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9 道试题
1 . 某实验小组在适宜温度和光照强度下向小球藻(真核生物)培养液中通入一定量的14CO2后,在不同时间点取出一定量的小球藻,分析其所含放射性物质种类,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实验分析不合理的是(  )
取样时间点放射性物质种类
第2s大量3-磷酸甘油酸(C3
第15s磷酸化糖类
第50s除上述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等
A.小球藻合成C3的过程不需要NADPH的参与
B.提高温度,可能10s内会检测到多种放射性磷酸化糖类
C.提高CO2浓度,获得放射性氨基酸的间隔时间可能缩短
D.本实验可用于研究暗反应阶段CO2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2 .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来源上说,细胞内运输蛋白质的囊泡膜也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只与膜上的载体蛋白有关,而与线粒体无关
C.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将改变生物膜的组成,通透性也随之改变
D.叶绿体中的一分子O2要在同一细胞中被利用需经过4层生物膜
2023-08-0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生物试题
3 . 下图表示黑藻在适宜温度、一定CO2浓度条件下,O2释放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当光照强度相对值为2时,黑藻光合作用O2产生速率相对值为2
B.当光照强度相对值为7时,适当增加CO2浓度可能会提高黑藻光合速率
C.当光照强度相对值小于7时,光照强度是限制O2释放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
D.当光照强度相对值大于7时,限制O2释放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
2023-08-0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4 . 如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A.b点的位置可能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移动
B.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c点后的叶片细胞都能进行光反应,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
D.当其他条件适宜,植物缺乏Mg会导致b点向左移
5 . 同自然界的许多物体一样,细胞也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元素组成的,下列关于几种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代谢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体内严重缺铁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产生缺铁性贫血和乳酸中毒
B.Mg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Mg植物就不能吸收光
C.氨基酸中的N只存在于氨基中,核苷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
D.P是构成ATP的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都有ATP的合成
6 . 下图是大麦叶肉细胞中的有关代谢过程,其中A、B代表相关细胞器。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中消耗的 ATP 和NADPH的合成场所是______。研究表明酶X是由核 DNA和叶绿体DNA共同控制合成的,据此推测,酶X的具体合成场所是______中的核糖体。
(2)在适宜光照条件下,过程③所需O2来自______反应。细胞中某些氨基酸、核苷酸和脂肪酸等都可直接或间接地与乙酰 CoA 相互转化,这说明______
(3)据图推测,大麦叶肉细胞中合成淀粉所需的酶主要存在于______。研究发现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淀粉含量会出现“昼多夜少”规律性的变化,据此推测,叶绿体中淀粉的主要用途是______
(4)研究发现,大麦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呼吸作用的运行能够优化光合作用。有实验者利用大麦叶片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表中的 KCN 和 SHAM是两类呼吸抑制剂。
组别12。34
缓冲液中
的添加物
不添加0.5 mmol/L KCN1mmol/L SHAM1mmol/L SHAM
+0.5 mmol/L KCN
步骤一在相同位置选取大小一致且完全伸展的叶片,置于缓冲液中进行真空渗透1小时
步骤二渗透结束后,将叶片从缓冲液中取出,清洗并吸去叶片表面残余的缓冲液;
将叶柄浸入上述缓冲液中,并将叶片置于持续的适宜光照下
步骤三光照4小时后,使用相关仪器测定叶片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速率
①缓冲液可以保证培养液中______(答两点)等的相对稳定。
②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该实验最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7 . 研究人员在海洋细菌中发现了视紫红质,它利用光能将H+泵出细胞,积累较多的H+,进而在H+回流到细胞内时产生能量,细菌可以利用这些能量生长,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视紫红质将H+泵出细胞的方式与水分子出细胞的运输方式相同
B.含有视紫红质的细菌其胞外H+浓度低于胞内H+浓度
C.含有视紫红质的细菌可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D.通过上述途径合成的ATP在叶绿体中用于有机物的合成
2023-07-30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怀仁一中高一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土壤缺水明显抑制植物生长的现象称为干旱胁迫。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小麦在干旱胁迫下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进行光合作用时光反应阶段是在__________上进行的。处理1.5小时后,小麦净光合速率逐渐降低,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水分亏缺,一方面导致叶片气孔关闭,__________吸收量减少:另一方面是叶绿素含量降低,导致用于暗反应的物质__________产生量减少。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至少列举出两种环境因素)。
(2)处理2.75小时后,实验组出现净光合速率上升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为探究干旱对小麦、玉米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程度哪种更大,研究小组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CO2吸收量(mg/100cm2·h)

1

小麦叶片

相同程度的干旱条件,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

M

2

玉米叶片

N

请分析该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
9 . 近年来,大气中的臭氧浓度逐渐升高,臭氧污染已成为某些地区水稻减产的重要原因。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分蘖期→拔节期→扬花期→乳熟期等,下图表示臭氧对水稻的不同发育时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叶肉细胞中,叶绿素位于_________上。若要初步分析臭氧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则可使用_________对水稻叶片中的叶绿素进行分离。
(2)水稻从分蘖期到拔节期稻苗变得强壮,叶片数量逐渐增多,生长迅速,开始拔节长高。据此分析,在未添加臭氧的条件下,水稻从分蘖期到拔节期的叶绿素含量逐渐_________,该过程变化的意义是__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臭氧会导致水稻减产。一方面是因为在臭氧作用下,水稻叶绿素含量_________,导致光反应速率降低。另一方面,臭氧还会使叶片气孔关闭,这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
10 . 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有关甲、乙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物质及能量代谢途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的叶绿素可以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且主要吸收绿光
B.催化CO2固定的酶存在于甲的基质中和类囊体薄膜上
C.甲输出的葡萄糖可以直接进入乙进行氧化分解
D.乙产生的ATP可以被利用,参与甲中酶的合成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