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研究表明:绿色植物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植物的光合作用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2023-09-02更新 | 229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东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A卷
2 . 质子泵型视紫红质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光合系统,它可以与视黄醛结合,在光照下将H+由胞内泵向胞外,形成H+电化学梯度,ATP合成酶可以利用该梯度势能合成ATP,如图为盐生盐厌氧杆菌细胞视紫红质的作用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生盐杆菌的光反应产物与叶肉细胞中的相同
B.无光条件下盐生盐杆菌细胞内不能合成ATP
C.ATP合成酶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以及转运H+
D.视紫红质运输H+过程中载体蛋白空间结构保持不变
3 .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干旱胁迫会降低小麦的生长速度和生物量积累,造成减产。为了研究ALA(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逆境胁迫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对ALA组小麦幼苗叶片喷施100mg/L的ALA溶液;在PEG(被广泛应用于诱导植物体内水分亏缺,进而观察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组的小麦幼苗培养液中加入20%的PEG,进行缺水迫胁处理;5天后分别取幼苗的第二片叶测定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叶肉细胞中,水的光解发生在_______,光解产物的去路是_____
(2)根据图1实验结果分析,干旱胁迫会导致______,从而影响净光合速率。ALA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是______,其机理可能是________(答两点)。
(3)PSⅡ是一种光合作用单位,逆境胁迫易造成PSⅡ反应中心损伤,PSⅡ反应中心最易受破坏的靶位是D1蛋白。D1蛋白参与PSⅡ反应中心的修复,psbA是编码D1蛋白的基因。研究人员检测了不同实验组叶片中psb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如图2所示。若施加外源ALA有利于通过增加D1蛋白含量提高小麦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某同学认为实验还需要检测叶片D1蛋白的含量,理由是____
2023-04-18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4 . 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叶绿体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蓝细菌。叶绿体中含有丰富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该酶经适宜浓度Mg2+激活后能催化核酮糖-1,5-二磷酸与CO2结合。下面是其部分代谢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吸收的光能转化为储存在_________中的能量,供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利用。
(2)核酮糖-1,5-二磷酸是图中的_________。当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照由弱光转为适宜光照的瞬间,叶绿体中的核酮糖-1,5-二磷酸含量将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其含量趋于稳定,这是因为__________(仅从暗反应方面分析,不考虑其他代谢途径)。
(3)适当增施镁肥能够分别促进光反应和暗反应,提高光合作用速率,从而增加作物产量。结合本题信息分析,原因是_________
(4)Rubisco由8个大亚基和8个小亚基组成。研究表明,小亚基是调节酶活性的蛋白质单位,由细胞核基因编码,该证据_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
5 . 用打孔器取多个某植物的叶圆片,平均分为三组,分别置于一定浓度的GA(赤霉素)溶液、BA(细胞分裂素)溶液、未加激素的对照组溶液中。相同且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绿素含量,并与实验前叶圆片中叶绿素的含量进行比较,所得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前检测叶绿素的含量是为了进行对照
B.施用GA和BA能减缓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C.GA处理组叶绿体中NADPH的合成速率大于BA处理组
D.由图可知GA和BA在阻止叶绿素分解方面相互影响
2023-02-0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6 . 沙棘因其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能力强,成为"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重要树种之一、科研人员利用一定频率的闪光(光照20秒、黑暗20秒交替进行)处理沙棘叶肉细胞一段时间,部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处理时叶肉细胞中会发生光合作用的_____阶段;黑暗处理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
(2)光照开始时,O2的释放速率比CO2的吸收速率快,原因是_____
(3)CD段两曲线重叠,此时沙棘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强度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4)若再重复上述实验,将光照和黑暗的交替时间依次进行调整,分别是10秒、7.5秒、5秒,结果发现叶肉细胞吸收CO2总量会不断增加,原因是_____
7 . 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功能与膜蛋白质密切相关。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蛋白质类型受体蛋白转运蛋白ATP合成酶核孔复合体
分布场所主要在细胞膜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膜(1)_____核膜
作用(2)_____通过(3)_____(填跨膜运输方式)转运葡萄糖光反应阶段催化ATP的合成(4)_____
作用对象信息分子葡萄糖ADP、Pi(5)_____(举例写出一种生物大分子物质即可)
8 . 图甲是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数字表示物质,字母表示场所),图乙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该植物的氧气释放速度。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①、②分别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 a 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④中的碳原子在 b 反应过程中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图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是 ________________。若将该植物由光照移入黑暗环境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C5 的含量将________________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图乙中,影响曲线 BC 段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而可能限制曲线 CD段光合作用速率的两种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5)图乙中,在 B 点光照强度时,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速率,该植物在 2 500 lx 光照强度下,氧气产生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毫升/小时。
2023-01-1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植物对光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但不同绿色植物对光的吸收光谱基本相同,就红(橙)、黄、绿、蓝(紫)这几种波长的光而言,叶片对其吸收能力大小为蓝(紫)>红(橙)>黄>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反应必须在光照下进行,暗反应必须在暗处进行
B.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CO2
C.突然中断光照,短时间内C3的量会减少,(CH2O)的量也会减少
D.用相同强度的蓝光和黄光照射植物,用黄光照射时产生的有机物更多
10 .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条件适宜且相同),以CO2的吸收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A.在连续光照的情况下,该植物在35℃条件下不能生长
B.在连续光照的情况下,25℃时该植物一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C.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且白天与夜晚温度不变,25℃时该植物一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且白天与夜晚温度不变,30℃与35℃条件下一天积累的有机物相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