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氧呼吸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欧鲫鱼在寒冷条件下,通过向体外排出酒精来延缓周围水体结冰,其细胞呼吸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产生的CO2通常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
B.过程①②均能释放能量,其中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
C.过程③发生在线粒体
D.图中葡萄糖能彻底氧化
2022-10-2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练习生物试题
2 . 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厌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
B.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
C.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
D.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
3 .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描述正确的是(       
A.连续阴雨天时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大棚植物生长
B.稻田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根系进行无氧呼吸,造成“烧苗”现象
C.给种植的农作物施用有机肥,可补充CO2和无机盐,从而增加产量
D.利用酵母菌酿酒时,酒精生成过程中合成ATP的能量来自丙酮酸中的化学能
4 . 著名科学家奥托•瓦博格提出:“为什么癌细胞大量消耗葡萄糖却不能高效产能?” 该疑问被称为“瓦博格效应”。为解决该疑问,科学家对大量癌细胞做了研究。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无氧呼吸产能相对较少,有科学家提出“瓦博格效应”是由缺氧导致的。为验证该结论,科学家将癌细胞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否定了该推论。
(2)研究发现,癌细胞会选择性地抑制线粒体上丙酮酸载体(MPC)或使其部分缺失,从而间接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可推断癌细胞所需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
(3)进一步研究发现,癌细胞线粒体上丙酮酸载体(MPC)受抑制或部分缺失会激活癌细胞无限增殖,为验证该结论,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新引入癌细胞,对该癌细胞进行培养,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符合该推论。
2022-09-03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上杭一中与永定一中2021一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5 . 早稻浸种催芽时,用温水淋种和时常翻种的目的是控制温度和通气,使细胞呼吸顺利进行。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和催芽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细胞呼吸将糖类中的能量转化成热能和 ATP 中的化学能
B.温水淋种促进稻谷萌发,增强与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
C.翻种可促进氧气与丙酮酸结合形成水并释放二氧化碳
D.翻种可以避免谷芽因缺氧产生酒精,从而毒害幼胚的发育
2022-09-01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上杭一中与永定一中2021一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6 . 下图为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过程图,细胞色素C(CytC)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的多肽。正常情况下,外源性CytC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但在缺氧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外源性CytC便能进入细胞及线粒体内,提高氧的利用率。若给相对缺氧条件下培养的人体肌细胞补充外源性CytC,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补充外源性CytC会导致细胞质基质中[H]的减少
B.进入线粒体的外源性CytC促进①②③过程的进行
C.进入线粒体的外源性CytC参与②过程中生成H2O的反应
D.CytC在临床上可用于组织细胞缺氧急救的辅助治疗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细胞呼吸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进入③的前提是有O2存在
B.①②是细胞溶胶,③是线粒体
C.若乙是乳酸,则①②③中都能够产生ATP
D.本图所示的生理过程如果发生在酵母菌体内,乙是酒精和CO2
8 . 人体运动强度与氧气消耗量和血液中乳酸含量的关系如图。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状态下,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等于O2的消耗量
B.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C.运动强度为c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
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肌细胞积累大量乳酸使肌肉有酸痛感
11-12高一下·安徽蚌埠·期中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不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方式不同。若分解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对呼吸作用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只释放CO2,不消耗O2,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C.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存在有氧呼吸
D.若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则说明该细胞已经死亡
2022-04-14更新 | 435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生物试题
10 .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做了以下两组实验:用注射器A缓慢吸入 25 mL酵母菌葡萄糖培养液,倒置,排尽注射器中的气体,再吸入 25 mL无菌氧气,密封;用注射器 B缓慢吸入 25 mL酵母菌葡萄糖溶液,倒置,排尽注射器中的气体,密封。将两注射器置于 25℃的水浴锅中保温一段时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当观察到注射器 A 中的总体积大于 50mL 时,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
B.取注射器 B中的适量液体,滴加少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溶液颜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C.将注射器 A 中的气体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中,可观察到溶液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
D.当注射器 A、B中的总体积均为 50 mL时,两注射器中酵母菌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相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