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被动运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1 . 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协助扩散
B.甲图中b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载体数量
C.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D.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2019-08-20更新 | 583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年10月11日 《每日一题》必修1—— 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
2 . 下图中纵坐标表示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请据图回答:

(1)人饮酒时,酒精通过图_______的运输方式进入细胞,决定酒精进入细胞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去除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对图_______的运输方式有影响;对绿色植物而言,决定能否吸收土壤中某种离子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
(2)若对植物施用某种毒素,结果K吸收量显著减少,而Ca2+、NH4+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可能原因是_______。如果环境温度超过50℃,随温度的升高,植物根系吸收Ca2+、K、NH4+的速率均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导致细胞内ATP供应不足,从而使离子的吸收量下降。
2019-01-23更新 | 263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6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练)-《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根细胞对a、b两种物质的吸收速率与外界溶液中这两种物质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a、b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植物根细胞对不同浓度a、b两种物质的吸收速率)。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发现a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运输的。自由扩散的含义是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当外界溶液中b的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再增加b的浓度,根细胞对b的吸收速率不再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同学据图认为b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李同学认为是协助扩散。请设计实验确定王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
2019-06-21更新 | 5818次组卷 | 17卷引用:专题06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讲)-《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表示物质跨膜转运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物质可代表甘油分子
B.这种转运方式不可逆浓度梯度进行
C.细胞产生的能量不影响该物质的转运速率
D.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
2018-11-20更新 | 52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年12月31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下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生物膜上存在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
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2019-01-30更新 | 4743次组卷 | 83卷引用:2019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方式【教学案】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6 . 图1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种矿质离子的示意图,图2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是________,请你说出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种)。
(2)如果图1中的矿质离子在土壤中含量过高,会导致植物死亡,请你分析植物死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某种药物只抑制图2中a种运输方式而对d种运输方式无影响,请说明该种药物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2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________(填写字母)物质比正常细胞的少;可以表示癌细胞吸收O2和排出CO2的分别是________(填写字母)。
(4)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除细胞膜外,不具其他膜结构。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K+进入该细胞的速率与O2浓度关系的是( )
2018-09-1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第一章 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 【单元测试】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1是人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图2表示两种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研究表明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碘浓度,这表明图1中a过程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与I-跨膜运输方式一致的是______,与另一种运输方式相比影响其运输速率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使用某种毒素,结果对Mg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对Ca2+、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没有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木糖为五碳糖,但是细胞膜能转运葡萄糖,却不能转运木糖,这表明细胞膜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
2018-09-03更新 | 232次组卷 | 4卷引用:学科网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8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及方式(测案)
8 . 呼吸作用过程中在线粒体的内膜上NADH将有机物降解得到的高能电子传递给质子泵,后者利用这一能量将H+泵到线粒体基质外,使得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浓度提高,大部分H+通过特殊的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合成(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回流和泵出线粒体内膜的方式不相同
B.结构①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通道(载体)蛋白
C.上述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电能→ATP中的化学能
D.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2018-12-07更新 | 2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1月6日 《每日一题》 高考二轮复习-每周一测
9 . 图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与图示相符的是(  )
A.X表示氧气浓度,Y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
B.X表示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Y表示细胞内染色体组的数量
C.X表示人体肝脏细胞分化的过程,Y表示细胞核内DNA的数量变化
D.X表示数量呈“J”型增长的种群所经历的时间,Y表示种群数量的增长率
2019-04-01更新 | 43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2020年山东新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卷(五)(山东专用)
10 . 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据图可确定①为不耗能、需载体蛋白的协助扩散
B.葡萄糖进入细胞可通过①③两种方式被吸收
C.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①
D.⑤⑥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