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光合复合体是叶绿体中吸收、传递并转化光能的重要场所。D1是光合复合体的核心蛋白,由叶绿体内的基因psbA控制编码。高温会造成叶绿体内活性氧的大量累积,对DI造成破坏,并显著抑制psbA mRNA的合成。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复合体位于叶绿体的___________上,是光合作用________阶段发生的主要场所,此阶段产生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温主要影响其基因psbA表达的_____________过程。除此之外,高温对暗反应也存在抑制作用,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3)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在水稻中导入一条高温驱动基因psbA表达的途径,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9-30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2 .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科研人员研究了番茄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化情况,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光照强度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C3的最大消耗速率(μmol×m-2×s-1)有机物含量(g×L-1
晴天时的光照4.4631.71.9
多云时的光照4.0711.21.2

A.利用纸层析法得到两种色素带的宽窄可精确计算出二者含量的比值
B.据表推测叶绿素a在较高的光强下更有利于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
C.多云时,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不足导致C3的最大消耗速率低
D.实验结果说明,较强的光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和植物的生长
3 . 线粒体和叶绿体两种细胞器都含有DNA,可以合成自身部分蛋白质。蛋白质分选是蛋白质依靠自身信号序列,从起始合成部位定向转运到功能发挥部位的过程,图一表示为人体某种线粒体蛋白的分选途径。叶绿体中催化CO2固定的酶R由叶绿体DNA编码的大亚基和细胞核DNA编码的小亚基共同组装而成,其合成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途径如图二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C过程中涉及到的RNA有 _____
(2)图一中,B结构具有识别作用,化学本质是_____,过程③需要的酶是 _____。据图分析可知_____是蛋白质分选的物质基础。
(3)图 一和图二中,活化的酶R催化CO2固定产生C3化合物(C3-I),C3-I还原为三碳糖(C3—Ⅱ),这一步骤需要光反应产生的_____作为还原剂。在叶绿体中,C3一Ⅱ除了进一 步合成淀粉外,还必须合成化合物X以维持卡尔文循环,X为_____
4 . 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下合成糖,以淀粉的形式储存。人们通常认为若持续光照,淀粉的积累量会增。但科研人员有了新的发现。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情况下间内细胞吸收的CO2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结合形成三碳酸。此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需光反应提供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
(2)科研人员给予植物48小时持续光照,多次测定叶肉细胞中的淀粉量,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反映出淀粉积累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

(3)针对图1中的实验现象,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一:当叶肉细胞内淀粉含量达到一定值后,淀粉的合成停止。
假设二:当叶肉细胞内淀粉含量达到一定值后,淀粉的合成与降解同时存在。
科研人员继续测定不同时刻叶肉细胞中CO2吸收量和淀粉降解产物麦芽糖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该结果支持假设_____________。请运用图中证据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
5 . 植物A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图二所示)。植物B的CO2同化过程如图三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植物A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推测植物A生活环境最可能是___________。植物A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的原因是缺乏暗反应必需的___________;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释放的。
(2)在上午10:30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A和植物B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分别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3)将植物B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 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成下图的曲线。在一天当中,植物B有机物积累量最多是在曲线的___________点。据图分析,一昼夜后玻璃罩内植物B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
6 . 广西青梅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研究人员对广西青梅幼苗和成年树木的光合特性与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究其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光合能力的差异,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气孔导度和气孔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1)据图分析,当光照强度为( 0∼500μmol⋅m-2 s-1时,幼苗和成年树木的净光合速率均快速上升,原因是__________ ,此时类囊体上可以产生更多的__________供暗反应合成有机物。而当光照强度大于 800μmol⋅m-2 s-1以后,幼苗和成年树木的净光合速率均呈下降趋势,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成年树木的叶绿素a、b含量均显著高于幼苗,用__________(填试剂)分别提取两者等量绿叶中的光合色素后,通过纸层析法进行分离,滤纸条从上至下第三、四条色素带较宽的是来自__________(填“成年树木”或“幼苗”)的光合色素。
