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7 道试题
1 . 以某高等绿色植物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光质及其组合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图1表示用不同光质处理后实验结果。图2表示叶片在持续红光照射条件下,再用不同单色光处理,“蓝光+绿光”表示先蓝光后绿光处理,“蓝光+绿光+蓝光”表示先蓝光再绿光后蓝光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可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____________中的化学能,并用于暗反应中____________
(2)由图1可知,相对于红光,蓝光照射下胞间CO2浓度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气孔主要由保卫细胞构成,蓝光可使保卫细胞的光合产物增多,也可以促进K+、Cl-的吸收等,最终导致保卫细胞____________,细胞吸水,气孔开放。
(3)由图2可知,绿光对蓝光刺激引起的气孔开放具有阻止作用,但这种作用可被____________光逆转。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除考虑不同光质及其组合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
2023-06-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三6月学情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2023·湖南·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2 . 下图是水稻和玉米的光合作用暗反应示意图。卡尔文循环的Rubisco酶对CO2的Km为450μmol·L-1(K越小,酶对底物的亲和力越大),该酶既可催化RuBP与CO2反应,进行卡尔文循环,又可催化RuBP与O2反应,进行光呼吸(绿色植物在光照下消耗O2并释放CO2的反应)。该酶的酶促反应方向受CO2和O2相对浓度的影响。与水稻相比,玉米叶肉细胞紧密围绕维管束鞘,其中叶肉细胞叶绿体是水光解的主要场所,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主要与ATP生成有关。玉米的暗反应先在叶肉细胞中利用PEPC酶(PEPC对CO2的Km为7μmol·L-1)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与CO2反应生成C4,固定产物C4转运到维管束鞘细胞后释放CO2,再进行卡尔文循环。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的卡尔文循环中第一个光合还原产物是______(填具体名称),该产物跨叶绿体膜转运到细胞质基质合成______(填"葡萄糖""蔗糖"或"淀粉")后,再通过_____长距离运输到其他组织器官。
(2)在干旱、高光照强度环境下,玉米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填"高于"或"低于")水稻。从光合作用机制及其调控分析,原因是 ____________(答出三点即可)。
(3)某研究将蓝细菌的CO2浓缩机制导入水稻,水稻叶绿体中CO2浓度大幅提升,其他生理代谢不受影响,但在光饱和条件下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无明显变化。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答出三点即可)。
3 . 磷是组成细胞内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参与生物体内许多化学反应。下列关于细胞内含磷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高尔基体、染色质、胆固醇等结构都有含磷化合物
B.叶绿体基质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不需要含磷化合物的参与
C.生物大分子都是含磷化合物,也都以碳链为骨架
D.RNA具有携带遗传信息、转运某些物质、催化等功能
4 . 某小组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将菠菜叶圆片排气后平均分为四组,分别置于盛有等体积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并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光照。下图甲为菠菜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乙为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长的平均值。请回答:

(1)图甲中的X表示光合作用的______阶段,进行该过程的场所是______
(2)图甲中①和③代表的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②的作用是还原______
(3)实验中,溶液的作用是______,光照强度为该实验的______(填“自变量”“因变量”或“无关变量”)。
(4)本实验结果还可用相同时间内各实验装置中叶圆片浮起的______来表示,据图乙结果可知:在溶液浓度为0.5%~2.0%时,随着浓度的增大,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______
2023-06-1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
5 .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盐胁迫会造成大豆减产。为研究大豆的耐盐机制,科研人员按下表进行了实验,检测并记录净光合速率和相关生理指标。

