糖溶液,用滤纸在另一侧吸取液体,重复2-3次

外表皮

在盖玻片一侧滴0.5g/ml蔗糖溶液,用滤纸在另一侧吸取液体,重复2-3次

内表皮

在盖玻片一侧滴0.5 g/ml蔗糖溶液,用滤纸在另一侧吸取液体,重复2-3次


然后,及时显微观察四组装片细胞的中央液泡颜色和深浅。下列对观察效果优劣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优于④B.②优于①C.②优于③D.③优于④
2.为了在杂交后代中选育有色洋葱,在种子萌发阶段,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幼苗叶片叶绿素的绝对含量进行间接甄别,尽早淘汰杂交后代中的白皮洋葱植株,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幼苗叶片

洋葱品种

黑暗下叶绿素含量

(mg/L)

光照下叶绿素含量

(mg/L)

红皮

4.6

16.9

黄皮

4.2

15.5

白皮

3.3

2.7


A.光照下白皮洋葱的叶绿素含量最低,其细胞光反应强度一定低于红皮洋葱
B.比较光照条件下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差异,更有利于筛选出有色洋葱种苗
C.与无性繁殖相比,杂交育种得到的子代洋葱叶绿素含量更稳定
D.若用纸层析法替代分光光度法,可比较四条色素带中扩散最快的两个条带的宽窄进行甄别
3.用秋水仙素处理有色洋葱幼苗茎尖,收获种子。对种子萌发的幼苗进行形态鉴定并进一步进行染色体数目的显微观察,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茎尖的秋水仙素处理浓度(%)

时间(天)

形态鉴定变异植株株数

倍性变异株数所占比例(%)

0.01

2

18

67

0.01

4

38

84

0.01

6

27

81

0.03

2

11

82

0.03

4

13

69

0.05

2

15

73

0.05

4

17

82

0.05

6

4

75


A.植株形态变异是因变量,鉴定时需与未处理的对照相比较来筛选出变异株
B.染色体倍性变异是因变量,鉴定时需观察根尖成熟区细胞的染色体数量
C.表中少数试验组材料较少,可通过补充材料或增加试验次数来降低其误差
D.获得倍性变异植株的最适条件:用0.01%秋水仙素处理茎尖4天
2020-01-08更新 | 4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天津市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
9 . 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用相应的水解酶处理D,最终产物应该有葡萄糖和多种氨基酸
B.若该膜为小肠上皮细胞膜,则以a方式吸收葡萄糖
C.置于适宜浓度KNO3溶液中的成熟植物细胞,在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过程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c、a
D.该图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10 . 现有两瓶质量分数均是30%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已知葡萄糖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请回答以下问题:
                 
(1)A同学把体积相同的葡萄糖与蔗糖溶液用半透膜隔开(如图1所示),在一段时间内,乙液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最后乙液面____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甲液面。
(2)B同学采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为材料,利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原理进行了鉴定葡萄糖和蔗糖溶液的实验。请在图2中补充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____
(3)如图3所示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物质运输方式, 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快速排出体外,且不消耗能量,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 蟾蜍心肌细胞吸收Ca2+、K+的方式是___________(填序号)。若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图3中不会受到显著影响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填序号)。若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Ca2+吸收明显减少,但K+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图3中所示的转运Ca2+____________的活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