(3)成年树木和幼苗的下表皮存在大量的气孔组织,推测成年树木的气孔密度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幼苗。保卫细胞吸水体积膨大时气孔开放,反之关闭,当保卫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高时,可导致气孔__________(填“关闭”或“开放”)。
(4)广西青梅种子发芽及幼苗的生长需要荫蔽环境,而成年树木喜阳,由于广西青梅成年树木与其他乔木树种长期占据了上层,大苗难以长成中树或大树。在广西当地可通过人为干扰的方式,如__________(答一点)以利于大苗生长发育成大树;在引种栽培时,幼苗时期需要进行适当的__________处理,进入成年期后,可移植至适宜的环境中。
7 . 光呼吸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高O2低CO2情况下发生的生化过程。如图是叶肉细胞内进行的卡尔文循环及光呼吸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示分析,Rubisco酶能催化C5参与两种反应:光照下O2浓度较高时,_______;而在O2浓度较低时,______,后一过程称为_____
(2)在线粒体基质中,光呼吸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都能产生CO2,从反应物和生成物两个角度分析,这两个过程的不同点有______,NADH可用于有氧呼吸的______阶段。
(3)由于光呼吸时消耗了相当一部分_____,会减弱光合作用,降低作物产量但光呼吸对提高抗逆性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例如夏季中午光照强,气孔关闭,光呼吸产生的_______进入卡尔文循环,能使光反应产生的______得到一定程度的利用,防止它们的积累影响植物代谢。
(4)光呼吸出现的原因是Rubisco的活性中心不能分辨氧气和二氧化碳,在酶动力学上该现象被称为______(填“竞争性抑制”或“非竞争性抑制)。
(5)研究发现并非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都会发生光呼吸。例如进行还原性三羧酸循环的绿硫细菌、进行3一羟基丙酸途径的橙色绿屈挠菌等。推测这些生物不会发生光呼吸的原因是____
2024-03-05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8 . 如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A、B、C代表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类囊体包含的色素经纸层析法分离后,距离滤液细线处最远的色素是___________
(2)图中字母A代表的物质包括___________,B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2来源有___________。当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叶肉细胞自身的呼吸作用强度时,整个植株___________(填“一定有”“不一定有”或“一定没有”)有机物的积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的“磷酸转运器”是一种能将磷酸丙糖(一种三碳糖)运出叶绿体、同时将无机磷酸(Pi)等量运入叶绿体的一种载体。在适宜条件下,当细胞质基质中无机磷酸相对含量升高时,会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磷酸丙糖向外运输,同时蔗糖的合成量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9 . 某植物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图二所示。图三表示不同地区A、B、C三类植物在晴朗夏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白天,影响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项)。
(2)该植物细胞对应图三中的_________________类植物(用字A、B、C表示),其在中午12点时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午1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图三中植物A、B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点是曲线C与X轴交点,影响m点向左移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
A.植物缺镁                                 B.调整温度使之更适合光合作用
C.天气转阴                                 D. CO2浓度适当上升 E. CO2浓度适当下降
(5)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温度下,把图三中A植物叶片置于5千勒克斯(光合作用总速率为44mgCO2/100cm2叶·小时)光照下14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细胞呼吸速率为6.6mgCO2/100cm2叶·小时),则一天内该植物每25cm2叶片葡萄糖积累量为__________________mg(用CO2的净吸收量表示)。
(6)这种植物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推测该植物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填“炎热干旱”或“温暖潮湿”)。
10 . 下图中甲是叶绿体膜上磷酸转运器及相关生理作用示意图。磷酸转运器是三碳糖磷酸与无机磷酸的反向转运蛋白,它可将三碳糖磷酸转运到叶绿体外,同时按照1:1的反向交换方式将Pi回到叶绿体基质中,在光合作用产物运输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图乙是水稻在夏季晴朗的一天24小时内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00和19:0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突然停止光照,①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
(2)若合成三碳糖磷酸的速率超过Pi转运进叶绿体的速率,则______________(填“有利于”或“ 不利于”)淀粉和③的合成,其中③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3)通常情况下,脱离卡尔文循环的产物(三碳糖磷酸)可用于合成多种有机物,其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
(4)据图乙推断,24小时内不能产生图甲中④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若适当增加环境中CO2的浓度,B点将向___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5)测得该植物一昼夜O2的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一昼夜的呼吸速率不变,则图中阴影部分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0mg。出现乙图中C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