大豆类型

处理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气孔导度(μmol·m-2·s-1

胞间CO2浓度(μmol·mol-1

叶绿素含量相对值

盐敏大豆

对照组

10.2

0.27

110

24

NaCl胁迫

0.8

0.07

175

6

耐盐大豆

对照组

10

0.28

125

33

NaCl胁迫

5.2

0.07

68

31

注:气孔导度大表示气孔开放程度大
(1)光反应中,叶绿素捕获的光能转化为___________中的化学能;暗反应中,胞间CO2进入___________被固定形成C3,最后转化成糖类。
(2)NaCl胁迫使两种大豆的净光合速率均下降。据表分析,导致盐敏大豆净光合速率下降的生理指标变化是_____________;导致耐盐大豆净光合速率下降的生理指标变化是_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NaCl胁迫导致光合速率下降与细胞质基质中Na+过高有关,耐盐大豆细胞可通过降低细胞质基质中Na+浓度缓解盐胁迫造成的损害。据图分析,NaCl胁迫环境下,耐盐大豆细胞降低Na+毒害的“策略”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6 . 为探究不同比例的化肥氮素和有机肥氮素配合施用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对栽培的水稻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施肥,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化肥氮素(kg/km20100200300
有机肥氮素(kg/km20100200100200100200
叶绿素含量(mg/cm21.702.682.853.073.253.343.46
气孔导度(mmol/m2·s)32.235.536.737.435.228.624.2
干重(μmolCO2/m2·s)3.614.254.855.084.914.203.52
(1)稻田施加氮肥后,水稻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原因是______,除叶绿素以外,_______(答两种)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有机物也含有氮元素。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对水稻增产最有效的氮肥施用方式是______。施肥过多会导致水稻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推测主要原因是_______
(3)有机肥是一种长效肥,对农作物施用适量的有机肥或农家肥的好处有______(答两点)。
2023-06-0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西省孝义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押题信息卷(二)理综生物试题
7 . 下列分别是叶绿体模型图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上。
(2)暗反应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④]_______和[⑤]_______
(3)过程Ⅳ称为______,其代谢产物为________
(4)Ⅱ表示的阶段化学反应在________中进行。夏日的午后,如果气温过高,叶片的气孔关闭,导致[⑥]___供应大大减少,ATP的含量随之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2023-05-31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光能过剩会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光抑制。低温会使植物出现光抑制而诱导活性氧(ROS)产生进而削弱光合作用的强度。为探究低温条件下褪黑素与植物光合速率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将长势相同的番茄幼苗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浇灌200umol/L的褪黑素溶液(褪黑素溶于微量无水乙醇,用清水定容),乙组浇灌等量清水(进行X处理)。经连续常温处理5天后,将甲乙两组分别选取一半的幼苗移至低温处理室中生长12天,另一半在原来条件下继续生长,形成表1中的分组处理类型。在处理的第0、3、6、9、12天随机选取幼苗,采集相同位置的叶片,提取叶绿体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分组

处理

NW

常温+水

NM

常温+褪黑素

CW

低温+水

CM

低温+褪黑素

(1)绿叶中不能吸收红光的色素是__________。叶肉细胞中水的光解过程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酶的催化。光抑制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反应的产物有__________
(2)根据实验过程和表1的分组情况进行分析,本实验中乙组进行的X处理是___________,根据图1中对光合速率(Pn)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植物细胞内的一种可以清除ROS类物质的酶。结合图2实验结果分析,请推测褪黑素通过影响SOD而减弱光抑制的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
9 . 质子泵型视紫红质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光合系统,它可以与视黄醛结合,在光照下将H+由胞内泵向胞外,形成H+电化学梯度,ATP合成酶可以利用该梯度势能合成ATP,如图为盐生盐厌氧杆菌细胞视紫红质的作用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生盐杆菌的光反应产物与叶肉细胞中的相同
B.无光条件下盐生盐杆菌细胞内不能合成ATP
C.ATP合成酶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以及转运H+
D.视紫红质运输H+过程中载体蛋白空间结构保持不变
10 . 研究发现,动物细胞能量不足是阻止衰老和退行性疾病发生的关键原因。2022年12月8日浙大医学院邵逸夫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登上了《自然》杂志,他们成功从菠菜中提取“生物电池”-类囊体,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将植物类囊体递送到动物体退变的软骨细胞内,让动物细胞拥有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纠正退变软骨细胞的能量代谢失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递送植物类囊体能纠正退变细胞的能量代谢失衡,是因为类囊体能合成ATP和NADPH
B.获得类囊体的动物细胞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通过差速离心法获得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并进一步分离得到类囊体
D.将植物类囊体跨物种移植到哺乳动物细胞内,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