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邵阳市第二中学三模生物试题
湖南 高三 三模 2024-05-26 6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实验与探究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 皖西大白鹅以早期生长速长快,肉质细嫩鲜美,特别是羽绒产量高、且绒品质优而远近闻名。皖西大白鹅产蛋后,由雌鹅负责孵蛋,孵蛋期间进食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皖西大白鹅的核酸、多糖和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都有碱基互补配对,且方式完全相同
B.皖西大白鹅蛋的卵清蛋白以蛋白质纤维为基本骨架,N元素的质量低于C元素
C.皖西大白鹅蛋孵化时不同细胞中的DNA、mRNA 和蛋白质种类相同
D.皖西大白鹅雌鹅孵蛋期间会消耗体内脂肪以供能
2.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特点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结构特点功能
A溶酶体含有水解酶溶酶体是水解酶合成与分布的场所,是细胞的“消化车间”
B核糖体附着在粗面内质网上分泌蛋白是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的,合成后粗面内质网对其进行加工、运输
C叶绿体基粒上存在光合色素叶绿体是发菜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线粒体含有核糖体线粒体能合成部分蛋白质
A.AB.BC.CD.D
3. 头孢类药物可以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因此口服或注射了头孢类药物的人不能饮酒。乙醇主要在肝脏中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只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B.与口服不同,静脉注射的头孢类药物到达病灶需要经过内环境
C.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均不属于内环境的物质
D.乙醛脱氢酶突变的人饮酒后一定会出现乙醛中毒现象
4. 巴西的克拉依斯马拉赫塞斯沙漠,在每一年6月迎来强降雨后,沙漠上就会出现大大小小数量很多的湖泊,形成“千湖沙漠”的奇观,为甲鲶等生物提供了生存条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千湖沙漠”从沙丘到湖泊进行的过程是初生演替
B.甲鲶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的大部分能量用于维持体温恒定
C.每年雨季,千百蔚蓝的湖泊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甲鲶通过空气湿度判断水源位置的过程中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5. “生命在于运动”,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强度会影响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运动强度越低,骨骼肌的耗氧量越少。如图所示为在不同强度体育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呼吸消耗的糖类和脂类的相对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对于减脂人士来说,进行长时间高强度运动效果最好
B.高强度运动,骨骼肌细胞释放的CO2量大于吸收的O2
C.不同条件下催化丙酮酸的酶不同,说明不同酶可作用于同一底物
D.随着运动强度增大,为骨骼肌供能的脂肪酸、葡萄糖和脂肪越少
6. 褪黑素白天分泌少﹐晚上分泌多,能使人迅速入睡。人体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是人或哺乳动物脑内的昼夜节律起搏器,可调节身体内各种昼夜节律活动,对于调节激素水平、睡眠需求等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松果体细胞分泌的激素——褪黑素的调控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示中褪黑素分泌和雄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均体现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特点
B.SCN、下丘脑、垂体和睾丸的细胞均有褪黑素的受体
C.晚上长时间的光刺激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干扰睡眠
D.光周期信号调节雄性动物生殖的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7. 一对姐弟被确认为全球第二对半同卵双胞胎,该对半同卵双胞胎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所示。一般情况下图2受精卵无法发育,但该受精卵能有丝分裂如图3,染色单体分离后分别移向细胞的三个不同方向,从而分裂成三个细胞如图4,其中两个细胞发育成姐弟二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表示该异常胚胎的受精过程,此时的卵子为初级卵母细胞
B.该卵子与2个精子受精,表明透明带和卵细胞膜在阻止多精入卵的过程中不起作用
C.这对姐弟来源于母亲的染色体一般相同,来源于父亲的染色体不同
D.若图4细胞A包含父系和母系染色体组各1个,则细胞C含2个母系染色体组
8. 转座子是一段可以从原位上单独复制或断裂下来,后插入另一位点,并对其后的基因起调控作用的DNA序列,又称跳跃基因。真核细胞转座子可在染色体内部和染色体间转移,该过程依托转座酶将转座子两端特定序列进行切割,再将其插入到DNA分子的特定位点中。转座子也可以在细菌的拟核DNA、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有的转座子中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座酶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均可破坏磷酸二酯键
B.转座引起的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DNA 转座子在转移或移动时,能促进生物的进化
D.细菌抗药性的产生只能来自基因突变
9. 我国科学家利用如下图所示的液态厌氧发酵工艺,实现了高效产出乙醇和乙醇梭菌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醇梭菌可利用CO、CO2等物质,并生成乙醇
B.乙醇梭菌是自养厌氧型细菌,其厌氧发酵的过程需要进行搅拌
C.通过该工艺高效生产清洁能源乙醇,会降低生态足迹
D.此蛋白的加工需要乙醇梭菌的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参与
10. 研究发现,果蝇接触某种气味时予以电击并重复多次,可以使其记住并避开这种气味。果蝇的这种记忆与蕈形体神经元有关,电击能将多巴胺传递给形体神经元,引发一系列反应,最终形成将电击与气味联系起来的记忆,但该记忆很快就会被遗忘,运动和睡眠等会促进遗忘过程,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多巴胺一旦与蕈形体神经元的DAMB受体结合,就可以使果蝇形成记忆
B.果蝇避开气体的条件反射建立是气味与电击相关联的结果
C.多巴胺与受体的结合情况不同可能会导致果蝇的记忆与遗忘
D.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与受体分开,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