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氧呼吸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0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适宜条件下,水稻幼苗叶肉细胞中O2浓度: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一定条件下乳酸菌细胞呼吸产生的NADPH可来自水和有机物
C.水稻幼苗在成长的过程中,叶肉细胞中产生ATP最多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D.同一细胞中同时存在催化丙酮酸生成乳酸或酒精的酶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 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如表)。据实验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酵母菌
abcdef
葡萄糖-+-+++
丙酮酸+-+---
氧气+---+-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A.b、c、e试管会产生CO2和H2O
B.根据试管b、d、f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
C.在同一细胞内无氧呼吸能够同时产生酒精和乳酸
D.氧气的产生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3 .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
B.无氧呼吸因为分解糖类的效率低,所以释放的能量少
C.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有ATP产生,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有ATP产生
D.呼吸作用中有水生成的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的也一定是有氧呼吸
4 . 如图,甲图是细胞呼吸示意图,乙图是某细胞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阶段均放出少量能量
B.水参与第④阶段的反应,该过程发生在乙图中的b处
C.②阶段发生在c处
D.①⑤分别发生在乙图中的a、c处
5 . 高原鼠兔对高原低氧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高原鼠兔细胞中部分糖代谢途径如图所示,骨骼肌和肝细胞中相关指标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LHD相对表达量

PC相对表达量

乳酸含量(mmol/L)
骨骼肌细胞     

0.64                      

0

0.9     

肝细胞       

0.87                      

0.75

1.45   


A.高原鼠兔骨骼肌消耗的能量来自于丙酮酸生成乳酸的过程
B.肝细胞LDH相对表达量增加有助于乳酸转化为葡萄糖和糖原
C.低氧环境中高原鼠兔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消耗无氧呼吸产生的ATP
D.高原鼠兔血清中PC含量异常增高的原因是骨骼肌细胞受损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材料

取样

处理

分组

培养液

供氧情况

适宜浓度酵母菌液

50mL

破碎细胞

(细胞不完整)

25mL

75mL

无氧

25mL

75mL

通氧

50mL

未处理

25mL

75mL

无氧

25mL

75mL

通氧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2021-01-12更新 | 521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0-2011学年广东省龙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7 . 如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反应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d、b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c为[H],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中都能产生
C.a是丙酮酸
D.催化③过程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8 . 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唯一来源
C.吸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反应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更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10-11高三·河南南阳·阶段练习
名校
9 . 生物呼吸作用的底物(有机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比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熵表示:呼吸熵(RQ)=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呼吸作用吸收的O2,为了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熵,现准备了3只锥形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小麦种子、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并组装成下面的三套装置。

其中甲实验装置设计如下:锥形瓶内放入一盛有10%的NaOH溶液的小烧杯,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瓶底放入一些蒸馏水浸泡过的滤纸圆片,再将经消毒并充分吸胀的小麦种子若干平铺在滤纸圆片上,加入适量蒸馏水。整个装置密封,并放置到20℃恒温环境中培养。
(1)小烧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发芽小麦种子(已消毒)的呼吸作用,甲装置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右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装置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小麦的呼吸熵,由此还要利用乙装置来测定发芽小麦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某一种气体的变化。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请将下面主要的方法步骤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同质量的小麦种子在相同环境下进行与上述实验相同的操作;
③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再计算出CO2释放量。
(4)若甲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X,乙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Y,则呼吸熵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呼吸熵小于1时,说明 _________________。据此可判断出干重相同的油菜和小麦种子在萌发时有氧呼吸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为油菜种子 _______________(大、等、小)于小麦种子。
(5)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必须另设丙装置进行校正。则应对丙装置作相应处理:锥形瓶中加入______________,小烧杯内加入__________,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同时记录相同时间内的读数变化。如果丙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左移动量为Z,则氧气实际消耗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1-09更新 | 506次组卷 | 12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图甲为真核细胞呼吸作用示意图,A~D代表生理过程;图乙为某细胞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X代表的物质是______,其产生场所是______;D过程的产物是______
(2)图乙细胞结构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为______。图甲中,C过程有两个阶段,其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发生在图乙中的______(填“①”“②”或“③”);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发生在图乙中的______(填“①”“②”或“③”)。
(3)在人体细胞中,能发生图甲A~D四个过程中的______过程。
(4)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的细胞呼吸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