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氧呼吸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环境中,血浆与淋巴液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B.血浆中的H2CO3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不属于细胞代谢
C.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的CO2产生量大于O2的消耗量
D.随运动强度增大,细胞无氧呼吸强度增大、有氧呼吸强度减小
2 . 呼吸熵(RQ)是指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氧化分解时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下图是部分有机物完全氧化分解时的呼吸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肪因氧含量低而氢含量高,故其RQ值低于1
B.与正常人相比,长期患糖尿病的人RQ值会增大
C.植物根尖细胞缺氧时,RQ值高于氧气充足时的RQ值
D.北京鸭用谷物肥育过程中,RQ值最接近于1
3 . 有氧呼吸过程产生NADH,NADH在线粒体中分解产生H+和e-,e-经线粒体内膜上相关物质的传递后与线粒体基质中的H+、氧气结合生成水,该过程释放的能量用于H+由线粒体基质向线粒体内外膜间隙(膜间腔)的跨膜运输,从而使线粒体内膜两侧的H+具有一定的浓度差,该浓度差驱动H+通过ATP合成酶顺浓度梯度运输,并将能量储存到ATP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NADH产生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需要的氢全部来自葡萄糖
B.H+由线粒体基质向线粒体膜间腔的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C.若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物质I、Ⅱ、Ⅲ的活性,则会影响ATP的合成
D.缺氧时,NADH不会在线粒体基质中积累,线粒体内膜合成ATP的量不变
2023-01-14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第三次模拟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4 . 下列物质中,作为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的是(       
A.酒精和CO2B.CO2和H2O
C.糖类和O2D.乳酸
5 . 下列有关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
B.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消耗ATP,蛋白质的水解可产生ATP
C.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
D.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少,是因为有机物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6 . 人体骨骼肌的肌细胞进行细胞呼吸时,产生CO2 的反应阶段是(       
A.有氧呼吸第一个阶段
B.有氧呼吸第二个阶段
C.无氧呼吸第一个阶段
D.无氧呼吸第二个阶段
7 . 某同学将刚采摘的新鲜蓝莓随机均分成两组进行低温储藏。实验组用高浓度CO2处理48h,对照组不做处理。处理后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并计算两者的比值,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浓度CO2处理能延长蓝莓的储藏时间
B.对照组蓝莓第20天释放的CO2一部分来自线粒体基质
C.储藏后第40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蓝莓都能检测到酒精
D.高浓度CO2处理只能抑制蓝莓的无氧呼吸
8 . 在科学研究中,对生物的呼吸方式和呼吸底物可通过呼吸熵(RQ)来推测。RQ是指单位时间内生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与消耗的氧气量的比值。某种微生物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测定其RQ值,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时,该微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中有酒精
B.AB段,该微生物的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C.BC段,该微生物的无氧呼吸逐渐减弱
D.C点后,该微生物的无氧呼吸速率等于有氧呼吸速率
9 . 若呼吸底物全为葡萄糖,下列关于人体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800m赛跑过程中02吸收量等于CO2释放量
B.马拉松比赛时消耗等量葡萄糖放出的能量比步行时多
C.环境温度从0℃升到37℃,人体内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逐渐上升
D.包扎伤口应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主要目的是保证伤口处细胞的有氧呼吸
10 . 细胞色素C(CytC)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的多肽。正常情况下,外源性CytC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但在缺氧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CytC可进入细胞及线粒体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合成ATP的过程不一定都需要CytC
B.在相对缺氧条件下,外源性CytC进入线粒体参与产生CO2的反应
C.CytC参与NADP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的过程
D.CytC在临床上可用于组织细胞缺氧急救的辅助治疗
2023-08-2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暑假阶段验收测试生物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