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被动运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4 道试题
1 . 蔗糖分子在叶肉细胞内合成后会跨膜运输至筛管细胞,再运输到块茎或种子等部位被利用、储存。蔗糖载体可协同H+和蔗糖的跨膜运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TP—酶转运H+的过程伴随着ATP的水解
B.K+依赖膜上的通道蛋白跨膜转运至筛管细胞
C.蔗糖载体运输蔗糖的跨膜运输依赖膜两侧H+的浓度差
D.叶肉细胞内的pH升高不利于蔗糖输出到筛管细胞
2 . 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K+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
B.葡萄糖进入不同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可能不同
C.乙醇和水分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的
D.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需要蛋白质协助
3 . 津液代谢失常可使脏腑功能异常进而出现多种疾病,而中医药在津液代谢失常类疾病的治疗上效果显著。水通道蛋白作为转运水分子的蛋白通道,是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环节,在各系统细胞膜上均有表达,可以介导水分子在细胞内外转运,使细胞内外环境稳态得以平衡。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人参二醇皂苷能减轻肺水肿,其机制可能是提高肺部细胞水通道蛋白的表达量
B.人体吸收中药中有效成分时,跟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而与磷脂分子无关
C.通道蛋白在介导物质跨膜运输时不与被转运的物质结合,故其构象不需发生改变
D.津液代谢时水分子总是从渗透压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转运,直到两侧浓度相等
4 . 植物体内的Ca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盐离了,Ca2+必需保持一定的量,才能维持植物细胞的相对稳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Ca2+进出细胞消耗能量的方式不同,转运蛋白不同
B.Ca2+进出液泡的跨膜方式不同,Ca2+进入液泡的两种跨膜方式不同
C.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比细胞外低,液泡中Ca2+浓度比细胞质基质中低.
D.液泡中Ca2+浓度高.渗透压大有利于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5 . 细胞在生活过程中,需要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甘油和乙醇是有机物,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跨膜进入细胞内
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与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没有关系
C.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水通道蛋白吸收水分子需要消耗能量
D.植物生长过程中,土壤板结会影响其从外界环境吸收无机盐
6 . 如图甲、乙分别为利用细针和粗针进行针灸治疗时,针刺部位附近神经末梢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阈电位是指在刺激作用下,静息电位绝对值从最大值降低到将能产生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
A.图示结果说明,用细针治疗和粗针治疗时的刺激强度存在差异
B.用细针治疗时没有发生Na+内流,用粗针治疗时发生了Na+内流
C.利用粗针进行针灸治疗时,力度加大可使动作电位峰值变大
D.图乙中bc段变化的原因是K+外流,K+外流依靠载体蛋白完成
2024-04-19更新 | 4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二)生物试题
7 . 龙胆花处于低温(16℃)下30min内发生闭合,而转移至正常生长温度(22℃),光照条件下30min内重新开放。花冠近轴表皮细胞的膨压(原生质体对细胞壁的压力)增大能促进龙胆花的开放,水通道蛋白在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相关机理如图所示。实验发现,龙胆花由低温转移至正常生长温度,给予光照的同时向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钙螯合剂(可与Ca2+结合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龙胆花重新开放受到抑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水分子进出龙胆花花冠近轴表皮细胞的运输方式除图中所示方式外还有自由扩散。
B.据图可知,被激活的GsCPK16能促使水通道蛋白磷酸化,该过程会改变水通道蛋白的构象,使水通道蛋白运输水的能力减弱。
C.水通道蛋白运输水能力的改变,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D.据图推测,光刺激可加速龙胆花重新开放的机理是光刺激利于细胞吸收Ca2+,激活GsCPK16,促使水通道蛋白磷酸化,花冠近轴表皮细胞吸水增多,膨压增大。
8 . 如图是光下气孔开启的机理:光照下保卫细胞液泡中的离子积累。由光合作用生成的ATP驱动H+泵,向质膜外泵出H+,建立膜内外的H+梯度,在H+电化学势的驱动下,Cl-经共向传递体进入保卫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活化H+-ATP酶将H+转运至细胞外的过程中,光的作用是直接提供能量
B.H+运出细胞和Cl-进入细胞的通过膜的方式相同
C.干旱季节,可对农作物喷洒适宜浓度的赤霉素类似物如水杨酸等,抑制气孔开放,降低蒸腾作用
D.K+通过K+通道时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9 . 人耳的耳蜗像一个螺旋环绕形成的管道,从切面看,可观察到该管道内包含三个腔,分别为前庭阶、蜗管和鼓阶,蜗管中充满内淋巴液,其K+浓度比血浆高,内淋巴液的高K+浓度有助于听觉的形成。下图表示内淋巴液中高K+浓度的维持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血浆中的Cl-浓度比纤维细胞低,Na+浓度比纤维细胞高
B.K+从基底细胞运往中间细胞是顺浓度梯度的运输
C.Na+-K+-2Cl-同向转运体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综合征患者常用呋塞米(Na+-K+-2Cl同向转运体抑制剂)治疗,该药物过量注射可能引起暂时性耳聋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视紫红质是人视杆细胞中的一种特殊感光物质,科研人员发现海洋细菌中也存在视紫红质,它利用光能将H+泵出细胞,从而在H+回流时产生能量,细菌可以利用这些能量生长,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菌中,视紫红质将H+泵出细胞与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进细胞的运输方式相同
B.视紫红质是一种H+通道蛋白,ATP合成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视紫红质对H+的运输
C.含有视紫红质的细菌的胞外H+浓度高于胞内H+浓度
D.无光照条件时该细菌无法合成ATP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