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被动运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部分物质跨液泡膜转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和H2O跨液泡膜的转运方式不相同
B.H+以主动运输方式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液泡
C.Na+逆浓度进入液泡,借助H+的电化学梯度
D.Na+离子在液泡中积累使其渗透压升高,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2020高三·山东·专题练习
2 . 受体是一类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分为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细胞表面受体转导的胞外信号可引发快反应和慢反应,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受体识别和选择性结合的配体可能为脂溶性的信号分子
B.胰岛B细胞接受高浓度的血糖刺激,可通过慢反应过程使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
C.快反应过程中功能被改变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可能未发生改变
D.慢反应过程可通过诱导反义基因的表达,合成相应的互补RNA,使相关基因的翻译过程受到抑制
2020-04-24更新 | 7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高中生物新高考新题型集锦》2020年新高考不定项选择题型专项突破(山东专版)—专题01 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物质运输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近端肾小管后半段对Na+、Cl-的重吸收是通过细胞旁路和跨上皮细胞两条途径实现的,如下图所示,Na+、Cl-的跨上皮细胞重吸收与H+和甲酸盐(F-)有关,正常肾小管液中含有低浓度的甲酸根,能与H+结合形成脂溶性的甲酸(HF),甲酸进入细胞又被分解为H+和甲酸盐(F-),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小管液中Na+、Cl-通过细胞旁路途径吸收进入组织间隙液是逆浓度梯度进行
B.甲酸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为Na+、Cl-跨上皮细胞的吸收提供必备的物质基础
C.H+和甲酸盐(F-)从细胞运出的过程分别为Na+、Cl-跨膜进入细胞提供电势能
D.肾小管细胞基底侧钠-钾逆向转运载体兼具备物质运输和ATP合成酶的功能
2022·山东·模拟预测
多选题 | 适中(0.65) |
4 .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为双层膜结构,外膜含很多称作“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通透性较大,可允许离子和小分子通过。内膜不含孔道蛋白,通透性很弱,几乎所有离子和分子都需要特殊的跨膜转运蛋白来进出基质。分析下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线粒体内外膜组成成分类似,内膜的蛋白质含量较高
B.图中糖酵解形成丙酮酸的过程指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的场所相同
C.丙酮酸穿过外膜和内膜的方式均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
D.丙酮酸在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反应,最终释放出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
2022-03-12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一轮巩固卷03-【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模拟卷(山东专用)
5 . 由光照所引起的电子传递和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的过程称为光合磷酸化,该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膜,其进行的电子传递和H+跨膜转移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催化ADP生成ATP的酶是图中的_________,一定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的是图中的_________
(2)O2在类囊体腔内生成,要释放到外界,首先经过类囊体膜,其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_。反应中生成的NADPH与ATP是否先要跨膜运输,才能到叶绿体基质参与暗反应?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3)ATP的形成由H+从类囊体腔向叶绿体基质跨膜运输形成的质子流驱动。膜结构的完整性对完成此过程至关重要,原因是_________
2023-04-06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生物试题变式题19-22
6 . 线粒体外膜分布着孔蛋白构成的通道蛋白,分子量小于5000Da的丙酮酸可以经此通道通过。线粒体内膜由于蛋白质含量高导致通透性低,丙酮酸通过与H+(质子)协同运输[利用H+(质子)电化学梯度]的方式由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丙酮酸经过孔蛋白进入线粒体膜间隙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丙酮酸从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没有消耗ATP,属于协助扩散
C.H+(质子)通过质子泵由线粒体基质进入膜间隙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线粒体内膜对各种物质运输的速率
7 . 从红色苋菜根部取最适宜做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细胞,将其浸润在质量浓度为0.3g·m-1的KN03溶液中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到如图甲所示图像,图乙表示实验过程中相关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所取细胞不可以是苋菜根尖分生区细胞
B.图甲中细胞的状态表明,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
C.由于图甲中的O具有全透性,Q处充满了KNO3溶液
D.图乙中曲线①可表示K+进入苋菜细胞的方式,曲线②可表示水进出苋菜细胞的方式
2023-04-05更新 | 15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山东生物高考真题及变式题(2)1
2022高三·山东·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8 . 通道蛋白是一类跨越细胞膜的蛋白质,能使适宜大小的分子及带电荷的分子通过扩散作用,从细胞膜一侧转运到另一侧。下列有关通道蛋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输过程中通道蛋白不消耗能量但要与运输分子结合
B.大小相同的分子通过通道蛋白进出细胞时的速率相同
C.通道蛋白介导的水分子的协助扩散速率比自由扩散快
D.Na+借助通道蛋白进入神经细胞的动力是细胞内渗透压
2022-03-13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二轮拔高卷10-【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模拟卷(山东专用)
9 . 离子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离子通道,另一种是借助离子泵搬运。离子通道是由蛋白质复合物构成的,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且只有在对特定刺激发生反应时才瞬时开放,不消耗能量运输离子。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下,钾离子通过离子通道外流
B.动物细胞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C.离子通道和离子泵转运离子的方式分别属于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D.借助离子泵搬运离子的结果是使该种离子在细胞内外的浓度趋于相等
2019-10-16更新 | 748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2020年山东新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卷(九)(山东专用)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在低氧感应方面做出贡献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细胞持续表达低氧诱导因子(HIF-1a)。在氧气供应正常时,HIF-la合成后很快被降解;在氧气供应不足时,HIF-1a不被降解,细胞内积累的HIF-1a可促进EPO的合成,使红细胞增多以适应低氧环境,相关机理如下图所示。此外,该研究可为癌症等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1)如果氧气供应不足,HIF-1a进入细胞核,与其他因子(ARNT)一起与EPO基因上游的调控序列结合,增强该基因的__________,使EPO合成和分泌增加。EPO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使其__________,生成大量红细胞,从而提高氧气的运输能力。
(2)正常条件下,氧气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进入细胞,细胞内的HIF-1a在脯氨酰羟化酶的作用下被羟基化,最终被降解。如果将细胞中的脯氨酰羟化酶基因敲除,EPO基因的表达水平会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
(3)一些实体肿瘤(如肝癌)中的毛细血管生成滞后,限制了肿瘤的快速发展。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毛细血管的生成。假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合成与EPO合成的调节途径类似,且途径有两个:途径①相当于图中HIF-la的降解过程,途径②相当于HIF-1a对EPO合成的调控过程。为了限制肿瘤快速生长,可以通过调节途径①和途径②来实现,进行调节的思路是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